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开局怒怼李世民:这太子我不当了》

第254章 缜密安排


“朝廷的刀现在快,那是因为陛下和太子正在气头上,且拿着我崔氏的大错处。
此刻跳出去,就是自寻死路,正好让他们有借口将我等连根拔起!”
“都把那股气给我憋回去!咽到肚子里!”族老的声音陡然转厉,“从现在起,所有人都给我低下头,夹起尾巴做人!收敛锋芒,谨言慎行!
田租该减的减,对官府该奉承的奉承,绝不可再授人以柄!”
“可是…老祖宗,这仇…”
“仇,当然要记!”族老打断他,眼中闪过一丝和老迈身躯不符的冰冷寒光,“但不是现在报。都给我记住了,蛰伏,忍耐,等待。
崔氏千年的根基,不是一次抄家就能彻底斩断的。
藏在各处的暗产、分散在各地的门生、那些欠着我崔氏大人情的关系…这些都还在。”
“眼下我们要做的,是守住祖业,保住根苗。将最优秀的子弟,悄悄送出去,或潜心读书,或另谋出路。将剩下的财富,更深地埋藏起来。”
“都给我忍住了!只要根不死,总有重新发芽的一天。待到那雷霆之威过去,待到那高高在上的…有了新的烦忧…今日的血债,总有清算之时!”
族老的话语像冰冷的溪水流过众人心头,暂时浇熄了表面的火焰,却将更深的仇恨埋进了心底。
所有崔氏子弟都红着眼睛,重重地点了头。
他们憋着那股足以掀翻一切的怨气,将獠牙和利爪深深藏起,如同受伤的猛兽,退回巢穴,舔舐伤口,等待着或许遥远却必然到来的复仇时机。
清河崔氏的祖地,看似平静,实则已成为一座沉默的火山。
……
长安,东宫。
李承乾站在巨幅的大唐疆域图前,目光如炬,落在青州的位置。
烛火摇曳,将他挺拔的身影投在墙上,明明灭灭。
案头,是刚刚送来的清河崔氏抄家初步清单副本。
那惊人的数字并未让他如李世民那般震动,反而让他嘴角勾起一丝冷冽的弧度。
“千年积累,尽是民脂民膏。取之于民,终须用之于民。”他低声自语,语气中没有贪婪,只有一种物尽其用的冷静。
他不在乎清河崔氏祖地那些残存的老弱妇孺在想什么,是蛰伏待机还是真心悔过。
在绝对的实力和时代洪流面前,任何不甘的蛰伏都只是徒劳的挣扎。
他们的怨恨,改变不了大厦已倾的事实,更阻挡不了他前进的步伐。
眼下,最紧要的是将青州之事彻底落实,将这块从世家身上剜下的肥肉,真正转化为强健大唐肌体的养分。
“来人。”
一名东宫属官应声而入,躬身听令。
“备纸墨。”
李承乾行至书案前,略一沉吟,便提笔疾书。字迹银钩铁画,力透纸背,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信是写给仍在青州的房遗直、王玄策,以及魏征的。
给房、王二人的部分,指令明确而清晰:
“崔氏既除,青州宵小震慑,正当借势而行。着尔等即刻全力推行‘摊丁入亩’之策,清丈土地,核定田亩,据亩征税。
此乃新政之基,关乎国本,务必雷厉风行,不得有误。遇有阻挠,无论何人,可凭钦差职权,先行拿问,再行奏报。”
“‘一条鞭法’牵涉更广,暂可放缓,容后详议。当前务求专注,以‘摊丁入亩’破局,安民心得实利。”
他的思路极其清晰。铲除崔氏是拔掉了最硬的钉子,但新政的甜头必须尽快让百姓尝到,才能彻底收拢民心,让新政站稳脚跟。
“摊丁入亩”相对直接,能最快让无地少地的百姓减轻负担,感受到朝廷新政的益处。
而信的后半部分,语气转为恳切,是写给魏征的:
“魏公鉴:青州灾情既稳,遗直已至,玄策辅之,诸事渐入正轨。
公刚历经大病,体魄为重,不宜再于地方过度操劳。
朝中巨变,百废待兴,尤需魏公之刚正明澈,回京主持大局,会同有司,彻查与崔氏牵连之诸案。此非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