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回到五零年代》

33. 第 33 章

第一节课教的就是通用字。

村里人不多,基本上能来的都来了,傍晚在晒谷场上支了一块小黑板,一个字一个字的教学。

第一个学的就是‘钟’字,金字旁,加上中正的中。

“这个字的寓意很好,可以组成钟表、钟一等词,还有人知道其他词的吗?”李莉莉声音很柔和,耐心引导。

“我知道,红中的中。”

“哈哈哈哈……”

众人一阵哄笑。

以前村里人闲了爱打麻将和叶子牌,这两年不允许玩那个了。

“红中的中和钟家岗的钟不是同一个,你看啊……”说着李莉莉拿起粉笔在黑板上一笔一划的写出两个字。

“钟家岗的钟,有偏旁,红中的中没有。”

“原来是这样。”

“那小李老师,你给讲讲,我们的名字该怎么写?”

村里有啥事,需要签字的,因为不识字,他们都是按手印。

还有个顺口溜“豆粒当工账本,看信满庄跑,生产老一套,书报无人望。”

随着识字的人越来越多,按手印就显得有点老土。

以前是没钱上学,现在有人给免费扫盲,占便宜的事,还有啥不满意的。

他们拿着孩子的作业纸,让李莉莉把他们的名字分别给写在纸上,回家后在地上用手指一笔一划的练习。

“嗬……我也能会写自己的名字。”

“俺也识字了!”

老楚家的孩子,楚天宝也被带到的课堂上。

那孩子虽然脑子不太好,但是上课的时候安静的很。

李莉莉讲课他就在下面玩手指,听不听的懂不知道,乖是很乖的。

楚琳琳不上学了,就像他的小跟班,弟弟走到哪里跟到哪里。

钟莹莹也很感慨,这孩子上辈子是没了的,也不知道强行留下他是对是错。

但是转念一想,自家爹娘现在都活得好好的,人定胜天,没有什么是不能改变的。

她细细的观察了一下,这孩子好像并不是完全傻的。

起码他知道自己吃饭,上厕所。

就是动作比别人慢个五六七八个拍,有点跟不上节奏。

细心调教一下,生活自理应该没问题。

村里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芦苇荡那边的地,又要种大豆了。

村里人都围着知青,问有没有能将大豆也自动播种的。

还真的有,且技术含量没有水下插秧那么高。

这次没用钟莹莹提醒,周岱就造出了播种机。

翻好的地,在细耕的时候,从耕地的螺旋桨处将豆种漏下去,避免了人工撒种的繁琐。

经此一战,知青们彻底稳定了在村里的地位。

钟新澄最近老往知青院跑。

这孩子要是想讨好谁,嘴甜的不得了,知青院的知青一个个都沦陷了。

胖嘟嘟、肉乎乎的小娃娃,扬起小脸,乖乖的喊:“哥哥、姐姐。”

还会帮人干活。

任谁都想捏捏他的小脸蛋,再给他的小裤兜里塞一把糖果。

他最黏的是周岱。

在他看来,周岱很厉害,做出了很多村里没有的东西,还会用锉刀做竹蜻蜓给他玩。

他也想跟着他学做这些有意思的东西。

他不喜欢读书,也不喜欢学习,但是动手组装东西,过家家那可太有意思了。

“哥哥,你怎么这么厉害,啥都会吖?”钟新澄一脸崇拜的望着周岱。

“哥哥在大学跟老师学的。”

“等你上学了,也要认真学习,认真学习才能考上大学。”周岱没有停下手中的活计,这都是附近几个村子委托他做的,不能买卖,他们就通过发奖金来给知青送钱。

另外四个人没有周岱的专业技能,只能帮着打下手,给递工具,清理垃圾,送水,帮忙依葫芦画瓢,组装比较简单的零件。

插秧机送上去之后,县里就给了很多之前要不来的金属零件。

他琢磨着用这些东西再造些别的东西出来。

乡下的生活实在是太苦了。

晚上天一黑就要睡觉,没有电灯,也没通电。

想找点光亮,只有天上的月亮,抑或是煤油灯和蜡烛。

钟家岗的生活要好过一点,大坝对面的黄家岗才是真的惨,每逢下大雨,雨水都能渗进屋子里去。

倘若是连绵不断的雨,那更是整村都要撤离。

年年如此,运气好了,地里的作物收上来,能有点收获,运气不好,那就是颗粒无收。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