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我凭本事吃软饭[快穿]》

53. 初战险败

光良驹就有一米六之高,马上的人却更加高大。

泛着寒光的甲胄气势逼人,鱼鳞状的甲片折射出刺目的光。完美的宽肩长腿套上凛然盔甲后身型更加魁伟轩昂,仿若真正的战神降世。

与姜星接触过的楚丰很快就反应过来,快步上前迎接。但她身后跟随的兵卒们却仿佛被这一幕摄住,脚步被牢牢地粘在原地,动弹不得。

姜星没注意到这件事,她翻身下马,跟随着楚丰进城,询问战事。

“回殿下。我军固守妫州不出,小阿史那见久攻不下,主力退至阴山南麓,领小股兵力劫掠周边村落,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城中固守的兵将怨气积聚已近情绪顶点。”

小阿史那是继阿史那·骨碌后阿史那一氏推举出来的首领。

但显然,她的才能无法使其他部族信服,阿史德氏及铁勒诸部明面上受她调控,实际却各自分兵夺掠以壮大自身。

“嗯。”姜星颔首,对这个现状已然了解。

“殿下,不知援军何时到来?”楚丰向后偷偷瞟了一眼不过数百人的队伍,试探地问道。

“中央派来的兵已在路上,不日便会到达。幽州边防及粮草辎重则紧随其后,后日便能抵达。”

这次姜星没有出声,身边的窦原先一步回答。

这个答案让楚丰松了一口气。

为等待援军,城中的将士已固守近半月,粮草几近消耗殆尽,若是后援再迟上两天,她们要么出城与北漠拼死一战,要么就只能南下弃城而逃了。

到时,无论何种结果,都最终难逃一死。

但现在好了,楚王殿下来了,她们不仅死不了说不准还能从中捞点战功!

楚丰偷偷望着姜星高大轩昂的背影,眼里好似闪着小星星,向后瞥到姜星的马时,心里陡然冒出一句赞美。

不愧是殿下,就连殿下的赤汗都比旁的更胜好多好多筹!

见身高八尺,往日对战中以一敌众,也算个猛将的楚丰见到姜星后却一副见到偶像的迷妹模样。

旁观的窦原摇头失笑,对这个情况毫不意外——

殿下的魅力果然无人能挡啊——

当姜星来到校场巡视时,校场上站着的兵卒们各个昂首挺胸,激昂亢奋。

原本萎靡担忧的士气一扫而空,转而变得跃跃欲试。

楚王殿下来了!她们这次又能打胜仗了!

姜朝的军功制度不仅赏罚分明,且奖励颇丰。

重赏之下必有猛妇。

有了百战百胜的姜朝战神顶在最前方,此时在这群人的眼中,昨天还是威胁生命的豺狼虎豹,此时已经变成了可以换成厚赏,让自己节节攀升的诱人军功。

至于最底层只作为人形耗材,无法通过军功升阶的男兵……若是战事顺利,他们也能从中分得多几份的月钱与栗米以补贴家用。

就算没有这些,若是能赶走在城周边村庄侵扰的北漠兵,便也能激起他们无限的斗志。

那是我们的家啊!村子里住着的都是我们的亲人,现下却被那群蛮夷烧杀抢掠,害得我们流离失所!

所有人望着校场上高大威严,震慑力十足的楚王殿下,心中燃起熊熊的希冀,对北漠的恨意通通转化为高涨斗志。

姜星看着气势高亢的兵卒心里十分满意,说了几句勉励的话便进到大帐,同几位副将共同商讨接下来如何排兵布阵。

大帐内。

姜星坐于上首,窦原、楚丰以及其他中高层将领分坐于两旁。

人都到齐了,帐内有关军情讨论便就此开始。

但没人注意到,和姜星形影不离的那道身影却消失不见。

长宁此时不在大帐,而是蹲守在距离北漠头领牙帐外一公里左右,羊群聚集的水草丰茂之处。

此前在姜星带领先锋部队从幽州去妫州的路上,一行由数十几人组成,乔装过的小队便乘着夜色,神不知鬼不觉地从大部队脱离,向阴山南麓的方向而去。

现下的北漠内部四分五裂,却还是由主要三个势力主导——

可汗一脉阿史那氏、老牌贵族阿史德氏、以及抱团的铁勒诸部。

各方心怀鬼胎都想对方多出力,自己少出点力。

谁也不服谁,决策自然各有分歧。

例如小阿什那刚开始强行攻城时,其他两方便不赞同她的决策,但再三上谏也拗不过想要证明自己的小阿什那。

阿史德和铁勒部族只好干脆在战场上摸鱼划水,只等最后小阿什那强攻妫州不下,悻悻吃瘪转头攻打周围村庄。

但早已为时已晚。

妫州城的周边地带早在小阿什那执迷攻城时便被阿史德和铁勒虏掠一空。

抢了个空的小阿什那心里愤懑,但自知理亏,最后只能跟在她们屁股后头捡些漏子。

而长宁此行要做的便是混入其中,摸清北漠驻地地形、兵力部署及后勤粮草状况等。

最主要的,还是探查此次北漠突然南侵的原因,以及上次大战后北漠的实际恢复情况。

若有可能,才是顺道利用各部族间的嫌隙,挑起内斗。

得益于姜星对长宁日常演武场的“磋磨”,以长宁远高于中原人的骨架,乔装打扮过后混在一众北漠人里毫无违和感。

甚至在她们的文化里能被称作一句“阿尔普”,即勇士。

她带着自己十几个下属,沿途精心挑选了一个商队,赶着牛羊成功混进北漠驻地的最外围。

操着一口流利的北漠语和精美稀少的中原特产,长宁用堪称恐怖的社交能力,短短两天就搭上了铁勒部里一个小贵族。

小贵族很喜欢这个活泼勇武的新朋友,平日里更是同她称姐道妹。

长宁也因此如愿被引荐给其他部族勋贵,顺利打入北漠贵族内部。

*

翻看着手里从北漠内部传出的消息,姜星若有所思,对北漠此行的原因心下了然。

此次北漠来袭看似阵仗颇大、来势汹汹,实则不过强弓之末,虚张声势之举——

原因有三。

第一,是夸大兵力之虚。

据长宁报回的消息称,此次南侵完全是小阿什那的一意孤行,并不在阿史德和铁勒诸部计划之内。

刚从腥风血雨的皇位之争厮杀而出,成为最后胜者的小阿什那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急需一场绝对的胜仗来证明自己。

她自诩是前北漠信仰阿什那·骨碌的妹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笃信自己远胜于她。

在族人都沉浸在上一场败仗,整个部族的士气跌落谷底时,若她能一雪前耻,将姜朝战神的头颅带回,则无人再敢质疑她身下可汗的位置!

因此,小阿什那不顾族内各方贵族的反对,执意出兵姜朝。企图通过攻占有着边疆要塞之称的幽州,长驱直下,一举攻至姜朝都城。

得知此消息的阿史德和铁勒诸部只觉荒谬,但劝阻无效,只好奉命出兵,实际应战态度却十分敷衍。

一方面借口阻拦辽东及山西援军将大量主力派往东西两侧战线,仅留下小股兵力随同小阿什那正面进攻幽州;

另一方面,留出兵力循着空子就去周边城池烧杀抢掠,尽可能抓紧时机壮大自身。

因此,小阿什那此次虽号称数十万大军,实际不过五万人出头。

去除在其中浑水摸鱼的阿史德与铁勒属兵更是只堪堪到三万人。

而这三万人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