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裙下臣》

45. 有心

季春三月,冰雪一消,就是浓浓的春意。

从建康往莅阳这一段路相距有七八百里,一路枝头挂绿,山花相迎,煞为意趣。

李蕴如本就是出来散心的,亦是想瞧瞧这晋朝的大好河山,故一行人也不着急,脚程极慢,仲春出来,到了季春三月,方不过到东邬县。

东邬县系属清河崔氏的地界,地方不大,不过几千人,占地却是不小,足有百多里,以耕地为主,丘陵次之。

因占据地理位置的优势,此处的农业和经济都相当不错,百姓安居乐业。

李蕴如记得,父皇在位之时,曾给东邬批过一道圣令文书,大意是嘉奖地方的岁贡,为众县之首。

“在前边东邬歇歇脚罢,住几日再赶路。”

过去她在宫中,常来往之地也不过上京周遭,未曾见过,今日路过,也算是一番缘分,自当留几日,感受一下这东邬的风土人情。

“是。”

几人对于她的话并没有其它异议,一行人车马在近日暮时分进了东邬。

县内里果然如她想象的一般热闹,两边商铺鳞次栉比,沿街叫卖的商贩不断,有卖糖葫芦的,有卖绢花的,还有卖各种木柴鲜鱼的……

多不胜数。

喧嚣声入耳不断,马车内本来还有些疲惫,昏昏欲睡的几人,这会儿都醒了神,纷纷探出脑袋去看。

舒云望着这一路经过的人或物发出感慨。

“好多人啊!公主,真瞧不出来,这东邬小小的,居然还挺好的。”

燕笙闻言吃东西的手停下,自然的接过她的话,回道:“东邬属于清河地界,这清河崔氏是我外祖家,乃世家豪族,先祖崔彦曾位列三公九卿,是百年积累,其对家族子弟教养也甚为严苛,到齐……”

她想说齐宣帝这一代之时,世家权力更是达到了顶峰。

不对,不是齐宣帝,是前朝的哀帝,人纵情享乐,不理朝政,世家权力在那会儿盛极一时,然也滋生不少问题,例如整个社会阶层变得两级分化极其严重,导致民生难以为继,流民暴乱不断,这才出现了似宣帝和现在尚武帝一行以锄头打出政权的人。

世家意识到这一点,汲取教训后,扶持齐宣帝登位,以做□□的选择。

宣帝出身民间,懂苍生之难,登位之后推行了不少的利民政令,如重开科举,归田于农,减免徭役赋税等,世家默许。

世家跟皇权在这一段时间,有过短暂的平衡。

只是宣帝的野心不仅于此,在一年又一年的天子行令获得实际掌权之后,开始动了削弱世家,甚至铲除世家的心思,先是收回当初哀帝给世家的部分兵权,后大动干戈的推行分田令,将世家拢在手里多年的田地一寸寸拆分出去,不仅如此,便是世家推起来的寺庙经卷,也被大肆的改革削弱。

最后逼得世家不得不再次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联合起来……

兄长曾经说过,顶层上边的人争权夺利,都是一场场的血洗,极为残酷血腥,很难说得清谁对谁超。

所以宣帝这般结局,意料之中,只是……人到底不能像那木偶一般全然无感情接受这一切。

她垂下眼眸,轻轻地攥紧自己的衣角,不好意思的向李蕴如道歉:“对不起嫂嫂,我说错话了。”

……

李蕴如听她提了一个“齐”字,大抵猜到是说到了她的父皇,他们身份对立,纵使有这一层浅薄的姑嫂关系,似也不能改变什么。

这不是燕笙的错。

她有口无心的,这个年纪这般,自是想到什么说什么的。

只是哪怕清楚这一点,李蕴如也无法坦然说一句“无妨”,她语气低落,抚了一下燕笙的脸,颇为无奈的说道:“阿笙,我知你是无心的,不过我并不是很想听到这些,所以如若可以,往后少提。”

世家的富贵,不仅上边沾着她凄苦的过去,更是沾着她父皇母后的血泪,哪怕他们说过,自己无悔,哪怕她清楚,这样的结果,是博弈失败后的必然,站在每个人的角度上来说,都算不得对错,可她终究不能遗忘。

“我知道了。”燕笙年纪不大,性子也活泼,却并非那没心没肺,不懂世故的人,听李蕴如这般说,便消了声。

这一遭叫气氛骤然冷场。

马车内安静下去,只剩下帘外喧嚣不断。

过去约莫半盏茶的功夫,还是燕笙先打破了僵局,指着外边一卖糖葫芦的问:“嫂嫂可要吃串糖葫芦,这东邬的糖葫芦,最是有名了,酸甜味道正好,不腻不甘。”

她并非头一遭来此处,幼时也曾随母亲回清河路过,在这里住过半日,不过那时这里还不是这般模样,萧条得紧,街上到处都是小偷乞丐,那吃不饱穿不暖的人比比皆是。

母亲不忍心,布了善堂,施了两日粥,那些人,个个称她为女菩萨。

可她说她不是女菩萨。

她做这些,不过是想让她跟兄长明白他们与这些人的差距罢。

底层人拼尽全力,亦无法触碰他们的脚尖,世家手指头漏出一点东西,能救他们的性命。

这就是他们跟这些人的区别。

他们可以在想的时候随意施舍一点,给这些人,叫他们感恩戴德,为自己所用,但断不可忘了自己的身份,同他们走得过近。

她告诉他们,自己现所拥有的一切都是家族给的,如若没有家族,他们也会成为那些跟恶狗抢食的乞儿之一。

所以不论将来如何,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当以家族利益为先,不可私欲过重。

啊!

这些教条一般的话犹如一把悬在她头顶的刀!

太过难受压抑了!

所以……她跑了。

“好。”

李蕴如清楚她是为了缓和一下气氛,自己方才也有不适当之处,何况这东西她确实爱吃,便接了这话茬,答应下来。

几人下了马车,叫停卖糖葫芦的小贩,拿了约莫十来串。

红艳艳又裹满糖浆的鲜果直刺激得人味觉起来。

这东西她是喜欢的。

不过幼时没这条件,一串糖葫芦要三文钱,阿姐要给那隔壁阿婆洗一个多时辰的衣衫,才能拿一文钱,要上山挖好久的山参,才能拿十文钱。<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