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诡秘武林:侠客挥犀录》

第二百二十章 只今怀树更怀人

悉檀寺的竹林精舍自从平西王府入住,就成了一处生人勿近的所在,昼夜都有甲兵护卫。期间无数狂蜂浪蝶般的登徒子难免四处窥探,但平西王府无孔不入的防卫和毫不留情的手段,足以给这些人足够的教训。

因此不论外界再如何沸腾喧嚣,即便有大量意图不明的人,一窝蜂似地混入悉檀禅寺,如今的竹林精舍也永远是一派鸟语虫鸣、波澜不惊的景象。

平西王府之人都知道,这位明满天下且备受吴三桂宠爱的王妃,素来喜好安静,平日里除了与贴身侍女交谈,就再不曾与外界有过多的联系,使得这位孑然一身的受宠王妃,宛如一尊姝好的白瓷观音像。

而本该是最为躁动的武林人士,对于这位声名远扬的平西王妃却是敬而远之。只因平西王府卧虎藏龙的无数高手里,武功最高之人莫过于百胜刀王胡逸之,胡逸之又对陈圆圆百般维护,平日但凡有人敢对陈圆圆多嘴多舌一句,就会被他毫不留情地打断腿。

就连器宇不凡、痴心一片的百胜刀王,入府十年都未能令陈圆圆假以辞色,其他人等既没有吴三桂的权势、又没有胡逸之的武功,更没有那些苦心孤诣想要博得关注的公子贵人通天能耐,久而久之自然就彻底**心。

空阔的山边院子里莺雀闲啼,雅筑间熏香不断升腾、鸟鸟缠绕,凭窗看去有一名绝色佳人,正面容冷俏地以娟秀小楷临纸书写,红袖招邀间宛如身临缥缈仙境。

“夫人,你说昨晚出现这个江流儿,到底是什么人?”

半张脸上狰狞可怖的侍女正在一旁磨墨,此时两人似无规矩地闲谈着,只由清风徐来又缓缓拂过,不带一丝烟火气。

“他说是靖南王府的,那便是靖南王府的人。”

陈圆圆冷冷清清地说着,偶尔瞥过院中的小轿。她就这样占据了画面中最唯美的部分,也让人无法看见屋里的状况。

“可奴婢总觉得没那么简单。昨夜的一衲轩里,他虽处处与妙宝法王作对逞能,可话外的意图似乎还是冲着平西王府来的。”

“何出此言?”

“是这样的夫人,八仙剑客徐崇真已经私下辨认过了,这位江流儿就是他们师兄弟在山下遇见的使刀高手。既然上次这个江流儿,能无视平西王府的名号抢走古书手稿,这次就未必不敢再来一次横刀相向。”

“嗯。王府派出的高手这么多,无人能拿下他吗?”

“平西王府招徕的武林人士看着人多,可拿得上台面的一只手都数得过来。如今四大高手

里黄粱与简福不知如何魔怔了只顾着在悉檀寺里围着老和尚打转找寻什么‘龟鹤二仙’的机缘徐崇真两师兄弟说话也期期艾艾不辨真假只剩个贺刀王还算忠心。”

“那便让贺刀王去。”

“这可难了。贺刀王前次被人以指力重伤如今就算想要出手也力有未逮。若按照八仙剑客徐崇真所说真想拿下这个江流儿除非让平西王府带来的人马一拥而上否则未必能奈何此人。”

陈圆圆缓缓停笔似乎被这一连串突如其来的问题搅扰了心绪先杏目流眄后微微颦眉将兔毫轻晾在了笔架上。

“黄粱、简福也算是在用心打探直言几名老僧的武功已荡然无存然而对于这件事当初我本就不赞同下蛊。”

她婷婷鸟鸟地直起身来背靠在软垫坐榻上“你们当初暗中猜测这个用刀高手已经下山故而全力对付悉檀寺里的隐居高手。先前下毒手段不光彩如今对方为师门长辈们出头这等恩怨如何能轻易化解?”

半张脸毁容的婢女欲言又止但她前后的猜测也**不离十只以为江闻如今再次出现是为了给六个“**散功”的老和尚报仇——自己下的毒自己了解本以为自己已经解决了悉檀禅寺最难处理的人物却没想到又惹出了个小的。

世事阴差阳错往往又殊途同归她们在这里推演猜测也绝对想不到江闻在意的人是真正中蛊的骆霜儿另外几个老和尚本来就没有武功但不管原因几何招致的结果却是一样的正如她们所猜那样

“夫人事已至此也没有办法平西王府已经在鸡足山上投入了那么多的人力总不能空手而回吧。本月光是徐崇真带去的十几号好手就不明不白地在鸡足山阴折损殆尽只剩他们两人安然无事难道山上真如山民所说有尸鬼**僵出没?”

陈圆圆合上面前的书卷皱眉看向窗外时修颈柳腰一览无余眼中却满是复杂的神色。

“鸡足山阴有无数荒寺废舍都是在宋元之间一夕泯灭。传闻那些死去多时的老僧尸体枕藉乃至于来不及焚化便匆匆入葬更不时从舍利塔中走出乞人手足耳目脑髓直到奇僧静闻和尚以舌尖鲜**就《法华经》才**住这些异状。先前贸贸然地派人深入恐怕也是祸非福。”

若不是平西王府传来的各类消息侍女也不愿相信鸡足山这样的天开佛国会隐藏着这么多难以捉摸的怪事。

侍女看向陈圆圆手边的

古书那是一本全凭手抄的来历不明书籍由于转手过多而字迹漫灭、线绳散脱。

这本题为《南诏野史佚书》的奇书明明假托前明名士升庵先生杨慎所作可记载内容却绵延起伏至万历年间显然牛头不对马嘴导致无法遮掩偏偏陈圆圆到手之后却日夜翻看乃至于爱不释手地分别誊抄钻研其中已经分辨不清的内容。

世人都以为平日里深居简出的平西王妃此次主动请缨出行是为了帮平西王吴三桂分忧解难可只有她最清楚陈圆圆在成都得到这本《南诏佚书野史》的奇书后早早就把注意力集中在了鸡足山上……

“夫人江流儿行踪也颇为诡谲。明明翌日就要和妙宝法王比斗今天据说却主动邀请妙宝法王谈天说地据说两人还相谈甚欢。还有与他同行的那个女子表现得也不对劲……”

侍女还想要说些什么陈圆圆却已经兴味杳然地没了反应就如往常那般用纤纤素手把誊抄好的宣纸扯作粉碎扔到了暖手的竹炉之中也掐断了毁容侍女欲言又止的后半段话。

“若是观音幻化不在这里

陈圆圆回头看向屋内眼神中是一股深藏到极致的卷恋和无法抑制的绝望这让侍女恍然见到累树的微雨杏花却遥对着天际浓沉至极、已至美睫的墨色几无于暴雨成灾中侥幸逃生的可能——

世间之大真有地方可以逃吗?

…………

关于江流儿的讨论不仅仅在平西王府的人马间流传就连居住在三圣殿的噶玛噶举派赞善、**们也对这个凭空杀出的人物充满疑惑。

自家法王不远**来到鸡足山为的就是带走《华严大忏经录》助他的修为再破桎梏、直证菩提但这个江流儿的出现却突然杀出让众人都措手不及。

“儿子你又跑哪里去了?!爹可是特意带你来找法王开示的人家帮你念个经开个窍我就不用这么瞎操心了。”

自从那天得到妙宝法王的开示唐员外就认定了面前之人就是得道高僧因此每天都守在华严三圣殿外求见。今日他一边训斥着贪玩撒欢的独子一边仍翘首以盼有人能来开门却不知道早就被人捷足先登了。

树荫底下百无聊赖唐员外家的儿子不以为然地说道:“爹我看人家法王压根就不在家你就放我出去玩吧那位小妹妹今天怕是还在等我呢。”

“什么妹妹!一天天的就没点正经事吗昨天我就没见到你的踪影可别被庙

里的小尼姑给骗走了。”

唐员外依旧不正经地说着,儿子却听完不乐意了:“爹,和尚庙里哪来的尼姑……那位妹妹虽然少言寡语,可人家有头发!”

“傻小子,还敢跟你爹顶嘴不成!”

两人说话声渐高,最终被院里的人听见了。

“哎,曲措,你说我们的却嘉(法王)这是怎么了?”

两名**也听见了外面的动静,知道又有人想来死缠烂打求见法王。

此时赞善、**都正在院中并肩行走,左手不停转动着玛尼解脱轮,另一边不断变幻着手印以断绝妄念嗔念,无时无刻不在希冀清净恶业、积聚功德,只是其中两人特意将耳朵拉长,想听见不远处的只言片语。

“朗嘎,我刚才去看了,却嘉还在和那人交谈。迦叶大尊者的道场果然不同凡响,就连寻常居士都能语出玄机,与我们却嘉的法理如此契合。”

被叫曲措的赞善**还在感慨,另一位朗嘎却略带疑惑打断道。

“话说那人究竟是做什么的?为何整日纠缠却嘉,连本来想去的华首岩都去不得,我总觉得不太对劲。”

“好吧,我听说是汉人里某个大结波(藩王)的使者,我们的却嘉想在汉地弘法,这样的人自然是多多益善。况且你担心什么?哈哈,世上还有却嘉开解不了的人吗?!”

说完两人相视一笑心结尽除,显然都存着对自家法王无尽的信心。

这一代妙宝法王被称为三百年来的首屈一指之人,不论是在佛法的造诣还是对人世的见解,都精深到常人无法比拟的程度,妙音出口顽石都将生花,自然不可能被区区常人难住。

而在另一边,盘坐在三圣殿内蒲团上交谈的两人,也已经保持这个姿势一整天了,俨然两名相识多年的老友,两人谈天说地了许久,姿态已经逐渐松弛了下来,话题也逐渐偏离主题。

“小僧早就听闻鸡足山上有天柱佛光、华首晴雷的佛迹,此番因缘际会,小僧无论如何也不能错过,不知道江流儿施主听说过没有?”

妙宝法王澹然笑着,说话轻声细语却字字都能清晰入耳。

“华首晴雷我当然知道。这华首石门位于天柱峰顶南侧,相传为迦叶尊者守衣入定的所在,石门的中间有直裂石缝酷似双门对掩,缝中巨石悬挂如锁,俨然一道天造石门。”

“那里位处山巅,当底山下矮处的远山近谷乌云翻涌、电闪雷鸣、大雨滂沱时,居高临下的华首门,仍然丽日当空,晴朗如故,轻易

自然不闻雷声。”

江闻微微一笑:“可惜法王你来错时候了。想见华首晴雷,就得在夏秋时节登临,等隆隆的雷声、电光直扑孤悬云层之上的华首门石壁,雷声被阻挡后因回音返射、声振寰宇,地动山摇、万山回荡,如此层层叠叠隆隆震耳,才算是华首晴雷的真正妙处!”

江闻用声学原理把看似玄机深妙的事情,说得再寻常不过,全然没有了佛迹禅音的神奇,可妙宝法王却听得滋滋有味,忍不住拊手赞叹道。

“原来是这样,怪不得能成为鸡足山的盛事。按江流儿施主所言,华首晴雷的奥妙在于雷声隆隆,那么若是小僧上山时能遇见山下雷雨大作,相比也能目睹胜景吧。”

江闻对于妙宝法王的举一反三也惊叹不已,对于没有自然科学基础的人来说,想要顺理成章地理解这些道理,除了什么生而知之这种空话,恐怕也只有妙宝法王早就猜测出端倪才能解释了。

如此说来,这要是给他一本《十万个为什么》,恐怕他自学拿到本科学历都要比成佛的时间早吧?这世上的佛学天才都这么抽象的吗?

“法王言笑了,若是相见鸡足山冬日雷雨交加,这可比华首晴雷罕见多了,说起来几率不比华首岩佛光大上多少。”

江闻见妙宝法王又饶有兴趣,便向他描述鸡足山下的村民代代相传的故事。

传闻华守门每两百年才放光一次,最近的一次距今一百多年,那次在黄昏时分,华首门突然涌出无穷红光,彻满山谷达十数里,远近皆能目睹。

“这佛光虽然神奇,但不外乎也是晴空**时晚霞折射,就像你恰好拿着一面镜子照向夕阳,自然能显现出华彩一片。”

妙宝法王听完默然不语,随即恭恭敬敬地对江闻施礼,欢喜无限地说道——只是他虽然精通汉话,却还不习惯区分姓氏与名字,称呼人时总是连名带姓显得有些古怪。

“江流儿施主,按你所说的话,天柱佛光又是何道理?小僧除了见过上师圆寂时虹化,还不曾见过寻常人能身入云海。”

华首门所在的天柱峰上云海涛涛,前面有石门耸立,下方是百丈悬崖,每到佛光出现时,云海中就会显现出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宝彩色组成的佛光,中央乃至有一个影子端坐如佛像,故而被称为“天柱佛光”。

像这样的佛光,因其极为罕见,一直被人们视为神秘的现象。佛家认为,佛光是释迦牟尼眉宇间放射出来的毫芒,是吉祥之光,只有与佛有缘的人,才能看到佛光。

“法王有所不知,根据在下观察分析,这佛光的出现并非随缘出没、无迹可循,必须秉承四个最主要的条件:一是在高山上,二是有悬崖峭壁,三是悬崖下方有云海铺底;四是晴空**,足以将低角度的太阳光照射到悬崖上观看者身上,再将人影投射到前方悬崖下的云海上。”

江闻言之凿凿,比划着佛光出现的具体模样,一番形象而又准确的描述让妙宝法王开始相信,甚至在自己还未曾亲眼目睹的时候,就已经打心里觉得江闻所说的就是对的。

“按这四个条件上山寻找,便有五成的概率能看见佛光普照。说白了这佛光,不过是因为人和云海之间有无数的水滴,对人影产生折射。而佛光中的影子,就是观看者本人的投影罢了!”

江闻说完哈哈大笑,妙宝法王也忍不住一同露出了笑意,两人的笑声甚至传到了赞善、**们的耳朵里,放慢转经的脚步连连侧目看来。

“哎,想不到小僧不远**而来,心中憧仰已久的佛迹也只是一方的天地造化,若非江流儿施主解释,恐怕小僧也难以参透其中奥秘。”

妙宝法王笑声中显现无奈,脸上笑意散去,江闻的笑容也渐渐消失,表情里甚至有点凝重。

“法王,江某戳穿这些佛光雷声,并非为了一时之语快,更非想要显得自家见解高明出众。我前日在山下小住的时候,就听村民说鸡足山阴那些古寺的荒废凄凉,就是与崖上经常出现的云海佛光不无联系。”

“当初宋元之际,山上和尚们见到佛光,认为是佛祖来接引他们了,于是纵身跳下悬崖,在此地舍身成塔,据说导致崖下白骨累累,以至于妖形怪状层出不穷。《维摩诘经》曾说‘十方世界作魔王者。多是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能乞手足头目髓脑‘,依在下所见,若是众生困于无端障见却自以为见了佛陀,那才是真正的魔王魔国、无处解脱!”

说完这些妙宝法王也神情凛然,江闻缓缓叹出一口气,表情又回复了玩世不恭的模样。

“想不到施主如此博学多闻,对于琴棋书画都有如此造诣。今日一见当真快意。如今因缘聚合,小僧恨不得与施主一路同行。”

妙宝法王爽朗笑着,神态中丝毫没有昨夜的龃龉芥蒂,先前已经言无不尽地,用流畅汉话诉说着自己此行的目的。

此时,地上还有两人闲来以指为笔划下的文字和图画,遗留的痕迹犹如云泥之别,只不过是妙宝法王面前的字迹工整端庄,而江闻面前的笔迹潦草诡异,丢尽了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