阅读记录

《亡国公主的逆袭日常》

19. 公主涉险

残阳如血,夜幕降临。

唐城东门外,激战的痕迹触目惊心。

鲜血染红了青石板路,在夕阳下泛着暗红的光泽,尸体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有的还保持着临死前的姿势,或惊恐,或愤怒,或绝望。

晚风吹过,带来浓重的血腥味,连树上的鸟儿都不敢落下。

城门处,清风门弟子正在清理战场。他们默默地将同门的尸体抬走,准备安葬。每一具尸体都曾是活生生的人,有家人,有朋友,有未完成的心愿。

“爹爹……”

一个稚嫩的声音打破了傍晚的寂静。

是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扎着两个羊角辫,穿着打了补丁的粗布衣裳。她趁着守卫不注意,从城门的缝隙钻了出来。

“爹爹说今天会回来的……”她喃喃自语,圆圆的小脸上还带着期待。

可当她看清眼前的景象时,整个人都呆住了。

血,到处都是血。

尸体堆积,残肢断臂随处可见。有的人睁着眼睛,死不瞑目;有的人肠子流了一地,苍蝇在上面嗡嗡作响。

小女孩的脸色瞬间惨白,瞳孔剧烈收缩,小小的身体不住地颤抖。

她踉跄着往前走,在尸体堆里寻找。那双原本清澈的眼睛充满了恐惧,泪水不受控制地流下来。

终于,在一具清风门弟子的尸体身下,她看到了熟悉的衣服边角。

那是个中年男人,穿着粗布短衫,手里还握着一个布包,里面装的是他从城外带回来的糖葫芦,说好要给女儿的。

他被其他凌乱的尸体压着,小姑娘用尽吃奶的劲都没能把她爹从尸体堆里拉出来,勉强只拉出了一角。

“爹爹!”

小女孩拍掉父亲脸上的灰尘,拿出手绢擦掉血渍,用小手拼命摇晃着父亲的身体:“爹爹醒醒!小玉来接你回家了!”

可是再怎么摇,那双慈爱的眼睛都不会再睁开了。

男人的胸口有一个被一剑捅穿了的窟窿,显然是被误杀的,他死的时候,手还朝着城门的方向伸着,仿佛想要回家。

七八岁的小女孩别的不懂,但生死多少还是明白点的,没有听见父亲的回应,还有父亲早已冷掉,僵硬了的身体,都昭示着也许与“死”这个词挂上了钩。

“呜呜呜……爹爹……”小女孩趴在父亲身上,哭得撕心裂肺,“你说好要回来的……说好要给小玉买糖葫芦的……”

不知哭了多久,小女孩哭得上气不接下气,仍然不肯离开。她有一次死命地把她父亲往外拖,然而一个六七岁小孩的力气怎么比得过成年男性的体重,更何况上面还压着清风门弟子的尸体。

然而,就在这时,一队新朝士兵巡逻经过。

“有个小孩!”

“抓起来!”

小女孩还沉浸在悲伤中,根本没有反应过来,就被粗暴地拎了起来。

“放开我!我要爹爹!”她一把鼻涕一把泪,拼命挣扎。

“你爹已经死了。”士兵冷笑,“唐城的叛民,一个都别想跑!”

“我们不是叛民!”小女孩哭喊。

“住口!”另一个士兵恶狠狠道,“唐城已经被定为叛城,你们都是叛贼!来人,把她带回去!”

很快,消息传遍了军营。

韩卫坐在主帐中,听着手下汇报:“将军,抓到一个唐城的小孩。”

“很好。”韩卫翻阅着军报,“传令下去,明日午时,当着唐城守军的面处死这个小叛贼。告诉他们,如果不开城投降,每抓到一个唐城百姓,都是这个下场!”

“是!”

*

消息很快传到了唐城。

议事厅内,气氛凝重,且不说清风门的人,百姓们已经开始恐慌起来。

“岂有此理!”苏放一拍桌子,眼眶通红,“那只是个孩子!我们必须救她!”

昭辰也站起身:“不能让无辜的人为我们的战争买单。”

“冷静点。”唐筝皱眉反对,“现在出城就是送死,战争本就如此,死伤在所难免。”

“可她只是个孩子!”苏放激动道。

“那又如何?”银月冷冷道:“这次守城,我狐族死了上百族人,也没见谁为他们流泪。”

“这不一样!”霜凝不满道。

“有什么不一样?”唐筝沉声道:“为了一个孩子,要让所有人去冒险吗?”

就在争吵不休时,楚辞站在窗户边看着窗外渐渐暗下来了的天空,出声道:"应该救。"

经过昨日一战,楚辞在众人心中的地位早已不是那个刚入门的清风门弟子了,尤其是唐筝,对这个年轻人的谋略和法术佩服得五体投地。

“楚公子有何高见?”唐筝恭敬地问。

楚辞走向众人,目光深沉:“如果连一个孩子都保护不了,我们守城还有什么意义?”

这话让所有人都沉默了。

的确,作为上位者,最基本的责任便是保护他们的子民,如果保护不了,这恰恰说明,还没有资格。

解临安坐在靠窗的椅子上,拿着茶杯,时不时抿一口,双手摩擦着杯柄。她低着头,看着在茶面上倒映出的影子,不掷一词。

良久,当争吵没有了意义,众人也就没了声音,她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决然:“诸位不必担心,韩卫不过是要个筹码罢了,既如此,我去做这个筹码。”

“什么?”众人都惊了。

“我去和韩卫交涉。”解临安平静地重复一遍,“用我,换那个孩子和新朝退兵。”

“你疯了?”银月砰地站起,“你算什么筹码?”

“是啊。”唐筝也道:“新朝不会因为一个清风门普通弟子就退兵的。”

解临安淡淡一笑:“那就试试看。”

她站起身,环视众人:“诸位可曾想过,就算不救那个孩子,城中上万百姓怎么办?被围困着,迟早是死路一条。”

“他们都是我们的子民。”解临安的声音虽轻,却掷地有声,“保护他们,是我们的责任。”

楚辞定定地看着她,眼中闪过复杂的情绪。

争论持续到深夜,虽然唐筝和银月不管是出于担心还是不相信,都不认同解临安地做法,但行路至此,也没有更好地办法,唐城中几万百姓还是需要吃饭,还是需要活下去。

*

众人散去后,解临安独自来到昭辰的院子。

“昭辰师兄。”

昭辰正在擦拭长剑,闻声抬头:“师妹有事?”

解临安深吸一口气:“哥,是我。”

昭辰手中的剑当啷一声掉在地上,他盯着解临安打量了许久,声音都在颤抖:“临安?真的是你?可是……可是你不是……”

“我侥幸活了下来。”解临安苦笑。

下一刻,昭辰快速来到了她身边,伸手想要碰她的肩膀,却又因为生疏,有些尴尬的僵在半空中,上也不是下也不是。

解临安也看出了兄长的矛盾,伸手拥抱住了昭辰,来自亲人久违的温暖让她产生了一丝满足:“哥,那天你说你是碧落国三皇子,你知道我有多开心吗?我以为这世上只剩我一人了……”

“我就知道……我就知道你还活着……”昭辰哽咽道:“第一次见你,我就觉得亲切,可是又想不起来……”

“你离开时,我才五岁。”解临安埋在昭辰的怀里,“难怪认不出来。”

兄妹重逢良久,昭辰退后一步,仔细打量着多年未见的妹妹,满眼宠溺:“是啊,当年的小丫头,如今出落得这般好看了。”

兄妹二人坐下,说起往事。

“国师呢?只你一人逃出来了?”昭辰不解问道:“他那么宝贝你,竟让你只身冒险?”

曾经江昱白是碧落国的国师,位列三公之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不仅精通天文地理,上可观星象断吉凶,下可堪舆定风水,更是法术高手,武道奇才。传闻他年少时游历四方,遍访名山大川,集百家之长于一身。

父皇曾说,得江昱白一人,胜过千军万马。

而对解临安来说,江昱白是她的启蒙恩师。从她三岁起,江昱白便亲自教导她读书识字,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心传授。

“殿下聪慧,一点就通。”江昱白常常这样夸赞她。

可唯独法术,江昱白从不肯教。

“师父,我也想学法术!”年幼的解临安曾经缠着他撒娇。

江昱白总是温柔地摸摸她的头:“公主殿下千娇万宠,是被保护的,不是去保护别人的。这些打打杀杀的东西,不适合你。”

“可是师父会的,我都想学!”

“好,那等殿下长大了就教你。”江昱白对解临安总是有用不完的耐心。

解临安神色黯然:“宫变那晚,师父坚守在鎏毓殿,保护父皇母后,让几个内官护送我逃出皇城。”

“后来听人说,看见师父也死在了宫中,和父皇母后一起。”解临安的声音很轻,“这些年,我一直在找他,可是……”

昭辰紧紧搂着妹妹,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