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大反派早死的“爹”》
第二十五章:块菜
怎么没问题,问题大了,之前楚怀北就发现家里吃的糖有黄糖和红糖,都是用甘蔗做的,甘蔗只有南方能生长,所以糖在北方要比南方贵一些。
这儿居然还没有用甜菜制糖,对她来说真是天大的好消息,对,她吃到的块菜汤就是甜菜,要是糖能自己生产,说不定以后她能做出大伊万,让蒙古骑兵有来无回,想到还有四年就要亲自面对那场战争,楚怀北怎么着也要努力活下来。
“母亲,儿子想要这些块菜来制糖。”楚怀北的话一出口,就将太妃打了个措手不及,太妃带着不确定的语气复述“制糖?”
“是的,母亲,就是制糖,百姓吃的红糖,还需劳烦母亲安排一处隐秘一些的庄子,里面仆人最好是签了卖身契的,此事事关重大,必须谨慎些。”楚怀北原本想让伤退的兵丁参与进来,不过现在的情形看,不确定有没有世家的线人在,还是先稳妥一些吧。
太妃见楚怀北不是说笑,而是真要用块菜制糖,她从来不知道块菜能做糖,她只知道南方种的甘蔗可以制糖,只不过在南方被几个世家联合起来垄断了甘蔗的种植和制糖工艺,外人很难插手进去。
这事要是真的能成功,那么以后北境的糖,就捏在了王府的手里,是个好事。
太妃没有思考多久,便把安置场地的事情答应下来,只要有机会,都要试一试,说不定就成功了呢,至于儿子怎么知道的,她也不想细究了。
第二天太妃就开始着手安排,先是将手中的庄子都捋了一遍,偏远的庄子有好几个,考虑到制糖肯定会有味道飘出,那么附近最好没有其他人,最终选了幽云城外五十里地,人迹罕至靠着山林的田庄。
确定好地方,便将各个田庄上签了死契的下人抽了一部分人转移到糖坊里,人员安排到位后,楚怀北先让人按照她的图纸修建了一间特制的灶间。
这灶间,长二十米,宽十米,坐北朝南,南北两侧都等距开了五扇大窗户,北面靠墙由东到西造了七口依次升高的灶台,南面靠墙做了一排两米的宽的操作台。在第二口锅旁边放置了两口大缸。
糖坊里有一口深井,正好方便取水使用。楚怀北还亲自往这座延绵上百里的山中探查了一番,原本带着府兵是想清理一下山中的野兽,免得到时候因为制糖的气味传出来引来野兽伤人。
没想到却得了意外之喜,在一处山坳中,楚怀北发现了裸露在外的石灰石,这可是烧制生石灰的原料。原本楚怀北打算派人去各地收购生石灰,走多条路线回来,尽量避免被别人发现王府采购大量生石灰。
现在有了这个意外之喜,那么这一步可以忽略,生石灰直接自己烧制,既隐秘又能节省不少成本。
楚怀北派人驻守在此处,又向母亲调派了不少人手,在山坳中就地清理出一片平整场地,建房造窑炉。
这般如火如荼的进行了半个月,终于将前期准备全部做好了。
楚怀北吩咐庄子里的人,将成熟的块菜全部挖出,送到糖坊里,由糖坊里的工人进行分工协作,清洗,削皮,切丝。
切好的块菜丝,全部放进第一口锅中,加水至没过块菜丝,熬煮十分钟,将块菜里的糖分溶解在水中,捞出块菜丝,放到一旁的大缸中放凉,凉了以后用纱布再次挤压,压出糖水放回锅中继续熬煮。
将糖水熬制到开始泛红,倒入另外一口大缸中,加入黄泥水和石灰水,与糖水充分搅拌均匀,静止三十分钟。取上层清液倒入定制的纱布盘中,让经过过滤的水流入第二口锅,继续熬煮糖水。
在糖水颜色变深一些后,将这一锅的糖水换到第三口锅中熬煮,第二口锅继续熬制初步过滤的糖水。
如此,在第三口锅的糖水颜色更深的时候,换到第四口锅,依次轮换,直到第七口锅,此时,这口锅的火势是最小的,需要慢慢熬制,等糖汁浓稠,滴在凉水中可以凝固不化时,就可以起锅了。
将熬制好的糖水直接倒在定制的铁皮包裹的工作台上,由三人同时对台面上的糖水翻拌按压,直至凝固碾碎变成红糖。
第一次制糖太妃也在场,亲眼见到块菜逐步变成了红糖,内心极其震撼,同时脑中慢慢出现多种想法,太妃压下自己想说的话,等着回到王府在和儿子慢慢商讨。
楚怀北先将红糖做出来,回头再慢慢研究红糖脱色制白糖,红糖中的杂质太多,不能作为原材料使用。前世她有段时间研究过,天工开物中说的黄泥水淋法没有用,没有任何人复刻成功过,还不如用活性炭吸附法来的靠谱些。
要烧制活性炭,需要大量毛竹,这北境毛竹并不多,还得找其他方案。不过现在还是红糖最重要,这个可以先放一放。
晚上回到王府,太妃和楚怀北在书房中商讨了近一个时辰。楚怀北是知道母亲有商队,且利润不小,这次深入交流后发现母亲堪称经商天才,这才半天时间,就已经把红糖前前后后所有事情都考虑到位了。楚怀北自己才规划到大量种块菜,制糖,找面生之人合作,借他们的手贩卖红糖。
母亲已经想到让商队把红糖贩卖给周边游牧部族换取他们的优良马匹了。
大草原上除了蒙古可汗,还有游荡着好几个较小的游牧部落,他们常年东躲西藏,一旦被蒙古发现,几乎都要脱层皮才能保全族人。这些部族很少跟北境接触,没想到母亲竟然能有商队找到他们,完全出乎楚怀北的意料。
见儿子用崇拜的眼神望着自己,太妃心中猛然涌出一股成就感,还是儿子贴心,她夫君可没这么崇拜过她,只会嘴上说辛苦了夫人,倒也不是说不好,她夫君自然是对她极好的,只是他并不是那么在意经商的细节,很多事做完了也完全没有成就感。
在儿子那里得到了激励,让太妃做事更加有动力,而且她总觉得儿子的转变可能是在筹备着某些大事,或许还有可能与王府之后的生存有关。
不得不说,太妃的直觉非常敏锐,楚怀北的确是在准备着王府的生存之战,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