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送走的赔钱货重生了[九零]》
“爷爷,在你的眼里我昨天说的那些都不值一个五六块的保温茶桶吗?”自己爷爷的反应早就在陈盼的意料中,放下手上的抹布后,陈盼直接侧头看向对方。
“不是,爷爷自然知道你昨天说的挺对挺有价值的。但是——”
陈爱国皱眉想解释,但陈盼根本就不给他继续解释的机会。
“爷爷你既然知道这些,那为什么还要拒绝这份报酬?今天别说他给我拿来一个保温桶,他就算给我送来一千块一万块我都会坦然接受的。如果秦家用我的方法实施了,他家店铺绝对会成为这附近最好最出名的店铺。这样下去,他们后期的受益是非常非常可观的。我给他出了这么好的点子,后面又给他说了那么多促销手段,但凡眼光长远知道知恩图报的,就应该知道报答的。
我说了那么多,他如果连一声招呼都不打,一个真正感谢都没有,爷爷你觉得我后续会继续跟他再打交道吗?会跟他再说任何其他赚钱手段吗?而且这个保温桶只能是第一个感谢。如果他后续真的赚钱,没有其他表示,以为只用一个五六块的保温桶就能打发我。那他在我的眼里也就那样了,他的格局和成就也就只能到这里了。”
陈盼是挺感激秦阳上辈子对她的照顾,为了回应上辈子那份特殊关心,她就有了想感谢一下秦阳的打算。
但所有的感谢从她提醒对方,让他带着她母亲提前去医院做检查起,就已经结束了。
后续不管是他们家买对方家的店铺,还是对方给他家换窗户贴外墙,都应该是钱货两清和独属于这辈子的人情世故了。
如果她家不给他家九千块钱,秦阳家会给她家免费店铺吗?
如果秦家盖房子时,他爷爷和门口王叔叔没有隔三差五的去帮忙,秦家在换窗户和贴外墙的时候,真的会那么干脆和心甘情愿吗?
“爷爷,你说的对,做人是应该要堂堂正正坦坦荡荡,确实不能因为贪一些蝇头小利就被别人看不起。但同样,在给别人确实提供了帮助后,我们也应该坦坦荡荡接受别人给我们的报酬,因为这是我们应得的。我给他提供了那么好的点子,他就应该这么感谢我的。”
自己爷爷什么都没有说呢,这几天一直被困在小卖铺的陈盼就越说越起劲。
她叭叭的说完自己想说的后,就拿起旁边的抹布,再次擦拭起手上的不锈钢保温桶。
“……”
陈爱国算是被她的一番言论,彻底弄的不知所措了。
许久许久后,他才慢慢找回自己的声音:“行吧,不给就不给,你应得就你应得的。”
隐隐约约的感觉自己孙女现在好像很不一般,也依稀从对方身上感觉出了一丝莫名其妙的怒气。或者说对方假期被困住完全不能出去那一丝怨气,现在真的被陈爱国正视了。
反正在踌躇一下后,陈爱国终于又说道:“那啥盼盼你继续守着,爷爷去买菜了。”
“嗯!”看到自己爷爷递过来的钱突然发了脾气的陈盼,这个时候也逐渐清醒过来了。
转头对着自己爷爷轻轻的点点头,随即陈盼就象平时那样乖巧的干起活来。
刚好这个时候又有顾客过来了,陈盼便立马放下手上的抹布赶快去卖货了。
等陈盼招待完那个顾客后,抬头就发现自家爷爷早就骑着那辆半旧的自行车呼哧呼哧走远了。
望着对方屁股下那辆半旧自行车,望着对方车子后面架着的那两个大型号竹编框,看着对方穿着天蓝色衬衫微微佝偻着的背影。
就在这一瞬间,陈盼终于知道自己刚才为什么那么激动,那么的——那么的生气了。
因为刚才在跟秦家人接触时,陈盼突然发现自己爷爷跑的太快,人太好了,太殷勤了,或者说讨好秦家,讨好的有些太过,太卑微了。
陈盼承认她爷爷和奶奶,都是他们清水村难得的老好人。
因为长期在农村生活,习惯了那里的互帮互助和干农活合作制。
所以他们是习惯了,别人家有事情他们就顺手帮一把的。
今天我给王家和杨家浇一下水,回头我家有事情时候,也好让别人帮我们一把。
今天我顺手把你家狗和牛赶回去,回头你看见我家狗和羊出来了,那就拜托你也给我赶一下。
今天我把你家门口的麦子和菜籽盖住了,回头我出门了,遇到天气不好,也麻烦你把我家门口麦子和菜籽收一下。
今天我顺手把在你家在外面玩耍的小孩子赶回来了,回头你看到我家孩子在危险的山上和河边玩耍,你应该也会把我家孩子赶回来。
今天你不在出去打工了,我帮你照顾一下你老娘孩子。回头那天我家出事了,也麻烦你照顾一下我老子娘和孩子。
这就是农村,大家互帮互助,尊老爱幼的关键。
这里面最真实的目的,其实是平等的互帮互助。是我帮你,回头你也帮我一下的意思。是大家默守这个规矩,平等的接触着。
在农村,但凡脑袋正常的,几乎都是这样交往的。
但他爷爷对待秦家的态度,明显太过,太殷勤了。
就算他们家已经买下了秦家的店铺了,他爷爷好像还是那种租客心态。
而且他的这种租客心态,不是陈盼上辈子的那种我给你钱了,我就是这个屋子的合法租客,我就受到法律保护的那种租房心态。
他爷爷的租客心态,好像是那种旧社会长工对待土地主的心态。
秦家盖房子,他天天跑去自发的跑上跑下。
秦家来货了,人家亲妈还没有走近呢,他爷爷就已经快速的跑到面包车下面了。
人家给个东西,他就诚惶诚恐的,一副就怕自己收了东西,别人就会小瞧就会暗中看不起他的样子。
明明是她出了主意,秦家就应该报答感谢她的事情。
但陈盼就是从自家爷爷和秦阳的母亲的态度中,看到了一种类似恩赐不在意和诚惶诚恐惶惶不安的感觉。
陈盼没有办法,正确的说出自己的感觉。
但她刚才跟她爷爷说的是真的,今天这个保温茶桶,她就是收的心安理得。
而且如果秦家以为只用一个保温桶就能打发了她,那他们就想错了。
陈盼在自家铺子,胡思乱想着。
秦家铺子里,隔壁蒋文武的母亲刚才接到了自己儿子报喜电话,如今正在秦家感谢着秦阳,顺便向秦阳打听她儿子说的那个广告设计公司,到底是做什么的。
而骑着自行车赶往菜市场的陈爱国,则是在思考孙女刚才说的话。
孙女说的“应该”“我值得”,都是让陈爱国感觉很陌生的东西。孙女为什么会生气,陈爱国算是隐隐约约察觉到了一点。
一下一下的踩着脚下的自行车,慢慢陈爱国的心里有了一点点其他的,不一样的感觉。
慢慢的,他依稀明白了,今天这事情,秦家感谢他们家是应该的。
慢慢的,他似乎懂了,孙女的硬气和理直气壮。
其实如果不是自身经济和家境实力确实不行,有谁会活的那么谨慎和热情呢。
儿子早早过世,家里只有一个意外天赐的孙女。
为了他们的以后,为了孙女的以后。在村子的时候,他们才尽量的压抑着脾气,努力跟周围的所有邻居都打好关系。
以前跟他们吵架的大哥二哥,姐夫大舅子家,这些年他们也逐渐的跟他们把关系缓和下来了。
来到六平镇,他们毕竟是租了秦家的房子。为了不发生秦家突然涨租,突然不把房子租给他们,突然讨厌他们的事情。他和自己老婆从来这里后,就下意识的讨好着周围的所有人。
刚好秦家母子对他们也不错,他们就讨好的更加心安理得了。
怕被人看轻了,怕会突然遭到别人的刁难,怕他们不够好别人有什么事情不带自己,或者自家出什么事情周围完全没有帮助自己的人。
他们就一直都下意识谨慎着,也一直都活的战战兢兢地,就一直在践行礼多人不怪,与人为善的行事准则。
什么“应该”,什么“我值得”,什么“他今天如果只想用一个保温桶就打发了我,那他在我眼里也就那样。”
这些所有的一切,在陈爱国的眼里都很陌生。
以前如果孙女在自己面前说这样的话,陈爱国肯定会毫不犹豫的反驳,肯定会告诉对方“你以为你是谁,我们又是谁?你有什么值得人家感谢的?你还看不起人家?人家需要你看得起吗?你有什么本事看不起对方?你的看不起和失望在别人眼里值个几斤几两?”
如果是以前,陈爱国肯定会这么说,肯定会让自家孙女看清楚自己的实力,以及他们家的家境的。
但此刻,想着自家孙女刚才说那话模样。
想着自家孙女理直气壮的模样。
想着她昨天侃侃而谈,秦家小子只能认真听着的模样。
渐渐的,陈爱国一直弯着的腰,突然就一点点的直了起来。
在下一个向下的路口上,一辈子都下意识弯着腰,下意识的谨言慎行,下意识畏首畏尾,下意识瞻前顾后的陈爱国。
在车子急速向下时,他就是像年轻的时候那样,下意识的把身板挺的直直的。也下意识呼出了胸口的一道积压了十几年快二十年的特殊浊气。
等在菜市场买了所有的蔬菜和肉后,陈爱国还去市场门口的一个公共电话亭给家里打了一个电话。
他家自然没有电话,电话是打到供销社,然后供销社托外面的人去他家叫人的。
所以陈爱国打完电话后,稍微等了一下。
等时间过了七八分钟,他才重新把电话打过去。
“陈哥,嫂子还没有过来,应该在路上呢,或者暂时不在家呢。你看你是等会打过来,还是回头让嫂子给你把电话回过去?如果可以你也可以把事情告诉我,回头我再告诉她。”
供销社老板跟陈爱国以前关系不错,对方只比陈爱国小四五岁。当时他被分配到清水村供销社上班时,还是二十出头的年轻小伙子。如今一转眼二十年过去了,曾经的小杜也逐渐变成了大家嘴里的老杜和杜叔了。
如果是以前,陈爱国不愿意麻烦对方,也不愿意把自己的事情告诉对方,肯定不会让对方转告的。
但如今看着自己身边装满白菜青椒猪肉牛肉的二八大杠,陈爱国却突然道:“其实也没有什么大事,我就是想问一下她回去都一星期了,到底什么时候回来?我这边想做一点卖甜醅的生意,我也想让她顺便再弄两袋去皮的莜麦和青稞,给我带下来!”
“嗯,问她什么时候回来,再给你弄两袋去皮的莜麦和青稞。明白了明白了,我都记下了,看样子老哥你在外面生意做的不错啊?”
三四点,无论是什么地方都是生意不太好的时候。
供销社老板见店里没人,就下意识跟陈爱国唠了起来。
让不让他们传话写便签,有时候其实也表示着,他们值不值得对方信任。
像一些私密话,私密事情,不告诉他们是应该的。
但像刚才的话,其实就是可以让他们传达一下的。
反正陈爱国今天的举动,就是让老杜久违的感受到了一点点被信任,他就好好的跟陈爱国聊了起来。
“我这边不管再好,肯定也是比不上你那边的。但如今的日子,说实话确实比在村子强多了。那天你要是出差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