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惊胆颤》
观察室的灯光像一层薄霜,覆盖在冰冷的金属器械表面。我仰面躺在连接床上,后颈陷入记忆棉枕头的凹陷里。
头顶的环形监控设备缓缓降下,十六个电极触点贴上太阳穴时,传来细微的刺痛感。
"同步率校准到78%,这是安全阈值上限。"技术员的声音从耳机里传来,"目标对象脑部损伤严重,建议不要超过两小时。"
我轻轻应了一声,目光转向三米外的那张床。
明浩躺在那里,如同一具蒙着人皮的骨架。
长期卧床让他的肌肉萎缩成薄薄一层,蓝白条纹的病号服空荡荡地挂在身上。
输液管里的营养液以每分钟12滴的速度坠落,在LED灯下折射出琥珀色的光晕。
"十年前就该死的植物人..."我听见护士小声嘀咕。
她正在给明浩注射神经活化剂,针头刺入青紫色血管时,那具干枯的身体甚至没有本能地抽搐。
我闭上眼睛。
脑机启动的瞬间,世界像被按了删除键。
再睁开眼时,九月的阳光正透过榉树叶的间隙洒落。
"明浩,林子向东走两百米,有个泉眼。"声音从背后传来,"麻烦接点水回来,烧开咱们就能喝了。"
我——不,是明浩——转过身。
林璐的儿子站在露营帐篷前,手里转着一把多功能军刀,刀刃在阳光下闪成一条银线。
他笑得毫无阴霾,仿佛他们不是来野餐,而是来参加某个再普通不过的周末聚会。
"好。"
明浩的声带振动通过我的喉结传递出来,年轻而清亮。
我能感受到他接过水壶时掌心的温度,不锈钢壶身上"平安顺遂"的刻痕硌着虎口。这种第一视角的共感很奇妙,像是穿着别人的皮肤行走。
林间小径铺着厚厚的松针,踩上去有窸窣的弹性。
阳光被树冠筛成碎金,落在明浩的球鞋上。
远处有啄木鸟"笃笃"的敲击声,混着山雀的啼叫,一切都真实得可怕。
泉眼比想象中更隐蔽。
那是一汪直径不到一米的浅潭,边缘生着墨绿的苔藓。
水面清澈得能看见底部的鹅卵石,几片枫叶漂在上面,像搁浅的小船。
明浩蹲下身时,我看见水面倒映出的脸——十二岁的少年,睫毛在眼下投出扇形阴影。
水壶入水的刹那,突然有黑色丝状物从潭底浮起。
等等。
那不是幻觉。
细密的黑丝像活物般缠绕上壶嘴,水面开始泛起不自然的涟漪。
明浩的呼吸骤然急促,我能感觉到他的瞳孔在剧烈收缩,某种原始的恐惧从脊髓窜上来——
黑暗。
毫无预兆的黑暗。
"齐先生!"
“老大!”
有人拍打我的脸颊。
我猛地弹起来,发现汗水已经把衬衫黏在后背上。
监控屏闪烁着红色警告,明浩的脑电波图谱在断层处呈现锯齿状裂痕。
"记忆阻断现象比上次更严重了。"小雅与技术主管调出三维模型,"就在目标即将接触关键场景时,海马体突然停止供血。"
我扯下电极贴片,太阳穴火辣辣地疼:"不是生理性阻断。"
"什么?"
"是心理防卫机制。"我指着屏幕上骤降的肾上腺素曲线,"他在保护自己不去看那个泉眼。"
观察室陷入沉默。
玻璃幕墙外,暮色正吞噬最后一缕阳光,将所有人的影子拉长成模糊的鬼魅。
入夜后,我泡在局里的档案室。
老式台灯在桌面投下昏黄的光圈,明浩的病历在光晕里泛着诡异的青白色。
翻到第七页时,一行小字突然抓住我的视线:
【每年8月发作,症状包括幻听、幻视及自残倾向】
阳历8月,正是农历七月。
鬼节。
窗外的雨突然大了,雨滴砸在铁皮屋檐上像无数细小的脚步声。
当我伸手去够咖啡杯时,突然发现手腕内侧不知何时多了三道抓痕——细长的、泛着血丝的痕迹,就像被某种水生植物的根系刮过。
第二天的连接像一场酷刑。
这次我做了充分准备。
当脑机完成同步的瞬间,我立刻控制明浩的身体转向左侧——那里有棵山毛榉,树干上刻着歪歪扭扭的"到此一游"。
但下一秒,世界开始扭曲。
树木像融化的蜡像般坍缩,阳光被拉长成金色的丝线。
在彻底失去意识前,我听见泉眼方向传来"咕咚"一声,像是有什么重物坠入水中。
醒来时技术员们正围着我打转。
而我的思维定格在最后一帧画面:
水面倒映的不是明浩的脸,而是一团模糊的黑影,隐约能分辨出女性的轮廓。
"找到突破口了。"我抹掉鼻血,"记忆不是缺失,是被什么东西...覆盖了。"
---
第三次连接前,我吞了两片镇定剂。
这次我选择完全放弃控制权,让明浩的潜意识自由行动。
当少年提着水壶走向泉眼时,我通过他的视网膜看到——
水面平静如镜。
太安静了。
没有鸟鸣,没有风声,甚至没有自己的呼吸声。
明浩弯腰的瞬间,我突然注意到不同寻常的细节:那些漂在水面的枫叶,叶脉排列成眼睛的形状。
然后是一阵天旋地转。
等视野恢复时,明浩已经蜷缩在松树下尖叫。
林璐一家从营地跑来,他们活着的面容在阳光下如此清晰。
可当我想看清凶手时,视野突然被血色淹没。
不是记忆断层。
是有人按下了暂停键。
---
"不是心理防卫。"我扯着湿透的衣领对技术团队喊,"是外部干预!有什么东西在干扰记忆提取!"
投影仪把案发现场泉眼的3D模型投在墙上。
放大十倍后,水底鹅卵石的排列呈现出诡异规律——它们组成了一个古老的符文,像是某种警告,又像是某种封印。
凌晨三点,暴雨如注。
我站在办公室窗前,雨水在玻璃上蜿蜒成扭曲的河流。
手腕上的抓痕隐隐作痛,仿佛在提醒我——有些真相,或许本就不该被唤醒。
---
观察室的灯光像一层薄霜,在金属器械表面流淌。
我调整着脑机接口的电极贴片,冰凉的触感从太阳穴蔓延至后颈。
监控屏幕上,明浩的脑电波呈现出不规则的锯齿状——这是记忆深度紊乱的典型特征。
"同步率稳定在82%,"技术员的声音从耳机传来,"但前额叶皮层活动异常活跃,建议缩短连接时间。"
我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连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