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女穿男之古代科举日常》

14. 蒜薹

猪油清汤面,汤上面装扮了绿绿的青菜,一旁碟子里是俩煎蛋。

吴红英弄了个空碗,从大碗里夹过来吹吹喂娃。

范云好说歹说,撒娇才让能自己吃。

大人叮嘱慢点吃,不要烫到,也别弄衣服上,就一层衣服,烫到身上可了不得,直接起泡还会好几天不好。

但等看着能自己吃,又直接夸小萝卜真厉害。

在家里夸这些乳名,才不会出去喊。

他们也看出来了,这孩子机灵懂事聪明,要脸。

而且他们也不想让别人听见,这是属于他们自家人的称呼。

大人吃饭秃噜快,范云是最后一名,见大人们还是坐着一起等他,就没着急的心态。

等剩下一个煎蛋吃不完,范三郎直接把煎蛋盘放英姐面前,看着媳妇吃了。

家里第一是云云,第二是媳妇,地位明显。

吃完早饭,问娃是想出去玩,还是在家里。

要是在家里,红英就陪着娃,其他三个下地,要是愿意去地里,那就一家子都去。

他们没尊重孩子的想法,就是想孩子喜欢啥干啥,却真切的让范云感受到了自主的权利。

他声音很大,“我想跟你们一起去。”

既然如此,那就这么定了。

碗筷刷出来,桌子抹干净。

范三郎洗干净手把床铺收拾的平整,被子抱出来在院子里晒上,再扫干净儿子房间。

院子里两根粗绳子,太阳光很好,一边晒被子,另一边晒洗完的衣服,左看右看,满意的转身。

干完活,家里都干净,收拾的利索,看着就高兴。

这空当,进茅厕解决完私事的范云,因太臭憋着鼻子,出来大口喘气。

或许是因为他来,坑边专门制作了两个横木杆,更多安全感。

用皂角洗了两遍手,凑鼻子边闻闻,清淡的气味,这下舒服了。

那边吴母和闺女已收拾完好吃的,好喝的,放篮子里挎着,还带了个擦汗的方布。

一切收拾妥当,吴红英直接走儿子身边,掐住咯吱窝就抱到了怀里。

“小小云,出门了,走。”

吴母最后锁上门,一家人往地里去。

路上还说着,回来得专门得给娃制作个小草帽。

家里大草帽每个都有,此时范三郎的戴在娃头上。

只要不晒着脸、头、脖子,胳膊的,将就将就吧,但是也不能每次这样。

听到这话,范云开口:“姥姥,你找谁给我做啊?”

老陈氏笑道:“不用找,去地里跟你舅妈说声就行,你舅妈就会编,她啥都会呢,竹筐、竹篮、草帽,她都会。”

范云双眼一亮,夸舅妈好厉害。

童言童语,老陈氏对娃乐呵,嘴上却哼了声,“厉害啥,长的不好看,个头一般,脸上都是黑点,除了手巧会编个东西,没拿得出手的。”

吴红英护着娃的耳朵,“娘,你这可别当着孩子面说这个,我哥跟我嫂子都成婚这些年了,你咋还看不上。”

老陈氏撇撇嘴,看着小萝卜瞅着自己,不再说。

略过这话题,说起旁的话逗娃高兴。

可是范云心里更好奇了,仪式那天舅妈跟舅舅在一起,他见过一面,笑的很和气的一人啊,为何姥姥这么样呢。

在他面前,爹娘、姥姥姥爷都是疼他的好脾气模样,此刻意识到,是人就好几面,对不同的人不同的态度。

原来姥姥也会讨厌、看不上儿媳啊,起了好奇心。

这被勾着,心想抽空一定问问。

*

田地里,小麦抽穗长粒中,土地有些干的微微裂口。

每片田地里都有人忙碌,打完招呼问吃了吗,点头说吃了,挥手走过。

到了自家地,明显的情况轻,想来是姥爷很早起浇灌的成果。

拔草、垄旁锄锄松散土,要不然闷得慌,小麦根吸收不到营养和水,就会瘪穗。

大人忙碌,吴红英看着娃在地头上,树底下玩耍。

扒土玩泥巴,越往下扒越带着湿润,可以捏成各种形状,捏了乌龟,馒头,大圆饼,还捏了个圆球。

几个圆球捏完,兴致勃勃玩起了弹弹珠的游戏。

瞧着玩的这么高兴,吴红英拿出布给擦汗,又把水喂嘴边让喝。

成片的地一眼能看老远,吴家的地良田都在这片,足足八亩。

儿子一成婚,老两口就直接找族长和里长把田地分了。

儿子和女儿各一半,各管各的,收成、交税亦是。

省很多事,村里但凡发生一起兄弟争抢家产、或为了一点蝇头小利闹翻天的时候,老两口都越发觉的他们这决定好。

属于闺女的地,他们给帮衬,再加上三郎家里人也会来帮忙。

两家你来帮我,我去帮你,每年收成都比旁人家轻松。

这边范云喝完水,转着眼神看看那边忙活的姥姥他们,去给送上水碗让喝水。

这喝的可比家里的水甜多了,手上都是泥土,嘴上夸赞完,又赶紧让回地头上,晒。

相邻田地的人们看着都笑,这娃可真逗。

“老吴家的,你家这小云可真是机灵,不像我家一点眼力见没有,往后多让跟我家的臭小子玩玩。”

“对对,可不是,这娃一看就有出息。”

村里人嘛,大人带娃出来,那肯定是往娃身上夸,就等于全家人都夸了,都这么客套。

老两口喜的不行,高声答应。

笑声重叠,回荡绿野。

地头上,吴红英抱着娃坐下,开始指着说旁边是谁家,娃有几个,优缺点都说个干净。

哪怕爹娘口头上答应,还得看娃想不想跟一起玩。

某家大人小孩都无赖,有病似的,那可不兴一起玩。

吴红英说完,就见娃点点头说知道了。

范云:“那娘,我能问问姥姥为啥不喜欢舅妈吗?”

吴红英:“这大人的事,我跟你说了你不能在你姥姥面前说,各家都有糊涂账。”

范云立马站直身子,“娘,我保证,你给我说说呗。”

吴红英搂着娃,低声:“那可说的多了,当初找媒婆介绍,可是好几个要模样有模样,要个有个的好女子,其中你舅妈一点不显眼。”

范云可不信只是因为这个,接着听下去。

吴红英:“偏你舅舅相中了,你姥姥咋办,只得捏着鼻子认了,其实除了你姥姥看不中的,你舅妈性子可以,又能干,给你舅舅生了一双儿女,你姥姥也照顾坐月子,面上能做的没含糊。”

“就是你舅妈娘家太不是人了,当初我们粮食、布料、肉酒那么多去上门呢,还包了六两银子,结果成婚时候,就带来个箱子。”

范云:“那一箱子东西也不错了。”

吴红英轻笑,“傻小子,全村人都闹着让打开,看看陪嫁是啥,结果竟是空箱子,想不到吧。”

范云傻了眼,不是,大喜的日子,那么热闹的场合,他现在都能想出来那尴尬的场景。

吴红英叹口气,“哪怕是现在,这事都没过去,当初爹娘和哥哥可差点被气晕过去,幸好那天媒婆和亲戚们给粉饰过去,才没让大婚之日闹起来成笑话。”

范云眨巴眼,心情复杂,怪不说过不去呢,这一想起来就是社死场面,怪不得姥姥和姥爷不喜舅妈。

舅妈的娘家咋就这样呢,好歹陪送两床被子、两身衣服放里面啊。

不光是舅舅家的面子,连闺女的面子都不顾,想啥啊。

吴红英冷笑一声,“这还是只是成婚时候,后来你舅妈怀孕、生孩子,张家从来都是空手来,除了满月那天扯了两尺布,是啥啥没见过。”

谁家闺女生了孩子,娘家不送上篮子鸡蛋,一只母鸡、一包红糖的给补补身子。

那几年吴红英也是瞧不上,看不起。

只是慢慢的接触下来,又实在讨厌不起来,看在侄儿侄女份上,面上能跟嫂子说两句话。

但主动去,那没有的事。

实在有事找,门口喊哥出来跟说就是。

听完了这官司,范云属实是吃瓜吃撑了,老半天脑子才转动。

他扬起小脸问:“娘,舅妈家里很穷吗?”

吴红英摇头:“不穷,咱家条件可以,哪怕去县城买个人也就五两银子,媒婆怎么会说不好的,你舅妈上面俩哥哥,那钱保准昧下都给俩儿子花了。”

范云哦一声,怪不得,不舍得给女儿花,都用在儿子身上。

对舅妈娘家,打了个大大的叉号。

长了见识,小手给娘拍拍胸口,“娘,别气,人家是人家,别影响咱自个,你开心身体才会更健康。”

吴红英一怔,看着怀里哄自己的娃,哈哈大笑,“不气,咱才犯不上跟那样的人生气。”

娃这么贴心,哪舍得为旁人费心思,全部心思都用在娃身上,她还嫌不够呢。

刚才说的时候是真气的慌,现在说完了,看着娃看着远方的爹娘,心情好着呢。

*

小麦田松完土,一家人走向另一片田。

除了种小麦的良田,还有种了蒜和茄子等蔬菜和瓜类的差田。

六亩差田,一家三亩。

这里靠河水远,没有灌溉,土壤也有点沙类。

虽然都知道每年都种,土壤都会慢慢变差,可是每年赋税,填饱肚子更重要。

范云看在眼里,回看四周,这还是平原呢。

若是多山多丘陵的,那岂不是常年吃不饱肚子。

柴是第一位,到处都砍树,水土流失,土地化沙,怪不得“兴修水利”在课本上都是大功绩。

没有树木花草,哪来的抓地力。

开口想说种树,大人说没在这看着的,总有砍的,留不住。

范云收回不切实际的想法,是呀,又不能日夜守着,没人看着,柴火劈了烧了,谁能认出来。

田埂处蒲公英,狗尾巴草,苍耳子,随处可见。

走过去,裤腿就多了沾着的毛毛或带刺的小球。

什么时候发现了,大人弯腰摘掉随手一扔,可是这传播的目的就达到了,再过些日子,会重新长出来丛丛植物。

或是鸟儿吃着,飞往很远的地方,粪便落地上,开始生根发芽。

唯有树木,得挖坑栽种,几十年长成笔直的大树,遮阴当栋梁。

摘了朵蒲公英一吹,毛绒绒的圆球,化成一把把白色的小伞阳光下飞舞,如雪花般消失在目光中,最后留下黄色的花蕊。

大人们站前方等着他,蹦跳着扑到怀里,一家人接着向前走去。

菜地里弄完藤蔓,捏死好些蚜虫,再掐掉密的小花,头部争营养,接下来的长不大,尽早掐掉,下面一茬茬的才能长好。

比如西瓜,必须得把第一个开花长的掐掉。

菜地西瓜地看完,就是蒜地。

把头脸头巾蒙好,窄长的叶子划人。

拔了几根蒜薹,看看过几天得全部堤(di)了。

范云看着眼睛一亮,他没干过这活啊,连忙举着手说他也要摘,要试试。

老陈氏阻止,“那可不行,划你的小手呢。”

范三郎也点头,“对,等你再大大的,现在还不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