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夫是我心头恨》
没几天,元正休假开始,各大衙门停办一切公务,家家户户筹备新年。
虞璎初怀孕,大夫交待近两个月就待在家中,出去一来不便,易有摔碰;二来春冬正是病邪时疫多发季节,当加倍小心,不宜去人群**处。
虞璎还想出去玩,但程**记得这话,不让她出去。
于是她百无聊赖待在家中,他也陪她待在家中。
直到整个新年过去,她也就回了趟娘家,和程**吵架才让他陪着去了趟佛光寺庙会,至于最热闹的上元节灯会,她想去,可程**死活不让。
他一遍遍劝说恐吓,说什么上元日定是人山人海,不比平常;皇上又要莅临承天门与民同乐,受百姓跪拜,人比往年更多;若有推搡踩踏,或是强盗**混在人群中,更是防不胜防;更何况他要陪同皇上登承天门,又不在她身边……
总之,这个险不能冒。
虞璎死活没能让他松口,最后一整日都鼓着腮帮没给他好脸色。
等到下午,他便要更衣进宫,先朝拜皇上,再与皇上一同登承天门。
入夜时,承天门下方已是人声鼎沸,这里有最辉煌的花灯,有即将燃放的烟花,官兵排成一排守在街道两旁,承天门上张灯结彩,站满宫中侍从,据说皇上马上将要亲临。
至戌时,二十四柄雉尾扇先出现在承天门楼上,随后一袭耀眼的明黄色迈步至楼上,身旁无数侍从与紫衣、绯衣官员,那明黄色人影凭栏而望,天空中同时闪耀起五彩烟花。
门楼下百姓纷纷跪拜,山呼“万岁”,门楼上圣上抬起手遥相而招,以示亲民。
百姓越发激动,阵阵欢呼。
就在此时,突有一阵狂风袭来,那风堪称十年难得一遇,吹得地上百姓睁不开眼,门楼上一名小太监几乎摔下来,场上一阵惊慌,侍从想将障扇移来前方,替皇上挡住狂风,却反被风吹落障扇,一柄代表天子威仪的障扇就这么掉落门楼,底下百姓唯恐被砸到,连忙躲闪,场面乱作一团。
与此同时,竟有串串灯笼被吹落,里面烛光烧着了灯笼纸,带着火舌的灯笼随风扑向人群、房屋,甚至门楼上的灯笼也吹下了,落到走廊上,于是底下百姓大呼小叫,纷纷逃窜,以致摔倒踩踏,顿时哭喊声连成一片,门楼上侍从与官员唯恐皇上受伤,连忙扶皇上躲入门楼中。
这时有人喊:“起火了!”
皇上回头看一眼,正好见到门楼上绑着的红绸被点燃,火光熊熊燃起,再想到刚才门楼下百姓拥挤踩踏的场景,只觉胸口一阵钝痛,眼前一黑,直直倒了下去。
待皇上身边人反应过来时,皇上已摔下了栏杆,
听说看这本书的人都是很幸运的,分享后你的运气会更棒
倒落在下层楼梯上。
顿时惊呼声成片承天门上场景比楼下还乱。
也就在此时那阵狂风就此入停息了。
虞璎没能去看灯看烟花在家烦闷不已偏生程**还迟迟不回让她更加生气正当她在家发脾气时院中传来消息说是灯会上出事了。
她忙让丫鬟去打听得知是今日放假出去赏玩的下人回来说的说承天门附近忽起大风吹落障扇又吹落灯笼许多百姓在惊慌中被踩踏受伤连承天门都着火了皇上不得已提前离开。
直到同样去了承天门的程梦得回来才告诉她狂风很快就息了受伤的百姓倒不多承天门也没烧起来但皇上好像出事了具体是什么事却也不知。
虞璎便想等程**回来就知道了。
谁知这一等竟是一夜。
她有皇后令牌可随时进宫只是这种时候她觉得贸然进宫不妥只好派人去宫门前守着看什么时候能得到消息。
程**在第二日下午才回来。
知他从昨晚到现在粒米未进虞璎便赶紧让他用饭他却坐在桌边一动不动到她催促他才缓声道:“皇上谕旨封赵王次子萧峻为太子即日起监国学习治国之道。”
虞璎吃了一惊:“为什么?怎么就封了太子?”
程**低声道:“皇上怕是将要龙驭宾天了。”
虞璎已经知道皇上在承天门上摔下了楼梯却没料到这么严重愣了半天才又连忙问:“那我长姐呢?”
程**摇头:“没作交待来不及皇上昨夜重伤后就在昏睡中直到今日下午才醒来只匆匆交待储君之事便再次昏迷我们这些人又等了一会儿才散去。”
按本朝旧例皇帝宾天没有子嗣的宫妃都须去崇和寺出家修行可长姐是皇后又没被废
但皇后与那萧峻没有母子名分赵王妃也在世萧峻会让先皇的皇后坐上太后之位么?
虞璎想来想去最后才问:“皇上的伤很严重么?再醒不过来了?万一他再清醒至少多交待几句。”
对于皇上来说一定愿意自己的发妻做太后吧而不是将一切交给侄子。
程**回道:“太医的意思也许就是这几天了。”
虞璎彻底没了话她还需要时间来接受这消息。
皇上宾天对程**或是对虞家都是重创。
程**为皇上一手提拔委以重任换了旁人也许就是另一套心腹朝臣;虞家则是十多年前就投注在皇上身上尽管因皇上意欲打压士族而使双方生了不少嫌隙但好歹还有皇后。
你身边有不少朋友还没看到本章呢,快去给他们剧透吧
真到新皇登基,虞家又后继无人,越发要败落了。
虞璎深吸几口气,看向他道:“算了,你先吃东西吧,真有什么消息传来,你又得守去宫里。”
一旦丧钟响起,朝臣都得进宫守丧,没有三日三夜是出不来的,这大冬天里,必然是又冷又饿。
程**点点头,纵使没有胃口,也强迫自己端起碗来。
他对皇上之变故既悲且痛,却又无可奈何。
他出身贫寒,于仕途上虽勤恳,却也全仗皇上赏识,他尚年轻就让他做了这御史中丞,又怎能不受非议,也是皇上将那些非议压下,执意提拔他。
他原想终其一生报君恩,没想到短短一年,皇上竟在元夕之夜出意外。
其实他当时就在皇上身后,大约能猜到是怎么回事。
皇上并非嫡长子,而是先皇第三子,当年成为储君也有许多明争暗斗,便有人说皇上得位不正。
皇上本就有**之志,要做圣明君王,加之有这些非议,便越发励精图治,要回之以四海升平之景,交上这帝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