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有潇月》
送走姐姐,林潇月回房间换了衣服,休息了片刻,忆棉进来,将下午积攒的消息一一回禀。
“门房说,钰瑶姑娘来过,得知您不在就走了。”
“祠堂里的刘嬷嬷送来一些供果,我看过了,都是捡着上好的送来的。刘嬷嬷说这些是受过祖宗香火的,佑护后人,吃了对身体好,也有消灾消难的寓意。还说,秋水姐姐走前拜托过她,说她年长经事多,多照拂二小姐。刘嬷嬷很善谈,一个劲地夸您,夸秋水姐姐,连带着我也夸,说咱们全家都心善......总之,刘嬷嬷很爱说,但看起来是个慈祥的,又热心。”
潇月探头看了看,果然,青团、春卷、条头糕、薄荷糕一看就是早上刚做的,还有樱桃、桑葚、蜜渍金桔、糖渍杨梅胚,另一边放着嫩笋、春韭、荠菜、豆腐、河虾、居然还有螺蛳。
潇月看得眼睛一亮,“有螺蛳了呀,如今节气还早,估摸全府也就这么多,晚上红烧吧,忆棉你会不会做?再来一碟醉河虾。”
忆棉笑着点点头,“放心吧小姐,交给我。”
“今晚这些吃的谁也不给送了,关上门咱自己吃。”潇月边说边伸手去拿薄荷糕,却被忆棉一转身躲过了。
“小姐要饿了先吃咱桌子上的点心,这些我先尝尝,待会儿没问题了再拿给小姐吃。”好像生怕潇月要来抢似的,忆棉拎着食盒和篮子就出去了。
潇月看着忆棉匆匆的背影,无奈地笑了笑。
关心则乱,若下的毒是慢性的,如何能防?不要小看了母亲对下人的约束和管理能力,尤其是供于祠堂里的供品,基本都出自自家庄园,多少年都没出过乱子。
刘嬷嬷亲自送来,更不会动手脚。刘嬷嬷每日守着祠堂,却不知内里的真相。祠堂里仅有的牌位全都空无一字,故而全都蒙了红布。因为父亲根本不知自己父母是谁,只因相信人在做天在看,又念佛说父母恩重难报,所以还是立了祠堂,恭敬叩拜。
苏州的祠堂有内室,里面放着潇月外祖父外祖母的牌位,叩拜只时尚有个冥冥中对话之魂灵。但这次来杭州来得匆忙,外祖父外祖母的牌位未动,只留好了看护的家丁。
所以,杭州这座祠堂,自他们全家搬来后,竟然没有去过。或许仍当那里是空的,只是府里的一个符号,一个似有来处的象征。
倒是不知情的刘嬷嬷,尽职尽责,每天换供品,从无一丝懈怠。
还信祖宗有灵,护佑子孙。
林潇月无语,祖宗带给她的是一团乱,她只有靠自己。
刚才忆棉提到秋水,两人都平淡了很多,一带而过。时光到底是无情的,它能淡去深情,但愿也能治愈创伤。
如果秋水还在,是不是一切就都不会发生?潇月忍不住想。
她轻轻地摇了摇头,不会,有没有秋水的事,该发生的仍会发生。
她没有告诉忆棉她已是百毒不侵,由着忆棉去吧,学着多些防备总是好的。
只希望这段纷乱的时间能短一些,再短一些。
她愿为此拼尽全力,殚精竭虑。
没过一会儿,忆棉又进来了。
“小姐,离烟姑娘让晚儿过来说她中午唱堂会,有意在贵人们面前听了听,没有听到关于您的话。”
“雁南姑娘差人送了些茶叶,说小姐您带了那么多礼物过去,算是她替司白先生答谢您。茶叶都是司白先生江南各地朋友送来的新茶,匀一些给小姐,她说茶叶名气不算大,但都是农家自己采自己制的,胜在一个野趣,市面上买不到。”
“还有,陆公子今天没送东西,只让宝音捎了口信,让您万事以身体为重,莫要太过辛苦,有什么需要尽管说,他随时都候着。”
潇月心头一阵阵暖意,只身斗智,凭的是一腔孤勇,这些陌路相逢,进而相知相惜的人,像一盏盏灯,点亮她脚下的山水一程程,让她觉得人心向暖,点滴可盼。也更加让她坚定了信心,勇猛刚正,一往无前,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去守护想守护的人。
********
这几天陆北辰精神头十足,却颇有些满腔热情无处挥洒的无奈感。
那天,他和林潇月毫不避讳世俗,亦不顾忌场合,只以心为本真,以情为牵引,奔赴的念头到了那一步,便认定是缘分最好的安排,两心相望,两情相系,就这么约定了一生一世。
回去后又想起那个场面,陆北辰还心跳如擂,六感皆盲,恍如大梦一场。
世间怎会有这样的女子呢?一身骄傲,却又柔情百转,清瘦如莲,却又一身亮烈。这般不同于俗的奇女子,同他托付了一生,这是多大的机缘。
那一晚,陆北辰彻夜难免,毕竟林潇月的那番话来得太过突然,他害怕自己是被情绪裹挟,所以冷静下来不得不仔细地想一想,是否真的可以与她携手,朝暮同往,春秋共度,和她同撑一个家,生儿育女,白首不离,给她一世安然与幸福,让她不悔不怨。
他
想得辗转反侧,双颊发烫,他愿意他愿意他愿意。
之所以心里不安,是因为他怕林潇月是一时冲动,草率之下做的决定。
他怕她后悔,还怕她后悔了又不好意思反悔。
他不想让林潇月有任何委屈。
想了这么多,他更加确定,年少慕艾,他心里早已留下了林潇月的影子,之前不自知,此时无比清晰。
月儿,月儿,黑暗中,他轻轻叫着她的名字,那么小心翼翼,像捧在心尖上的一片细蕊,充满无限怜惜。
更鼓三响,夜已深沉。陆北辰起身,把那个一直深藏的玉坠取了出来,就着烛火,他又一次细细摩挲和查看。
玉坠微凉,泛着沉静的幽光,在他的掌中,似开启回忆的钥匙,把那段无可挽回的记忆,再一次清晰地闪现。
他执意留在杭州,就是因为当年的事,他要寻当年的人,把玉坠还给她。
他在春意楼留下笑柄,就是为了让春意楼的每一个人都知道他在找一个十五岁的姑娘,可结果一无所获,全无半点线索。
他将她放在了春意楼,每思及此,他就悔不当初,心口处旧伤被揭起,泛出不敢大口呼吸的疼痛。此时他已知这个地方对一个女子而言意味着什么,好在徐妈妈肯定地说春意楼不会养婴儿,从未捡过什么孩子。
那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