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君归(重生)》
如今的萧元绰,与其说需要一些时间好好想想怎么布好明天的局,倒不如说给他点儿时间再考虑考虑,如何与他心中的那个人做个分割。
邓睿江的挑拨离间,让他再次心里失衡。
在一个已经不属于他的女人和生养他的母亲之间,他开始向后者倾斜。
可行至今时今日,他还是不甘心,沉吟片刻,想问那天晚上到底发生了什么,可又不知道怎么开口,百般纠结间,他终是选择了逃避,起身随小周王去了西次间的隔间。
进屋前,小周王压低声音道:“我们只管听,不能有声音,有些旧事虽已过去,但还是会留痕。”
这里特意布置了一番,能够清晰的听到隔间说的每一句话。
前边二人说了什么,他们已经错过,只听到宋娘子一直在低低的哭:“我猜这事儿定然是与我母亲有关,母亲临死前,我恰巧不在跟前,阿宁年纪小,不懂事儿,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还请老夫人实言相告。”
杨老夫人很是为难,眉头紧锁,“洛甄,我答应过你母亲,这件事帮她隐瞒一辈子,我不能食言。”
宋娘子跪了下来,“我求求您了。明渊寺的案子您也听说了,我们看到一张我母亲生前用过的方子,事情绝对没有这么简单。现在阿宁就剩下半条命在那儿熬着,这不是要我的命吗?”
“老夫人,您就告诉我吧,我母亲到底给您说了什么?”
见老夫人还是不肯松口,宋娘子无奈,将归宁如何被诓骗,又是何人所为,又为什么这么做,毫无保留地说了,“老夫人,我母亲是被人害死的,而且害死她的人,还想将我们母女一同打入地狱,您忍心吗?”
萧元绰静静地听着,说到昨晚之事,他额头上青筋直跳,双拳紧握。当然宋娘子没将小周王牵扯进来,只说骗归宁去了逍遥阁,被贵人救了出来。
这让萧元绰不由后怕,如果小周王没有将归宁带走,而是留在那里,以邓睿江的性子,会怎么对付她?他回来之后,看到的或许不再是活生生的人,而是一具被凌辱的尸体。
**
又是邓氏,又是邓家,真真是为难死了杨老夫人,她拉宋娘子起来,“起来吧,孩子。同虞生前最放不下三个人,一个是你,一个是宁儿,还有就是她的宝贝孙儿。”
“她让我保全这个秘密,全是为了青然。为了让那些旧事不影响青然的仕途。我猜她临死前可能猜到了邓氏要害她,可人之将死,为了青然,她不愿意拆穿。”
萧家刚刚牵扯到夺嫡之争,若再爆出谋害老太君的事,那就彻底完了。
这大概也是杨老夫人听到了明渊寺的风声之后,保持缄默的原因吧,毕竟这是生前好友临终前的托付。
“青然已经没了父亲,她不想让他再没有母亲。”
话锋一转,杨老夫人又道,“不过有心手背都是肉,她做这番安排着实委屈了你们母女,才让我对你们多加照拂。”
“也罢,若她在世,知道邓家如此不堪,应该也不会怨我。”
“你继兄前任弘文伯,不是染瘟疫死的,而是为了护住萧家戴罪自戕而亡。他参与了五皇子与七皇子之间的夺嫡之争,暗中支持七皇子。后七皇子事败,被先皇赶去离京师最远的广东就藩。”
“他的那些同党们,在新帝继位后也都得到了清算,唯有萧家躲过一劫,你猜是为何?”
宋娘子虽不懂党争与朝政,可也能隐隐猜到一些,“是不是我母亲和父亲的缘故?先皇一向看重我父亲。”
杨老夫人重重叹口气,“对!你母亲得知此事后,四处托人打点终于得以进宫去求先皇开恩,先皇看在你父亲的面子上,给了萧家第二次恩典,前提是萧家自己要把这事弄干净。”
“萧家卷入到夺嫡之争的只有你继兄一人,为了保住整个萧家,你母亲也是没有办法。”
“本是自戕谢罪,最后还以赈灾染病而亡得到厚葬,已是先帝格外的恩典了。自古至今,参与夺嫡的乱臣贼子,可从来没有这么好运的。萧家这是独一份了。”
“先皇有恩典,不代表新帝继位后不清算。你母亲明知萧家未来前途坎坷,还是坚持将自己最疼的外孙女嫁给青然,以安弘文伯的心,让他安心上路。”
“同虞临终说他们二人青梅竹马,感情甚笃。她相信即便未来这事儿被人翻腾出来,萧家因旧案被清算,二人也会携手度过难关,唯不放心邓家,请我多多看顾一下她的外孙女。”
“她要强了一辈子,邓氏的心思不可能没有察觉。不过到底是心疼儿子和孙儿,不愿意追究罢了。所以才再三叮嘱我,照顾好你们。”
“她以一己之力将这事儿扛下来,不声张,不宣扬,就是为了保住萧家清誉。但凡透出去半点儿风声,新帝要是想治萧家的罪,可太容易了。”
“弘文伯自戕后,是阁老亲自向先帝汇报的情况,所以我才知道。除了先帝,就是当今皇上都不知道当时发生的事情。”
“今日我对你说了,你万不可声张出去,否则就是阁老出面,也护不住萧家。若是追究起来,你是外嫁女,或许可免于惩罚,归宁和青然就被连累了。”
“我瞧青然不是一个拎不清的人,他知道该怎么做。”
杨老夫人重重一叹,“同虞总说自己不是一个有儿孙福的人,能亲眼看见自己最喜欢喜欢的孙子和最疼爱的外孙女喜结连理,共度一生,她这辈子,知足了。”
“操劳一生,她也乏了,想早点儿过去和自己的夫君和小儿子团聚,她应该走得很安详。”
宋娘子闻言,哭得哀痛欲绝,“是女儿不孝,没能在她老人面前好生侍奉。”想当初,她毅然决然搬出弘文伯府时,母亲心里该是很难过的吧。
可她又有什么办法?她也是宋家的媳妇儿呀!
杨老夫人一直在劝,“对过继的这个孩子,她虽严厉些,也还是感谢他这么多年的陪伴。对邓氏虽不喜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