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她在大宋搞收藏》

130. 报应

小暑,吃伏面,赏荷纳凉,晒书曝衣。

整个人休息好了周云初跑到周宅,除了三十框荔枝放进北院厢房,还有一年前囤积的一万斤黑胡椒,乳香、苏合香、龙脑、没药、檀香等几大袋,所有香料加一起价值四百一十万贯。

青木盘点完货物后,从仓库走到周云初所在的北院书房,掀开遮掩的布料,露出很多个超级大箱子,几乎占满了一整个大厢房。

“阿姐,上次那两万颗北珠兑换来成小金饼,一共一百六十万个,这里只有五万个,解库这几天陆续兑换送过来。不过短期内就没有这么多小金饼了,剩下的都是五十两的金锭、银锭。”

金子每年产量有限,汴京城的小金饼零零散散都快被她兑换完了。

周云初瞄了一眼,就把箱子盖上了,疑惑道:“嗯,但是这两万颗北珠,怎么走的这么快?”

“阿姐,你不太关注穿衣打扮这块,娘子们的面妆、衣衫上都缀满珍珠,甚至男子衣领处也缀满。”

“那勋贵之家,买北珠,都不是按颗买的,而是一串,三四十颗至百颗不等,制成北珠冠子、项链,带在身上的都是几万贯。”

“公主的嫁妆,十副大北珠项链。仁宗的曹皇后就有一串北珠项链,价值十万贯。”

“还有制成葡萄摆件,米粒金子铸成的葡萄架子上,果实累累,都是上百颗大北珠。咱这两万颗,其实也就两百串。”

“还有染指甲,一般人家染指甲只需几朵红色凤仙花,捣碎成糊状,添加明矾。”

“然而汴京贵妇圈,流行在凤仙花汁水中,加入北珠粉、龙涎香,一颗北珠研磨出的粉,最多涂四次,据说这样染出的指甲色泽晶莹,龙涎香遇热则香气洋溢,沁人心脾。”

周云初听的一愣一愣的,感觉自己像是个土包子,这汴京城勋贵之家,奢侈至极。

北珠贵,龙涎香也贵,有外商在汴京出售两钱龙涎香,要价三十万贯,有人出二十万贯,都不卖。

大食来的龙涎香,在广州市场价每两不下百贯,运到汴京价格又要翻几倍。

青木想到前阵子,阿姐晕倒的事情,眉头紧锁。

“阿姐,去年铺子利润三百万贯,都在我这里呢,今年春你又种了那么多果树,咱家人都不乱花钱,恐怕这辈子都用不完。阿姐,好好休息,拜托你去花点钱吧。”

周云初对于赚钱,很积极、有想法,但是对于花钱,她是真的不知道怎么花。

比如染指甲,她连指甲都不养,更别提染指甲了,妨碍她拿锄头。

“买园子种地,就是我的乐趣,你不用担心我啦,我会注意休息的。”周云初想起自己还有北珠。

“还有三万五千颗北珠,这次比以前的都大,明天送过来,这批北珠售卖得来的钱财,全部打成黄金首饰,就那种五两重的金饰,比如金缠钏、缠枝莲纹金梳。”

青木:“·····大北珠每颗哪怕按照最低一千贯,也有三千五百万贯,可以兑换成七十万个五两金饰。只是要等等,等勋贵或者宫里的金子流入市场,才能兑换。阿姐,你稍微让我缓一缓,富的太快,我头晕。”

周云初叹气:“这个钱,咱们是用不了的,只是过一下手。”买藏品送给狗大户,换路费。

青木一整个震惊,原来如此,只是过手,阿姐根本就用不了。

那等于阿姐这些年来,手上一直没钱用,这就很合理了。

青木递给周云初一张面额一万贯的库帖,“阿姐,每个月从铺子领零花钱好不好,去买你喜欢的东西。”

花果铺两万棵果树,春夏卖出去的鲜果有口皆碑。

香饮子铺子,更是一年四季行情好,没办法,汴京人干啥都喜欢买一杯饮子喝,周记用的原材料都是自己园子里产的,口感佳。

周云初望着他,周家人过的都很低调朴实,现在富了,从来没有骄奢淫逸过。

她自己抱着一个超大的金手指,可是为了凑路费,只要手里有点钱,都送给了狗大户,导致非常割裂的情况出现,她只是个过手的,口袋里没几个铜板。

“好,我拿去买衣衫鞋袜、首饰零嘴,今晚天黑后,我来接你们一起去清风楼用饭,再去瓦子听张山人说浑话,好不好?”

青木笑着点头,他知道阿姐从来不说,从宫里出来至今,一直在努力让他们过好日子,为他们做了很多打算,承诺过的话,逐一兑现。

·····

众人在清风楼用完饭,就早早去街南桑家瓦子占位置。

汴京老百姓早已习惯了,晚上没事就去瓦子听书、说浑话。

不同艺术品类的艺人,在瓦子里各自围成一个个小圈子,这些圈子或用栏杆,或用绳索,或用帷幕互相隔离开,就是“勾栏”,一个独立的演出场所。

勾栏容纳的几百乃至上千人,汴京大大小小的勾栏五十余座,每天都有几万人观看演出。

卖货药、卖卦、探搏、饮食,什么都有,成日混迹于此的浪荡子,大有人在。

江湖艺人,一般出身低微,略有文化,靠“说话”糊口。

像张山人这样出道了,以能编造诨话喝十七字幽默滑稽诗出名,成了名角,场场爆满,收入就会好很多。

民间对建立所谓“元祐奸党碑”一事很反感,碑中囊括很多颇有盛誉的正人君子,比如苏轼、苏辙、黄庭坚,张山人评论碑额上刻有“忠清粹德”四字。

周家人一起吃饭,今日无事,勾栏听书。

燕驰不放心勾栏里乌央乌央的人群,自己跟着来就算了,还带了二十个近卫,出门浩浩荡荡的。

哗的一下占了老大一块位置,引得周围人侧目。

周云初感觉别人那里都是老百姓携家带口的笑意融融,自己这附近却是燕驰的冻天冻地。

偏偏燕驰没有半点不好意思,大大咧咧的抓着周云初的手腕,恨不得把别人都赶走,自己包场。

前面的说书人讲完后,从鬼门道下去。

紧接着锣响三声,张山人出场,向众人拱手行礼,立即引来一阵欢呼,老粉丝对偶像的狂热。

身形削瘦,一双细眼儿,浓乱胡须,四十岁上下,脸露笑意环视众人,从腰间抽出一把团扇,轻摇两下,这才开口说道:

“各位看官,今儿个不说史书,不说奇事,咱们说轮回报应。不知各位听说没,汴京城发生了一件极其肮脏的事情。”张山人先抛个钩子,全场注意力都集中到他这里。

吃瓜群众纷纷猜测,肮脏的事?难不成又是汴京城朝中大臣家阴私丑事?这比宋夏战事、宋辽邦交都勾人。

汴京城就这么点大,皇宫周长不过五公里,巴掌大的地方,京城内外,朝野上下,人人都能说,人皆密探。

很快有群众不耐烦了,三三两两的铜板投进粗瓷碗里,“别兜圈子,快说吧。”

“前阵子,天未亮,开封府提辖收到一件奇怪的报案,城中一富户家中六旬老汉,被他的两个女使捅伤,奄奄一息。家主不在家中,在酒楼喝酒大醉未归,掌家的妾室看着被捅的公爹,当即报官,定要知府缉拿凶手,让杀人者偿命。”

“开封府连夜缉拿两个凶犯,各班衙役封锁城门,全城搜捕。询问妾室详情,却是一问三不知,支支吾吾,什么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提辖问她,房内传出惨叫,当时为何不入内察看,为何要等到房内没了声音,你才进去查看?”

是啊,众吃瓜群众觉得这提辖问的很有道理,正常人都是一听惨叫,就开门察看出了什么事。

有人插嘴道:“那妾室八成心里有鬼。”

张山人也不急,缓缓道:“那妾室说,老爷子平日里喜欢折腾人,屋内总是会发出一些奇怪的声音,不足为奇。”

“提辖明显觉得这自相矛盾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