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京纪事》
深冬的冷月挂在天上,零散的星星破败地垂于长安的危楼。
可是还是能从城市的疮痍之下,看到人们认真活着的证明。长安街上充斥着来来往往的行人,默不作声地欣赏着寂寥的花灯,贩卖糖果、玩具的小商人,此起彼伏的吆喝声,佯装欢笑的百姓,像一群在鬼城里来回游荡的幽灵。突然加入他们的人,会感到一丝阴森的鬼气,一旦适应,就会像得到了永生那样兴奋,是贪生怕死的兵荒马乱,是跪着向死而生。
“这一切真是太可怕了。”
山的里边和外边,城与城之间的环境,人与人之间,是如此不同,蕴含着巨大的裂缝。这里排山倒海,那里沧海桑田,山收起了棱角,地敞开裂缝,高山变为深谷,海里长出山峰,有人为民请命,有人死里逃生,墙外的人在笑在闹,墙内的人压抑着血泪不愿让人知道,墙面坍塌,城垣陷落,一时山呼海啸,哭声涛涛。
眼前的一切交错变换,刺激着她的头脑,手里的糖人掉在地上,徐直站在雪地里往后退了一步,徐回适时扶住她的腰,他一直在关注她的一举一动。
今天是除夕,无论如何他们都该留下美好的回忆,上天会善待他们的,对吧?
但是他的心里是如此不安,好像如今跟她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他偷来的。
徐直也有不好的预感,徐回什么也没告诉她,可她就是不安,仓惶无助。
她偷瞄他的衣襟,月白色的圆领,藕色的襕衫,腰上垂挂的银色丝绦,不顾他的劝阻执拗地蹲到地上去捡掉在雪地里的糖人,长安街灯火通明,花市如昼,车水马龙,她似乎一定要做点特别的事情把时间定格在这一刻,把徐回的一切深深印在脑海里。
她也不知道为什么。
徐回温柔地笑着,牵住她的手始终没有放开,放纵着她把沾了雪的糖人送到嘴里,一口一口咬碎了。
他就伸手为她仔细擦拭嘴角的糖渣,一手捧了她的头在灯下,在风里,徐直的脑袋随着他擦拭的举动往一侧偏斜,她的眼睛却还是要专注地睇视他。
徐回笑说:“别动,别动,让阿兄好好看看你。”
“阿妹今天穿了新衣服,好漂亮。”
她穿着柔美的粉色绉纱及腰细纹长裙,鹅黄色窄袖对襟圆领襦衣,手臂上交缠着草绿色披帛,头发半挽成汉代流行的长发髻,她的身上总是彰显着两种截然不同,又并行不悖的气质,给人一种时空交错的错觉,既不矛盾,也不突兀,徐徐展开绢丝画一样的美丽。
就好像,他们早就认识了,在很遥远的上个世纪,亦或是上上个世纪,每个世纪,她存在于他博览的每一本史籍,存在于他的心里。
徐直热情地搂住他的腰肢,悄咪咪说:“阿兄也很好看,你没注意到,有好多姑娘看你。”
徐回有些心不在焉地说:“是吗?”
糖水化在她的嘴角,怎么也擦不干净,徐回遂低下头,用唇含住,轻轻伸出舌头,徐直一点也不害羞,更不惧行人投过来的目光,她大胆地伸出舌尖,调皮地舔了他一下。
徐回轻笑,改为双手捧住她的脸,放荡不羁地吻她。
路过的行人见到这一幕,恍惚间以为回到了开元天宝年间,那时候,除夕夜长安的街市上,多的是像他们一样的士子佳人,男男女女。
可是现在是乾元元载,他们只是在弥补过去的遗憾,试图把感情的生息延续。
风好像停了,悬摆的花灯摇着温柔的弧度,斑斓的光线映在他们的衣摆上面,像清澈小溪里的鱼儿,倏忽来去,如果说符合哪个时代,一定会想到魏晋士风,再想到《兰亭集序》。
此刻的风,缠绵地像是从几百年前的三月三吹来的,充满了叫人留恋的古意。
衬托得站在楼上的人,像三百年后顽固迂腐的局外人,始终跟他们隔着一段距离,无论他如何权势滔天,如何在这一个时代风生水起,他们坚固的感情,他都融入不进去。
没错,李泽就站在酒楼上,看着他们在桥头,拥吻着不知天地为何物。
今天可是除夕,至尊参加完祭祖典礼,连皇宫里的年夜晚宴都没有出席,只给百官赏赐了一些膳食,就带着寥寥数人来到长安最繁华的地段,一个人坐在这条街最大的酒楼里,喝了几杯酒,站到窗边看着外面一个时辰有余。
李正己老胳膊老腿的,站了这么久实在有些熬不住,他就侍奉在侧,自然注意到了李泽暗流汹涌的情绪和街上的那一幕。
他的表情却是维持了一如既往的平静自持,如果不细心观察,根本看不出来他在不高兴,如果他不说话,只从他阴晦淡漠的眼神来看,你也根本注意不到他到底在关注哪里。
直到夜深了,行人散了,那两个人也走了,李正己换了个姿势,李泽才缓缓收回目光。
高大挺拔的身形在灯下游曳出长长的影子,春松一般青葱傲然的面容上光影交织,他不动声色地回到桌前,冷静地自斟自饮。
冷静里带着一丝丝兴奋,如同一个被搁置了多年的刽子手,终于迎来了可供他大展身手的活计,一定要在犯人最开心最不经意的时候,带给她此生难忘的惊喜,把她的与他无关的开心全部扼杀在自己的手里。
绷紧的面部犹如冰川崩塌在冰湖里,每个微表情都带着冰块尖锐碎裂的刻薄和坠入湖底那一刹那的扭曲。
李正己许久不曾见过他这般模样,连他都忍不住为那小娘子捏了把汗。
他们在街上游玩至深夜,才回到徐府,府里有四个陛下赐的僮仆,跟宫里来的七个宦官一并候在门前。
最中间的人一身紫衣,在和煦的细风里转过身来对着徐直微微一笑,正是陛下身边的神策军军使杨玄礼。
徐直信奉着绝对不与他说话的原则,装作没看见他站到徐回的身后,徐回宽厚的肩膀把他的视线隔绝在外。
徐回友好地向杨玄礼鞠了一躬,打着官腔说到:“军使大人深夜前来,所为何事?”
杨玄礼从容地从另一名宦官手里拿过诏书,递到徐回的手里,笑音悦耳,声调清脆,丝毫不拖泥带水。
“徐学士诏书拟得不错,陛下很满意,特意让臣送来更重要的任务交给你。”
他半开玩笑地说:“今天可是除夕,别人都没这份殊荣。”
徐回正要跪下接旨,杨玄礼及时拦下他,言说:“不必跪,这份诏书不是给徐学士的,是让徐学士拿着去宣敕。”
“记得到地方了再打开。”
杨玄礼好心地说:“以免吓到徐娘子。”
徐回接过诏书,劝慰徐直先回去,徐直依依不舍,徐回再三跟她说自己去去就回,让她在家里等他。
这真是一个特别的夜晚,徐回走了,徐直正要进去,杨玄礼也要跟着进去。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