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有人在另个时空说爱你》
院子里落叶纷飞,晚风穿廊而过,院角那株老银杏叶片翻卷,一片一片落入台阶石缝中,发出细微簌簌声。
江老太靠在藤椅上,披着灰蓝色粗线披肩,手边摆着一杯热枣茶。沈念姝缓步从小径走来,步子稳、气息沉,手里提着一篮新做的点心,妆容清浅,颇有几分世家女儿的风度。
“堂伯母,这是我亲手做的桂花糕,用的是您最喜欢的干桂花。”她蹲身将篮子轻放在小几上,语气里带着恰到好处的温柔与亲昵,“天气凉了,您晚上记得盖厚点。”
江老太瞥了她一眼,那眼神既不热络也不疏远,只点了点头:“你还记得我爱吃桂花糕。”
“小时候在江南,每次来府里,总是您喂我吃第一口。我怎么会忘。”沈念姝笑得柔软,眼底却带着若有似无的光。
江老太眉头轻蹙,像是想起了什么,脸上忽然露出几分罕见的温情。
年龄大了,对往日的那些情谊就更显得看重。沈家如今虽不比当年显赫,但念姝这身世总归是清清白白的。
一旁的江雪月笑着插话:“妈,念姝这孩子孝顺,又知进退。哥哥一个人守了这么些年,该放下了。咱江家总不能一直没个女主人吧?”
江老太没有吭声,闭上眼仿佛若有所思。
天气转凉,江家的厅堂却因一场家庭聚餐而热闹非常。佣人们来回穿梭着布菜,银壶暖酒的香气混着炖汤的味道在空气里弥散开,暖烘烘的灯光落在深褐色檀木桌面上,映出每个人脸上的神色各异。
沈念姝被江老太亲手领着进了门,一身灰蓝色素呢长裙,将身形勾勒得端庄雅致。她步履轻盈,唇角带笑,乍一看,仿佛那种会出现在老照片里、坐在海边白藤椅上读书的旧时女子。
“这是沈念姝,老沈家的女儿。”江老太太笑着介绍,“她祖父和你们父亲的爷爷是堂兄弟,小时候她常来咱们这儿玩。”
“论理你们该叫一声姑姑。”江老太看向婉柔和柏云,含笑道。
“姑姑好。”江婉柔和江柏云连忙起身应道。
“诶好,这是柏云吧,都长这么大啦。”说完又看向江婉柔,“你就是婉儿吧,真是不容易,也幸好你母亲在天有灵,将你送了回来,长得可真是俊俏。”说罢就亲昵的拉住江婉柔的手。
“小月,把我准备的礼物拿过来吧,”沈念姝朝身后吩咐道,说完又转头看向两人微微一笑,“这是姑姑给你们准备的见面礼,你们可一定不能推辞。”
江婉柔和江柏云拿到礼物,随即致谢。
江镇岳坐在上首,看着眼前热热闹闹的一幕,“念姝难得回来,这段时间要多走动、多陪陪你堂伯母。”
江老太接着道,“就是,好不容易回来了,得多陪陪我这个老婆子,今天听我的,就别走了。”说完便朝身旁的女佣吩咐道:“彩月,让人赶紧把偏院的厢房打整一下,安排顾小姐住下。”
“是,太夫人。”彩月应道,朝厅外走去。
沈念姝也没有推辞,“好的,堂伯母,那念姝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很自然地挽住了江老太的手,靠着耳朵说起了贴己话。
江老太太被沈念姝的几句玩笑话逗弄得合不拢嘴。
大厅里响起了众人谈笑的话语,江婉柔低着头,手中的筷子夹着一块豆腐,却迟迟没放进碗里。
沈念姝就这样在江家大院住下了。她的出现像一场连绵不断的细雨,在江家这处深潭荡起了阵阵涟漪。
不到一天的时间里,她就已记清了老太太的饮食口味、院里所有人的名字。第二天还亲自煲了汤,说是“补补季节换气时的虚火”,熬得不咸不淡,老太太喝了一碗,连声称赞。
“这比婉儿熬的还合我的口味。”
第三天,江镇岳回府时,沈念姝正替老太太绣一幅新屏风,指尖持针如画。她起身送茶,跟江镇岳谈论起了一些江南老宅子的修缮细节,又提起老爷子当年如何种兰修竹……
夜色将至,江宅的灯一盏盏亮起,黄铜灯罩映出温柔光晕。江镇岳书房的门虚掩着,里面隐隐传出两人交谈的声音,竟是聊了一个下午仍兴致勃勃。
沈念姝端坐在书桌一侧,茶盏已冷,她却毫无倦意。她语调缓慢而清晰,偶尔举例、偶尔低声笑谈,神情亲切中带着不动声色的稳重。
江镇岳靠在椅背上,眼里透出难得的轻松。在家中他很久没有和人聊得如此畅快,两人从童年回忆聊到了家庭琐事,又从琐事聊到了各地见闻和商贾之道。沈家虽衰落,沈念姝的见识却并不浅薄,他听她分析家中近来商贸之事,点到为止却不乏见地。
“你年纪不大,看问题倒是透彻。”他忍不住点评。沈念姝微笑,收敛了些许锋芒:“我父亲常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沈家虽不比往年,但我还是想替父亲守住这一脉。”江镇岳闻言叹了口气,望向窗外久久不语。
书房外的长廊上,一抹纤影静静立着。江婉柔捧着一盏温热的莲蓉酥,一动不动地站在原地。这点心她已让雀儿热了几次,始终保持着热度。
“小姐,快入夜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