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烧火丫头到钦差夫人》
刘氏发愁道:“可棋儿不入府学,咱们又能去哪里找合适的先生教他?他明年就要下场参加秋闱了。”
孟县令微微一笑:“我打算亲自教导。”
刘氏又惊又喜:“老爷,您公务忙碌,如何有时间……”
孟县令低声道:“秋闱是明年八月,离现在还有一年的时间,我会好好教导他读书的,以棋儿的天资,他应该能排在榜单之末,但就算排在末尾,那也是举人,届时再到府学去上学,宋知府想要为难他就得考虑再三了……”
为难一个秀才跟为难一个举人可不是一件事,举人的同科也会凝成一股力量,若宋知府再用下三滥的手段对付孟观棋,得罪了举人,举人是可以直接联名上告直达天听的,宋知府跟他又没有深仇大恨,犯不着冒这种摘帽子的风险。
因为他的过错,牵连了无辜的孟观棋,他现在只能尽量地为儿子挡住外面的腥风血雨,等儿子羽翼初成,得了举人的头衔,就可以让他安安稳稳地在府学上学了。
在府学学上三年,再回原籍京城参加春闱,山高皇帝远,小小的一个宋知府还怎么拦棋儿的路?
刘氏的眼睛湿润了,人人都说孟县令性子温和,实则懦弱无能,但她从来不会这样认为。
夫君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人才会表现出大智若愚的样子来,看他桩桩件件为棋儿打算的事就知道了,他心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刘氏温柔又甜蜜地偎依进丈夫的怀里,他竟然愿意亲自教导棋儿,那她也要当好内院的家,不让夫君为内院的事烦恼。
孟县令道:“未来的一年我的注意力都会放在棋儿身上,家里的事就拜托夫人了,丽娘今年也十二岁了,也时候打听亲事了,还请夫人多多操劳。”
刘氏嗔道:“老爷不说妾身也知道该怎么做,我本来就打算着给她做几件新衣裳,带她出去见一见泌阳县的各位夫人了……”
孟县令柔声道:“夫人看着办吧,家里孩子不多,咱们不能亏待了他们。”
刘氏深以为然。
孟县令虽然是庶子,但也是堂堂前礼部尚书的儿子,屋里只有一妻一妾,放在整个京城,那都是少有的。
因为只有一个妾侍,刘氏跟罗氏几乎没有发生过争风吃醋的事,再加上她没有女儿,所以平日里对孟丽娘也是和颜悦色的。
孟大人果然说到做到,第二天起孟观棋就不必再去县学了,而是在家读起父亲给他指定的书来,而刘氏也信守承诺,终于着手要带孟丽娘出门社交的事。
罗姨娘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夫人要带小姐去参加泌阳县首富家郑老夫人的寿宴的消息了,还着齐嬷嬷送来了夏季的新衣,两套新做的襦裙,一套崭新的银头面,一只钏式金连戒,一对金镶翠玉耳环,并几枝东大街最时兴的鬓花,其中一枝是娇杏,一枝是并蒂莲,做工精致又小巧,颜色鲜亮,栩栩如生。
罗姨娘已经很久没见过这么鲜亮的好东西了,虽然不是给她的,而是给女儿孟丽娘的,但她还是异常高兴,拿起裙子就要孟丽娘穿上好好装扮起来:“没想到泌阳县竟然还有这样鲜亮的好东西,还以为这穷乡僻壤的连块好料子都找不到呢,小姐到这里这么久了,这是第一次亮相,一定要好好打扮惊艳众人,最好还能交上几个闺阁好友才好,姨娘是不能出门的,外面的事一概不知,小姐见了什么人回来也多跟我说一说,总不能学着那些乡下人家一般盲婚哑嫁……”
孟丽娘性子娇娇柔柔的,年岁又小,听见姨娘说起自己的亲事,两颊飞染红晕,嗔道:“姨娘,你说什么呢?这种事父亲跟母亲自然会为孩子打算……”
罗姨娘立刻反驳道:“我的儿,你可得长点心啊,女人出嫁犹如第二次投胎啊,找个好人家比什么都重要,有那人品贵重家境又殷实的,可得多多留意些,你爹虽然官位不大,但好歹是泌阳县的长官,有什么事都能说了算,你若是能在这里找一个当地富户,以后生活无忧,姨娘后半辈子的心都不用操了。”
孟丽娘到底脸皮薄,不再跟罗姨娘争辩,而是由丫鬟抱琴服侍着去换衣服了。
罗姨娘见女儿一副不谙世事的样子,不由得叹了口气,她的贴身丫头秀梅给她上了碗茶:“姨娘,家里总共就大小姐一个女儿,夫人不会不重视的,姨娘就放心吧。”
罗姨娘叹道:“我又何尝不知?但夫人对丽娘再好,前头还有一个大公子呢!”
秀梅不懂:“大公子难道还会挡了咱们小姐的姻缘不成?”
罗姨娘低声道:“这你就不懂了,咱们是官宦人家,可不是那些没底子的小门小户,大公子小小年纪就中了秀才,明年下场说不定就能拿个举人回来了。十五岁的举人,放眼整个大武不说没有,那也是相当少的,到时会有多少人看好大公子的前程?但咱自家的情况自己知道,不过是表面看着光鲜,实际上在官场上连个帮忙说话的都没有,夫人固然没有亏待过大小姐,但跟大公子的前程比起来,谁轻谁重还不容易分辨吗?”
秀梅一脸茫然,听不懂她在说什么。
罗姨娘叹了口气,秀梅已经是自己的贴身丫头了,但论机灵就是比夫人跟前的迎春差不少,她都说得这么直白了她还是没听懂:“我是怕夫人觉得大公子仕途上无人相帮难成气候,把小姐许配给那些寒门仕子,博他日后也能金榜提名,成为大公子的助力……”
秀梅这才反应过来:“姨娘是怕那些寒门仕子考不上,家境又贫寒,苦了咱们小姐?”
罗姨娘道:“寒门仕子若真能考上还好,若考不上呢?只有一个‘贫’字,我是不敢奢望小姐能有多幸运,从我肚子里出来的孩子,只愿她一辈子过得富贵喜乐就好。”在她看来,权字远没有钱字实惠。
再说了,如果孟丽娘只是嫁了个普通的富农,一辈子都不需要为生计发愁,又有当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