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要红[重生]》
小配角?
李知微听到这三个字时,心猛地一缩,呼吸都跟着停滞。
作为群演,她这一个多月连日来在片场跑龙套的不过是背景板,连句清晰台词都难有,如今她竟有演小配角的机会?
前世她跑了六年龙套,才得到一个演小配角的机会,今生……居然只用了一个多月!
张导从兜里掏出手机来边翻聊天记录,边回忆道,“这角色啊,我记得是个苏绣传承人,故事挺有层次的。”
非遗苏绣传承人!
这几个字一出,李知微原本因震惊而停滞的呼吸骤然一紧,瞳孔倏地睁大,眼底瞬间“腾”地燃起两簇明亮小火苗,眼底盈满渴望。
张导继续说着角色脉络,“这姑娘一开始不想学苏绣的,不情愿地跟着奶奶学了些年,刚摸到门道呢,奶奶突然倒下了。”
“老手艺没人接啊,她只能咬着牙顶上,可现代社会诱惑多,外头的世界花花绿绿,这担子沉得很……”
李知微的身子渐渐前倾,眼神死死盯着张导上下开合的嘴唇,每个字都像石子投进心湖。
非遗、亲情、传承与现实的撕扯,这哪是角色,分明是一团等着她用演技点燃的火。
“后来呢?”
她脱口而出,才惊觉自己的失礼,耳尖发烫。
张导笑了笑,接着道,“后来啊,她带着苏绣去赶市集,人家看不上老花样,她急得掉眼泪,可转身又把奶奶留下的绣样仔仔细细包好……”
李知微的指甲狠狠掐进掌心,喉头发紧,心跳快得几乎要蹦出嗓子眼。
既有传统文化的厚重,又有与现实碰撞的鲜活张力。
这哪是什么小配色?
分明是她红的绝佳跳板!
非遗苏绣传承人,多好的噱头——既有传统文化的厚重感博好感,又有现实碰撞的话题性引争议,演好了妥妥上热搜,后续资源还不滚滚而来?
张导摇着头目露感慨笑道,“我这朋友要求高,我也只能给你提供个试镜的机会,但我相信,你要是拿出演医女的劲头,准能拿下!”
这个配角虽然戏份不重,但却是以他老友奶奶的生平为原型打造,承载着特殊的意义。
也正因为这样,老友对选角一事才格外较真,半点不愿将就,生怕稍有不慎便玷污了这份凝结着岁月与情感的传承,所以才始终未找到契合之人。
导演推荐李知微,正是因为看到了这姑娘为磨角色肯下死功夫,拼劲十足,符合老友的择人标准。
不过他心里也明白,自己不过是递出一块敲门砖,最终能不能在试镜中脱颖而出,还得看李知微自身的本事。
毕竟,那份对传统技艺传承的敬畏不容轻慢,老友的“不愿将就”四个字,始终是横亘在选角之路上的尺,丈量着每个候选者的诚意与决心。
导演的话像一把火,让李知微心底对“红”的炽烈渴望的火骤然旺盛。
前世跑龙套五年她才捞到个小配角,今生这样的机会,她绝不能错过!
李知微挺直脊背,眼神如炬般灼灼发亮,双手不自觉地攥成拳头,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张导,您给的这机会已经是天大的情分,我记在心里。苏绣的资料我马上查,把这传承人的里里外外都摸透。”
“试镜时必定拿出百分之一百二的劲儿,绝不让您看走眼,更不会糟践了这角色背后的意义!”
前世那些到处跑龙套被人无视的三千多个日夜,那些连温饱都难维持的苦日子,不被所有人看好被嘲笑打击的时刻,此时都化作对拿下这个角色的疯狂渴望。
非遗传承人的担子?
呵,戏里戏外都是她摆脱底层、跻身名利场的捷径。
她的手紧紧攥着,指尖发白,不是紧张,是兴奋,因为这是她通往爆火之路的门票!
那些无人问津的几千个日夜,此时都化作了眼里的火。
非遗传承人的担子,戏里戏外竟和此刻的她有了奇妙的重叠。
看着李知微眼底燃烧的渴望与那股子不容置疑的狠劲,张导满意地笑了,眸中满是赞许,点头道,“成,我就喜欢你这股子拼劲儿。”
“试镜在五天后,回去把苏绣的门道好好钻研钻研,别慌,沉住气准备。”
说罢,张导又从兜里掏出张便签写下地址,“这是试镜地点,到时候直接去,拿出你方才说话的笃定,别露怯。”
李知微双手接过便签,手指发颤,却把地址盯得极牢,像是要将每个字都刻进脑海里。
她重重点头,声音里透着不容置疑的笃定,“张导,您放心!”
…
补拍完张导觉得不太满意的几个镜头,结完五百块片酬,从片场离开时天已经黑了,但李知微却怀揣着上蹿下跳的心,直奔网吧。
她开了台机子坐下,快速地打开电脑,手指在键盘上飞速敲击“苏绣传承”“苏绣历史”“苏绣技法”……
一个个关键词输入,屏幕蓝光映着她专注的脸,那眼神仿佛要从资料里挖出苏绣的每一寸灵魂。
但李知盯着电脑屏幕的时间越久,眼神就越发焦躁。
网页上关于苏绣的资料密密麻麻,针法图解和历史介绍翻来覆去,但却总像蒙着层雾,模模糊糊不真切。
这些文字讲得再详细,终究是纸上谈兵,隔着屏幕触不到苏绣的魂。
她急得手指发颤,不小心碰了下鼠标,页面跳转,一行“苏州—车票时间”赫然映入眼帘。
刹那间,她想起了苏州绣坊。
那是苏绣的正统根基,多少代绣娘在青瓦白墙下执针,将细密针法与文化底蕴融入每一缕丝线。
网上的资料再花哨,哪及绣坊里老匠人亲手教的一招一式?
那儿的每块绣绷,每根绣针都浸着传承的灵气,这才是真正能让角色活起来的源头!
去苏州!
她猛地站起,主意瞬间定下。
理论再全,不如实地摸一摸绣布,看一眼绣娘飞针走线。
顾不上夜已深,她匆匆冲回群租房,在杂乱的床铺底下翻出身份证,又直奔车站。
坐上大巴时,车内灯光昏暗,车窗外的城市在夜色中飞速后退。
她攥着身份证,望着前方,心跳如鼓。
来回大巴车费五百五,苏州物价高,找便宜小旅社住宿五天,得控制在两百内,这两项就去了七百,剩下三百得应付吃饭和其他的开支。
摸着包里那一千块,她喉头发紧,这点钱紧巴巴,却是她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