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开局怒怼李世民:这太子我不当了》

第263章 勋贵子弟


良久,李承乾的目光才从窗外收回,落在案头那卷摊开的《贞观政要》上,指尖无意识地在紫檀木桌面上敲击着。
萧德言的忠诚与担当令他欣慰,但一个萧德言远远不够。
偌大的东宫,偌大的大唐,他需要更多能够独当一面的人才。
“杜荷、长孙冲...”李承乾轻声念着这两个名字,摇了摇头。
身为驸马都尉,他们注定与实权职位无缘,这是父皇定下的规矩,也是防止外戚专权的必要之举。
许多暗中的事务,都不便交由他们去办。
忽然,他眼中闪过一丝亮光。
那些开国功臣的子弟们呢?
他们的父辈为大唐江山立下汗马功劳,这些年轻人自幼耳濡目染,想必不会差到哪里去。
“秦琼秦叔宝的儿子...”李承乾喃喃自语。自秦琼去世后,胡国公府日渐冷清,但他记得秦怀玉那年少时便显露出的英气。
作为大唐第一猛将的后人,想必不会辱没门风。
还有程咬金那两个儿子,程处默和程处亮,尉迟敬德的独子尉迟宝林...
这些将门虎子,从小在军营中摸爬滚打,武艺谋略应该都有根基。
若是好生培养,将来必能成为栋梁之材。
李承乾的思绪越发活跃起来。
他想起杜荷的大哥杜构,如今在外地担任刺史,政绩颇佳,是个实干之才。
若是能调回长安,必能助他一臂之力。
甚至那个被长安人暗中讥讽为“绿帽王”的房遗爱...
李承乾微微一笑。
好在高阳公主的事情被他及时制止,房遗爱虽然受了打击,但并未一蹶不振。
作为房玄龄的次子,想必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最重要的是,这些勋贵子弟的背景清晰,家族与大唐休戚与共,值得信任。
“张三。”李承乾忽然开口。
身影如鬼魅般出现在殿中,张三躬身待命。
“去查一下秦怀玉、程处默、程处亮、尉迟宝林近况如何,现在任何职。还有房遗爱,看他最近在做什么。”李承乾顿了顿,“特别注意杜构的政绩,搜集他在任上的表现。”
“诺。”张三领命,悄无声息地退下。
李承乾站起身,在殿中缓缓踱步。
他知道,这些勋贵子弟大多在十六卫中挂着闲职,或是担任一些无关紧要的官职。
李世民有意磨练他们,不让他们过早掌握实权。
但在他看来,这何尝不是一种人才浪费?
……
片刻后,张三带回了一份详细的报告。
秦怀玉现为左武卫录事参军,虚职无实权,平日多在府中习武读书,很少与人交往。
程处默现任右卫长史,程处亮为千牛备身,二人时常与长安城中勋贵子弟出游打猎,武艺不俗但略显浮躁。
尉迟宝林在京兆府任法曹参军,处理案件果断,但性情刚直,常与上官争执。
房遗爱自那事后闭门不出,据说受到刺激奋发图强...
而杜构在慈州州刺史任上三年,修水利,劝农桑,去岁考评得上上,但因朝中无人为其说话,至今未得升迁。
李承乾仔细看着,眼中精光闪烁。
情况比他预想的要好得多。
这些勋贵子弟并非纨绔之辈,各有长处,只是缺少机会和引导。
“是时候见见他们了。”李承乾自语道。
次日,东宫发出数道请柬,邀请秦怀玉、程处默、程处亮、尉迟宝林四人来东宫赴宴。
同时,一封密信悄然送往宋州,交到杜构手中。
宴会当日,四人如期而至。
宴席布置得精致却不奢靡,菜式是地道的长安风味,酒是宫中御酿。
四人虽然身份尊贵,但太子的邀请还是让他们既感荣幸又有些忐忑。
李承乾还特意命人摆上了忘忧酒,几轮下来,最初的紧张感渐渐消散。
只见李承乾含笑举杯,目光温和地扫过席间四人。
“今日请诸位来,一是许久未见,甚是挂念;二是听闻诸位近年来的表现,颇感欣慰。”
李承乾的声音平和却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