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科普:开局各省人均食肉量!》
吃着饭的刘斌打开手机。
刷起了短视频。
【龙舟翻船剪辑,北方人果然不善水战!】
【视频中放出了各种龙舟翻船剪辑,有的还没开划第一时间就全员沉船;
有的在水面上原地转了三圈后,最终因无法控制平衡翻船了;
还有一些眼看就要夺冠冲线,却因为要救掉入河里的鼓手,而导致龙舟重量失衡,全员翻船。
还有一些龙舟,原本在江面上划的好好的,结果突然之间就控制不住方向,朝着旁边的船只撞了过去,把敌船撞入了水里,这也就算了,更过分的是他还逃逸了……】
评论区:
「曹操果然说的没错,北方人不善水战,北方龙舟主打的就是一个搞笑!」
「屈原:我只是想让你们来纪念我,不是想让你们来陪我。」
「他们为什么不走直线呢?是因为不喜欢吗?(狗头)」
「龙舟龙舟,你见过龙走直线的吗?」
「合情合理,有理有据。」
「反正第1艘航母叫辽宁号,爱咋咋地吧。(哭)」
「是因为不会水性,所以才弄了个大船吧?(滑稽)」
「辽宁省的龙舟比赛为啥没有大连队?是瞧不起我们吗?(怒)」
「大连队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他开头就沉船了。(笑**)」
「大连好歹是海滨城市......真丢人。(笑哭)」
「你就说沈阳队厉害不厉害吧,别人撞我我不翻,我连拦两船还是不翻!」
「这要是放在三国,妥妥的水战精锐了。」
「今年我山东队得了个第二,好歹算是欣慰了一次。」
「我有一计,为什么不试着把龙舟用铁锁锁起来,然后上面铺上木板呢?这样子就可以如履平地不用担心翻船了。」
「曹操:这我熟。」
「也就五分熟吧。」
「哈哈哈,真是个地狱笑话。」
「论划龙舟还得看广东人@【广东人划龙舟主打的就是一个快。】」
有人艾特出了一条视频,刘斌点进去看了看。
画面中,一艘艘排列整齐的龙舟蓄势待发,在有节奏的锣鼓中,迅速朝着终点划去,速度之快,望尘莫及!
在遇到拐弯时,顺畅的更是如同开了逮虾户一般,漂移过弯!
万朝古人都看得惊了。
龙舟居然还能划得这么快!?
怕不是路过的鱼都得掀两巴掌吧?
三国。
“......”
曹操面皮抽搐。
自己只不过是安安静静的看个划龙舟而已,怎么突然间就有人提起赤壁之战了。
还趁机讽刺了他一番。
心里满不是滋味。
赤壁之战可以说是他人生中最重大的转折点,在赤壁之战前,天下局势对他而言可谓是形势大好,那时的他是有统一天下的可能的。
可惜赤壁之战惨败。
使得他的实力受损严重,导致他始终没能完成大一统。
究其原因,都是因为自己当初的轻敌大意,使用了那个该死的铁锁连环计!
每每想起都恨的牙痒痒。
曹操:“倘若当年我的水军有南方水兵的一半实力,赤壁之战,何愁不胜!”
大唐,李隆基望着天幕,品鉴着美酒,想起了他们唐朝人自己创办的龙舟赛事。
他们的龙舟划的速度虽然不如视频中的南方人那般迅速,但也没有像北方人那般难堪,有竞技,有团结,有合作可观赏性还是有不少的。
除此之外,他们在端午竞渡时还会佩戴艾叶、香草之类的香囊,吃美味的粽子,喝雄黄酒,穿戴五彩丝线,也不知道后世的后人除了龙舟以外还有没有留存这些其他习俗?
正当李隆基这么想着的时候,光幕上发生了变化:【南北方的朋友们,你们吃的粽子都是什么样的?】
这是一个问答帖在征求网友们分享自己吃粽子的经历。
很快就有人晒了出来。
「呐,这是我自创的吃粽子法,首先烧一锅糖浆,然后将一颗粽子解开,用筷子串好,放入糖浆里,裹均匀,做成冰糖肉粽,点酱油,撒辣椒粉,蘸花椒,芝麻酱=好吃。」
「???」
「无论是喜甜还是喜辣的人,看到都想直接**好吧。」
「给你们看看我的。(动图:摆好粽叶,放入糯米,然后再加入一整只青蛙做馅料)」
「你这算什么?我这里还有黄辣丁口味的粽子呢。(图片:一条熟透了的黄辣丁出现在粽子里)」
「看来我的香菜折耳根口味的米粽也未尝不可一战!」
「拿走拿走,快给我拿走!」
「诶!我有一计!
把五仁馅包汤圆里,再把汤圆包粽子里用饺子皮代替粽叶,放到腊八粥里面去煮,这样端午节包的粽子,元宵节、中秋节、春节、腊八都可以吃了。」
「那么问题来了,这种食物应该叫什么名字呢?」
「群英荟萃。」
「地球已经容不下你了,赶紧飞升吧。」
「跟你们相比,我的“广西惠灵顿猪排”都显得有些拿不出手了。」
「看得我都开始怀疑我在疫情的时候是否真的活下来了?」
“……”
万朝古人沉默无语。
包括那些普通的平民百姓,他们没怎么读过书,以前看视频,看到后人把《论语》改编成《抡语》,文言文胡编乱造还不觉得有什么。
更不懂那些书生为什么会被气得满口“礼崩乐坏”
现在,看着那在端午节为纪念屈原而吃的粽子变成这副模样,即使是从来没有读过书的平民百姓也在这一刻体会了一把什么叫礼·崩·乐·坏!
虽然勇于创新是值得人赞扬的事情,但是你们这根本就不能叫创新,而叫侮辱食材!
直接看的人生理不适。
特别是在看到那一整只**放进粽子里面被包成馅儿的时候,把他们的脑子都给看宕机了。
……
【中文到底有多强?那些你不能不知道的汉语力量。】
【“网上有一个小故事,夏目漱石在给学生上英文课的时候,学生把‘Iloveyou’翻译成‘我爱你’,他告诉学生说:‘日本人说话都是很委婉含蓄的,不会这么讲话,不如把这句话翻译成——今晚月色很美。’”
“当我第1次看到这个小故事的时候,是有被惊艳到的,虽然是简简单单的6个字,但是在喜欢的人面前‘今晚月色很美’却蕴含了那么多可爱,却又没有办法直接表达的信息。
美妙是美妙的,但是令我感到不适的是在这样的内容下面,涌现了很多这样的评论‘日本人说话好温柔啊,汉语就比较生硬啦。’‘日语比较感性,在歌曲跟戏剧方面,也感觉到更优美一点呢。’”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明明是一部分人对于自身文化认知的缺失,却慢慢演绎成了我方文化的某种不足。”
“说实话,看到这样的评论我是很生气的,所以为了想让一些人了解来自东方大国的文化底蕴,本人做了今天这期视频。”
“就拿表白来说吧,中文也有很温柔很含蓄的表白,林黛玉初进荣国府,贾宝玉第一眼就看得失神了,有满心的欢喜,忍不住要表达,但又怕莽撞吓到了这个娇弱的妹妹,于是百转千回的心意说出口的是:‘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这是贾宝玉是的一见钟情。”
“关于表达喜欢,梁山伯更是在行,他问祝英台:‘英台不是女儿身,因何耳上有环痕?’
英台答:‘耳环痕有原因,梁兄何必起疑云,村里酬神多庙会,年年由我扮观音,梁兄做文章要专心,你前程不想想钗裙!’
梁山伯答曰:‘我从此不敢看观音。’”
“梁山伯的意思其实是:你让我对前程多上点心,可我只要一想到你,就根本没法专心了,还能怎么办呢?以后我根本就不敢看观音了,因为只要看到他,我就会想起你。”】
……
「事实上,这个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名著硬读起来都十分的生涩难懂,之所以能够在中国这片土壤上传播开来主要原因还是因为那些翻译家有足够的文学底蕴。
比如来自英国诗人西格里夫·萨松的诗作《与我,过去,现在以及未来》中有一句诗:Inmethetigersniffstherose.Inmethetigersniffstherose.
直译过来的话就是:在我心中,猛虎轻嗅蔷薇。
而于光中把它翻译成: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多美呀,短短8个字,就描绘出那些有着忙碌而远大雄心的人,也会被温柔和美丽折服,安然感受美好与泰然。」
「中文翻译的魅力lol玩家都懂的,国服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