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生不息》
第四十六章
上户口这件事,村子里的人在想办法了。
不想办法不行,警察这样一直来磨,一天说八百遍,谁都要烦躁。
村子里没有秘密,一部分人在为上户口焦虑,那另一部分热心肠的人就开始出主意了。
这种人群聚集的地方,总归会出现一些歪点子特别多的人。
“办法肯定是有,既能把超生的女娃都上户口,又能不给罚款,但不是我说你们,你们现在催起来才开始想办法,我们大多数办法都是要在生下来没多久就去做。”
“你们先说,这一次用不上,下一次也能用。”
“第一个娃儿就正常上户口就行,你们生第二个的时候,要是不符合政策,你们就放聪明一点嘛,看村子里有没有其他人在生第二个符合政策的孩子,自己村子没得,就去问别人村子,反正只要年纪挨着的,不超过三个月,你们就带鸡蛋,米啊,抱一个老母鸡,去跟人家说一下,问她们能不能把两个差不多大的娃儿放在一起上户口,上成双胞胎,户口上别人家里,这个又不妨事,又不让人养,到时候娃儿还是在自己家养,哪个不同意?”
一个村子里的人,只要没有大仇,这种事情都会同意,毕竟自己后面也会这样求人。
这事在村子里是真的行得通,毕竟村子这种小型社会靠的不是法律,而是人情,也不会存在户口上在人家家里,以后还分人家财产这种事情。
“哎哟,这你们怎么想到的啊?”听的人真的是听得直拍脑门,这么好的办法,怎么就没有想到。
“这个事情说起来还真的是好笑,当时这两家的婆婆在河坝里洗衣服,都在说这件事,一家愁娃儿户口上不了,一家愁家里揭不开锅了,张家那个常芳也在洗衣服,她起先闷着没说话,大家说完了以后,她突然说了一句,这还不简单,没有名额的,你们给人送点米,送个母鸡,然后两个孩子直接上成双胞胎,占用一个名额,反正你们又不在乎孩子户口在哪儿。”那个女娃也可怜,她是第一个孩子,怎么都能上户口,但她家里为了后面生儿子不花钱,死活不给她上户口。
“这个我们现在用不了了吧?”
“所以说也是你们自己不上心啊,这种事情最好在孩子怀着的时候就到处打听,娃儿生下来就赶紧去做,那就刚刚好,现在家里娃儿这么大了,就算是有差不多孩子大的人家愿意,大队上肯定也不傻,怎么上户口?”
“我们哪里知道后面还能催这么狠,你再打听打听,有没有其他办法?”
别说,还真有。
私下里,大家已经开始传其他的方法了。
——“有没有那种单身汉,自己没得娃儿,你们给他杀个鸡子鸭子,带点酒,拜个干耶,直接把户口上在人家名下。”
“这种不得行,我们村子里的那个单身汉是个麻麻赖赖的人,拜了这种干耶,到时候也跟着学怎么行。”
“我们村子还有一个办法,就是老李家的老三,当时生下来了,不符合条件,结果她们家说娃儿生下来就没了,大队肯定不好说什么了,两口子也去了城里,结果过了几年,就看到人家从城里带了一个几岁大的女娃儿回来,大家才知道,她们扯谎,这种谎,你一说,也没人怀疑。”这事的后续是,当时为了不上户口去了城里,结果在城里待了几年,长了见识,回来就一定要上户口。
可是大家也没有时间带孩子去城里躲躲,家里这么多田地牲畜,一天都离不得人。
不过,还是出去躲躲这个办法可以用上,但去其他村子没用,毕竟这几个警察是来来回回都在这几个村子。
“我看,不如让村子里几个大一些的娃儿带着小一些娃娃去山里躲一段时间,不要在村子里,等这个风口过去了再回来,我不信她们要追一辈子这件事,肯定两三个月就过去了。”到时候只要这几个警察不来了,娃儿们就又回来。
村子里的黑户不只是几岁的孩子,也有十来岁的孩子,本来还在睡觉,梦里全都是能够卖钱扒岩姜,结果就被父母叫了起来。
“这段时间你和你三妹不要在家里了。”
啊?做噩梦了?爸妈终于不要她们了?
“你们两个跟着你们四婶屋头的玉儿姐还有你们二表姐,还有村子里一些娃儿,你们一起去山里住一段时间。”
诶?诶?诶?
这些十来岁的孩子这段时间累得像陀螺,因为家里的活得帮忙干,不仅如此,她们还要抽时间出来去挖药材。
最开始她们割的艾草臭蒿卖出了钱,拿到了钱,每天的日子特别有奔头,天天就想着挖药材,想要挣钱,做梦,梦里都是艾草,都是扒岩姜,老虎姜……
可她们的时间也不全是自己的,每天又是割猪草,又是打柴的,哪有那么多时间给自己挣钱。
现在,她们父母说:“你们去山里躲一段时间,背上铺盖,住在山洞里面,你们也莫怕,一早一晚,我们会有大人上来给你们送饭。”
“先躲一下警察,晓不晓得?”
晓不晓得?
也就是说,不用割猪草,不用砍柴,连做饭都不用,一整天,都是她们自己的时间,她们可以去山里挖药材挣钱……一整天!
旁边,有户口的是家里的老大,立马说道:“不得行,我也要去,我要照看妹妹们!”
一整天,不用干家里的活,全在山里挖药材!她也要去!
“你不能去,屋头的活还要有人帮忙,而且你还要送饭给你妹妹们。”母亲说道。
气人。
于是,天还没有亮,这群半大的孩子就背着自己的铺盖,带了喝水的碗,和平时的生活用品,去了山里。
这边的山里有老虎姜,山顶的悬崖上全都是扒岩姜,之前大家就想要去弄,但时间不够,现在就是大把大把的时间了。
于是,当云松几个人来的时候,问到的就是孩子们不见了。
云松第一反应就是孩子们又被送去了亲戚家,但村子里的黑户齐刷刷地一起不见了,这就很奇怪。
三个人都开始着急了,实在是担心村子里的人对孩子们下手,好在孩子们也不是什么听话的。
对于这群去山里的娃来说,挣钱才是最重要的事情,而今天除了是警察上来,还有她们的老板常芳来收药材。
她们到山里挖的老虎姜,正好就可以卖给常芳。
常芳知道了,云松自然就知道了,她跟着一起去了山里,正好就遇到了这群孩子挖完了老虎姜,准备去悬崖边挖扒岩姜。
这边的悬崖不是那种裸露石块的峭壁,而是覆盖着一层绿油油的植物,这个植物就是中药材爬岩姜,这里的人叫的是扒岩姜。
孩子们理所当然地觉得自己能吊着绳子下去摘。
云松到的时候,她们已经兴致勃勃地到处砍藤条做绳子了。
云松看着这个悬崖,再看看这些孩子,她觉得自己心脏都快跳出来了。
“藤条……”佟锦也不知道说什么了。
常芳作为老板,她也吓到了,反正钱是挣不完的,她赶紧说道:“我这一次上来就是来跟你们说,镇上不收扒岩姜了。还好来得及时,要不然你们就白弄了。”
云松也缓了过来,赞扬地看了一眼常芳,对这些想要挣钱的孩子们说道:“也不用可惜,到时候还能想其他办法挣钱。”
她这段时间的重心都在这些孩子的父母身上,实在是疏忽了孩子们的情况。
不管怎样,都不能让她们待在山里。
于是,几个人又把孩子们送回去。
这一次回去,村子里的人意见就更大了,于是三个人又是接收了一大堆情绪垃圾。
下午,三个人还得走路回镇上,就是最苦最苦的训练生活都没有现在苦。
佟锦一回家,倒头就瘫在床上,面无表情地望着天花板,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怀疑。
对面床的唐朝从进寝室开始收拾,换鞋子,倒水,洗脸,最后把衣服裤子换成家里穿的衣服裤子。这才瘫在床上。
云松没有回寝室,她在隔壁的办公室,开始整理这段时间的资料信息。
“不能抓人,不能跟人争执,我们真的是世界上最憋屈的警察了……”佟锦忍不住感叹道。
“不对,云姐才是,云姐今天被人说她这么卖力,这一趟差事下来,肯定要挣几万块钱。”
云姐现在估计憋屈死了。
云姐不憋屈,她只是在看这些村子的情况。
通过谈话和观察,村民们对于男娃的渴求其实是来源于现有的社会制度下,生女儿吃亏这一套理论,中间还夹杂着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心理创伤。
这其实是很多人没有看到时代改变了。
她也注意到了村子里的人多少都会有些信命,每次跟人说,孩子有了户口,才能读书上学,才有机会去更好的地方发展。
大多数村民都是一句话怼回来:“我们这里的人,没有那个命。”
她想起了常芳对命数的执着。
云松开始翻看这些命数的书。
这里的人好像最信的是“袁天罡称骨”,可能是因为这个人是成都人,所以对同林镇影响很深。
这个称骨太复杂了,不方便传播。
她自己小时候还听过一个指纹相关的命数——
“ 一螺穷,二螺富,三螺四螺开当铺,五螺六螺会存钱,七螺八螺考状元,九螺十螺享清福。”
这个……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