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雪线以上在逃春山》

24. 山风

挂断电话后的李今晏脸色有些苍白。

杨亚沙忍不住坐起身,扶住前座的靠背:“怎么样今晏姐?你朋友怎么说?”

驾驶座上的陈梓川也看着她。

其实李今晏也拿不准了,虽说她最后仍是什么都没表明就挂了电话,但其实是有些默认喻炀来侗寨的意思。

她想要解决问题,想和陈梓川在一起,毕竟这六年来,他们的身心都只有过彼此。

再次的相遇,就是老天在给机会。多少有情人错过就不再,她还能在云南遇见陈梓川,在凯里遇见陈梓川,她不想放手。

但同时,李今晏真的害怕。害怕陈梓川发现真相之后对家人的暴怒,以及方女士拼命要一个结果的不依不饶。

再次剖开真相,两个家庭会幸福吗?这样真的不是自私吗?

到底该怎么选?其实李今晏真的不知道。

不过既然先答应了杨亚沙,她努力堆起一个笑脸:“他说他可以全权负责,而且有机会的话,也会来这边。”

全权负责……

听到这四个字的杨亚沙仿佛遇到了救世主那般,他没说话,只是眼眶开始渐渐泛红。

惭愧,感激,害怕……许多感情交织在一起,最后堆成一个字:“好……”

他现在已经顾不得一切,只要有人愿意帮忙,他都要去试一试撞一撞。因为阿英绝不能截肢,她才16岁。

李今晏拍拍他的肩:“只要活着,就会有好事发生的。”

杨亚沙吸吸鼻子:“好。”

边上的陈梓川问:“他什么时候过来?”

李今晏:“我也不知道,但他说会尽快,应该就这两天。”

陈梓川点点头,没说话。

李今晏又牵牵他的手:“你不会吃醋吧?”

“我是这么小气的人?”陈梓川挑眉,但他想了想又笑:“我是。”

李今晏捏捏他的手:“哈哈,我知道的,这种事上你不是。”

其实陈梓川看起来不好接近,酷拽又高冷,有时候还特别幼稚,但他其实内心温暖善良,分得清主次。

以前公交车上挤满了人,陈梓川会在老人走近时突然站起身,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走远,看到老人欢喜的坐下才满意的微微一笑。

这样别扭但可爱的陈梓川,可能不善言辞,但绝不狭隘。

陈梓川还有些不好意思,他绷着嘴角转过身,发动车子:“不是要去卖蓝靛布吗,正好一起,走吧?”

李今晏:“陈梓川……我还没换衣服呢……”

杨亚沙在后座看了他们一会,两人的相处自然又舒服,虽不腻歪,但很清甜。他笑着说:“我们先回寨子,把阿婆接下山。”

李今晏问:“哦?阿婆还没去集市吗?”

她记得山里的集市一般都在早上。

杨亚沙摇头:“没有呢,今天的集市有一整天,不着急。而且她早上还要照顾阿英……”

“噢~原来是这样。”

……

后来拿上一堆报告,三人一起回了侗寨。

陈梓川本想跟着去杨亚沙家吃午饭的,但医生建议他好好休息,减少膝盖磨损。最后李今晏自己坐着摩托,跟着杨亚沙开开心心的走了。

杨亚沙学着李今晏,也给陈梓川挥手:“陈哥下午见。”

陈梓川微微点头,深深看了眼那粉色的背影。

李今晏换上一件粉色卫衣,黑色薄棉裤,一圈一圈跟着杨亚沙绕上了山,那会温度上来,风吹得发丝乱飘,她觉得很舒服。

杨亚沙家坐落在侗寨背靠的山坡高处,远离主寨鼓楼和热闹的旅游街区。通往他家的小路更为陡峭和狭窄,甚至有些地方只是踩出来的土径。

李今晏第一眼看到那样的房子还是愣了下,主体依然是传统的侗族干栏式木楼,但岁月的痕迹和生活的艰辛在这里刻划得更深。

支撑房屋的木柱显得格外粗砺,深褐色的原木未经精细处理,有些地方的树皮还未剥尽,能看到深深的裂纹和风雨侵蚀的痕迹。

李今晏又向上看去,那烟囱居然只是一截简单的铁皮管子,锈迹斑斑,从房顶一侧斜伸出来。

杨亚沙走在前面,把一些杂乱的农具丢进干栏底层,直起身:“今晏姐,你别嫌弃。”

李今晏摆摆手:“怎么会,我家小时候也住这样的地方,我觉得跟亲切。”

李今晏真诚地补了句:“很亲切。”

“行。”杨亚沙笑笑,推开门把她领进去。

屋内有淡淡的消毒水以及药品的苦涩味,不过很快,粥面的香浓很快盖过。李今晏扫了一圈,杨亚沙家虽然破旧,但十分整洁。

低矮的屋顶被经年的柴火烟熏得漆黑油亮,只有小窗透进些许天光,阿婆就在门口的灶台边,看到他们进来,偏头笑着说:“回来了?”

那位慈祥和蔼的老人穿着藏青色的旧式侗布衣,系着洗得发白沾着油渍的围裙。她佝偻着背,身形瘦小,花白的头发在脑后挽成一个紧实的髻。

“嗯呐,回来了。”杨亚沙过去帮她端盛了面的钵,在她耳边小声道:“这个就是能帮阿英的人。”

阿婆表情数变,最后还是忍不住走过去,在围裙上用力擦擦手后,握住李今晏:“谢谢你,真的谢谢你,好姑娘。”

李今晏受宠若惊:“没事的婆婆,我就是尽我所能,而且……我还没帮上什么。”

阿婆抬头望着她:“不,愿意帮就已经很好了。”

李今晏感受到她手上的温度,也紧紧反握住……

后来三个人,一人一个小矮凳,挤在一张不大的方桌上吃完了面,李今晏还端着碗,问:“阿英呢?”

杨亚沙瞥了眼边上紧闭的木门:“这个点,她都在睡午觉。”

“嗷~”李今晏点点头以示了解。

这时杨亚沙的手机震动起来,他走到灶台边放下碗拿出手机,上面的图片是一把长枪。枪身由深山硬木——老青冈木手工削磨而成,表面布满斧凿的痕迹。

杨亚沙认出了那枪,但仍回了句,‘不可能’。

我国是禁枪的,他搞不来这种东西。

那边很快回复,依然简短:

‘萨沙苗寨’

杨亚沙闭了闭眼,萨沙苗寨就在他们寨子旁不远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