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怒怼李世民:这太子我不当了》
李泰所言字字诛心!
朴国昌只觉得天旋地转,最后的希望彻底破灭,只剩下无边的恐惧和悔恨。
李泰走回书案后,看也不再看地上瘫软的二人,对苏勖淡淡道:“苏先生。”
“臣在。”
“将他们的厚礼,尤其是那盒东珠,”李泰指了指锦盒,语气带着一丝玩味,“原封不动,即刻送往东宫!
就说,高句丽使臣感念太子殿下仁德,特献此珍玩,聊表心意。”
朴国昌和朴步完闻言,如遭雷击!
送往东宫?!
这无异于将他们私下勾结魏王的证据,亲手送到了太子面前!
太子会如何解读?这简直是催命符!
“殿下!不可!万万不可啊!”
朴国昌失声哀嚎,想要扑过去阻止,却被苏勖一个眼神示意,两名如狼似虎的侍卫已悄然出现在门口。
李泰的声音冰冷地传来,不带一丝感情:“至于这二人…
苏先生,你亲自护送他们回礼宾院。
告诉他们,安分守己,静待朝廷处置。
若再生事端,休怪本王…也保不住尔等项上人头!”
最后一句,杀气凛然。
“臣遵命。”苏勖躬身领命,眼神示意侍卫。
朴国昌和朴步完如同两条被抽掉脊梁骨的癞皮狗,被侍卫毫不客气地架了起来。
那盒象征着他们最后疯狂与愚蠢的东珠,被苏勖亲自捧起。
在离开书房前,苏勖脚步微顿,回头看了失魂落魄的二人一眼,意味深长地低声道:“二位,好自为之。
魏王府,不是你们该来的地方,更不是你们能妄加揣测的地方。
殿下仁厚,今日已是格外开恩。”说完,捧着锦盒,头也不回地走了。
当朴国昌和朴步完失魂落魄地被护送回高句丽使团偏院时,那盒价值连城的东珠,也几乎同时抵达了东宫。
……
显德殿内,灯火通明。
李承乾并未休息,他面前摊着份奏疏,那是李世民让王德给他送来的。
正是百济使臣金文忠那份言辞恳切、立场鲜明的奏疏。
“好一个清誉如日月…”李承乾低语,他正细细品读着这句话,嘴角噙着一丝冷峭的笑意。
“百济…倒真出了个明白人。金文忠?名字记下了。”
这份奏疏,立场鲜明却不失圆融,既表达了支持,又将最终裁决权牢牢钉死在大唐法度之上,堪称一份完美的**投名状。
在眼下这风雨飘摇的节骨眼上,这份来自藩国的信任,分量不轻。
但真正让他心念电转的,是李世民让王德将这份奏疏直接送到他面前这个举动。这代表着什么?
是信任还是敲打?亦或是二者都有?
帝王心术,从来不是非黑即白。
这份奏疏,既是李世民对他能力的某种认可,也是一份告诫!
李世民希望他能够更加圆融,更懂得借势,更善于在规则内掌控局面,平息风波,而不是一味地硬碰硬,引发更大的动荡。
李承乾眼中闪过一丝复杂,喃喃自语道:“啧啧,你老了,可是我还年轻啊!”
就在他思绪翻涌之际,殿外传来内侍压低却清晰的通禀:“殿下,城阳驸马同长乐驸马求见。”
李承乾眼神微凝,瞬间收敛了所有外露的情绪,恢复成那个沉稳甚至略带一丝慵懒的太子模样。
“宣。”他随手将百济的奏疏合上,放在案头显眼的位置。
殿门开启,杜荷与长孙冲一前一后快步走了进来。
杜荷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和一丝急切,而长孙冲则沉稳得多,只是眉宇间也凝着化不开的忧虑,甚至比白日宫门对峙时更甚。
“臣杜荷、长孙冲参见殿下!”两人躬身行礼。
“免礼。”
李承乾抬手,目光却越过兴奋的杜荷,直直落在长孙冲身上,沉稳的表情下,一丝真切的暖意和关切悄然流露。
“表兄!”李承乾的声音里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温和,甚至主动从案后走了下来。
“自长乐染恙,你便在府中精心照料,许久未见了。”
他走到长孙冲面前,仔细端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