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秘武林:侠客挥犀录》
回山的一路上小和尚品照都期期艾艾地跟着江闻似乎很想要从江闻手中学会他的“神通”特别是在看见江闻甫一伸手就制服迥异滇马的两匹神骏时小和尚几乎就差当场改换门庭了。
待到几人回到山门时已是正午骄阳似火品照按方丈吩咐将两人带回悉檀寺小沙弥才终于一改态度似乎刚刚想起自己其实是一个和尚。
“呃、二位施主弘辩方丈似乎外出了小僧在客寮还有些事情要做就先走一步了……”
眼看小和尚一熘烟跑远脱离了对方持之以恒的纠缠江闻这才松了一口气四处打量了起来。
方丈禅房也叫丈室是寺内住持、方丈讲经说法之处原本应长宽各一丈四面呈方形就是一个十平米不到的小房间但弘辩方丈的禅房显然不止这个大小。
屋内宽敞明亮
江闻本想借机向骆霜儿展现一下书画鉴赏水准只可惜他的兴趣爱好只在古籍文献的考据索隐艺术造旨也就那样故而瞧了大半天也说不出到底好在哪里只略微辨得落款题字中有“吴”、“董”、“钱”、“李”等等姓氏想来都应该到访过悉檀寺文坛巨擘所留的墨宝。
此时禅房之外松竹影摇空廊道上簌落有声杂树纷列出层层幽影微热的山风从树缝中穿过石鼓峰下的精舍中便悄然流淌着荫凉。分外空寂的尘氛萦绕耳畔此时的江闻不管从何处放眼都能睹见一副颇具禅意的图景这才缓缓化解了久候弘辩方丈不至的焦躁。
骆霜儿也在一旁静**着但她表露出的娴静更像被父母强拖着出来旅游的中学少女在等待中平白无故耗费宝贵生命之后终于朝着江闻开口:
“……方丈还没回来我们可以回去客堂等吗?”
“那当然不行了行走江湖最重要的就是信义。”
江闻坐在矮背椅上身体缓缓地向后靠去显得不骄不躁“方丈既然急着找我们表明有要事相商自然一分一秒都不能耽误……”
“是这样吗?可我怎么感觉你还有别的用意。”
骆霜儿侧眼看着江闻眉梢眼角时常展露出娟秀之气让江闻不禁感慨凝蝶平时就应该多跟这样的小姑娘相处才对。
江闻无奈地笑道:“我费尽心思觅药寻医还不是为了你你既然
看出来了又怎么不提?”
“哦可你明明不是很信任这位方丈。”
骆霜儿百无聊赖地趴在桌子上脸颊都起肉来低声问道“老方丈对我们颇为信任我也感觉不到他有什么恶意呀……”
江闻听到这句顿时失笑便用一种长者介绍人生经验的口吻说道:“你如今武功全失看人再也不能神而明之故此还得多方思量他人的想法心思才能分清是非对错、善恶美丑一旦疏忽大意可能就有灭顶之灾。”
他过转头去指着屋中一副规正古拙的牌匾左右两匾合计八字分别是【妙本弘大品物流形】。
“你瞧这是悉檀寺前任主持留下的墨宝预先排定这八个字作为字辈以供后来僧人按顺序取法名分定法裔的辈数高下。”
骆霜儿抬头看向匾额随即领悟了江闻所说之意悉檀寺如今僧众从弘辩方丈开始算后面的和尚确实是由“大”字辈和“品”字辈组成刚传承到第五辈也符合万历年间建寺的历史。
“弘辩方丈出家时拜的本无禅师为师受二百五十条具足戒按道理他的师弟都应该也以‘弘’字为法号才对。可如今悉檀寺里的同辈只有一个安仁两人身份处境又南辕北辙悬殊巨大你有没有想过这是什么原因?”
当面聆教了江闻的危言耸听骆霜儿仰着小脸思索许久摇了摇头没有说话。
“那我再问你一个问题。”
江闻也不解答反而换了个坐姿继续说道:“昨天夜里悉檀寺遇袭灯火齐明、喧嚣达旦断无不为人知的道理。鸡足山上寺庙鸡犬相闻却没有一家派人出来探望愣是让我们如同身处于空山之中你觉得会是出于什么原因?”
事出反常必有妖故而江闻把话说得也很透彻“说起来有的人啊
骆霜儿的杏眼微睁冷不丁问道:“我怎么觉得……你是在暗指我爹?”
“呃、霜妹你想多了我怎么会故意编排他老人家呢?”
这次这次不待骆霜儿回答江闻就已经故作神秘地低声说道:“依我看这位弘辩方丈未必就像表面上那么根尘俱彻指不定他开罪山上这么多人就因为方丈这人心眼小。你看行走在外面三言两语得罪了人这是多么危险的事情倒不如找个靠山早些加入我们武夷派……”
江闻在那里眉飞色舞说着想要恫吓住这个缺乏江湖经
验的小姑娘,却忘记了背后不说人、方为人上人的道理。
只听得方丈禅房里的木质屏风吱呀呀一开,訇然露出一间隐藏在房屋深处的偏室,而一个颜容慈善、面色萎暗的老和尚悄无声息转了出来,正对上江闻愣怔的表情。
江闻:“……”
弘辩:“……”
场面顿时有些尴尬,只有骆霜儿面色如常地起身与老和尚打招呼:“弘辩方丈,我们等你很久了。”
“阿弥陀佛,二位施主所说没错,老衲不过是凡胎肉体,心眼器量自然与常人无异。”
弘辩方丈低垂着眉眼地经过两人,低唱一声佛号说道:“只不过如《维摩诘经》所言,维摩诘居士其卧室一丈见方,但能广容大众,乃至能容三万两千佛菩萨,等到老衲修行日深自然亦能脱胎换骨。”
这位老方丈也是个妙人,竟然能宠辱不惊地自己找好台阶下去,随后便以双手抚平僧衣角,手持木槵子念珠坐回禅椅,重现出一副澹然慈悲的神态,如果不是他饿得脸色都变了,江闻也差点就被他不沾凡尘的样子所折服。
江闻轻咳一声装作刚才无事发生,将夺还的古旧书册摊放在桌上,开门见山地说道。
“弘辩方丈,这就是你要找回的东西,江某此行挫败强敌幸不辱命。”
弘辩方丈看着桌上的古旧书册愣怔片刻,随着念珠转动似乎正逐渐安定心神,缓缓开口说道。
“多谢檀越夺回此物,否则老衲全寺上下总有百人也无能为力,只能眼看贼人得手离去。哎,你们可知道面前这本是什么书?”
江闻微微皱眉:“在下粗略翻过,似乎是一本文人游览的记述。只不过我一直想不明白,它为什么会藏在一名和尚的瘗骨塔里。”
“如今老衲也不再隐瞒,个中缘由,就让老衲为二位解释吧。”
弘辩方丈缓缓颔首,又艰难起身,从密室中拿出了另一本装订成册的典籍。
“他们想找的其实是这个,只是因为当夜安仁师弟舍身相护,对方才没能得手,转而想去往山上四处搜寻。”
江闻与骆霜儿定睛看去,只见是四卷书籍被妥善保存在密室之中,纸页封皮甚至不曾沾染灰尘,只因年深日久略微泛黄,却也让逶迤字迹更显出几分厚重。
两人顺理成章地看向封皮,也自然而然地看到了这几卷书的名字——《鸡足山志》。
“檀越,你所夺回来的残稿与这部山志,其实都出自同一人之手。老衲隐约猜到对方是为此而来
平西王的人马只因在法云阁中遍搜不到才会不顾身份地去做出开挖坟墓、隳露尸骸的恶行。”
江闻神色恍然忽然明白了为什么法云阁中会一片狼藉蒙面人却勐然去而复返。
弘辩方丈随即言说当夜安仁上人正在法云阁中静修值守一眼看透了对方的来意只是在交手后察觉难以取胜便推倒二楼经书混淆视听让蒙面人误以为这部《鸡足山志》就藏在其中白白浪费了时间精力。
等到蒙面人遍寻不获想转往别处又有幸佛祖保佑在机缘巧合地**闻撞见于是便抓紧最后时间奔回法云阁仍想要找出安仁上人拼死守住的东西这才会恶斗一场后无功而返。
这一夜下来两人的武功强弱固然悬殊但黑衣人在智斗一途上可谓是彻彻底底落入了安仁上人设下的心理陷阱。
但对方中计是基于想不到安仁会以命相博竟然只为了迷惑自己如果不是担心更多僧众被害安仁也不必出此下策想到此时仍然生死不明的师弟弘辩方丈深深叹息伸手关上了禅室中靠迴廊的那扇窗户防止声音传到外面去。
“弘辩方丈这部《鸡足山志》有什么独特之处为何平西王府大费周章地想来抢夺?”
江闻疑惑不解地问道“您先前也提到了悉檀寺中贵藏的诸多典籍
面对江闻的再次发问弘辩方丈悄然捻动念珠压低声音道。
“毕竟这本书乃是徐居士当年在山上亲自编撰采闻逾三月才写就的孤本啊……”
随后他以瘦皱老迈的手掌翻开了《鸡足山志》的封皮显露出了作者的名字。
——江左霞客徐弘祖。
江闻愣愣地看着面前四卷古旧的书籍表情忽然格外生动起来瞬瞚之间已经将志书抓在手里吓得老方丈以为对方这是要突发恶疾。
“想不到、真想不到啊!这部徐霞客先生的遗着江某三生有幸居然还能一睹为快……”
江闻眉飞色舞地翻开《鸡足山志》用尚且健好的左手摩挲纸册眼中满是喜出望外的光景浏览过书目了枚举山貌水文、佛事释僧、名宦乡贤、灵异景致、特产塔墓的纸册虽然仅仅四卷却已经将鸡足山的风景名胜、人文景观囊括其中足以见证前人其中耗费的精力。
弘辩方丈看着江闻的恶疾没有激化的趋势又见他全身心投入的模样纵使有
些困惑却也只是猜到对方或许有藏书雅癖才会对这本不曾刊印就险些佚失的书籍爆发出如此热情——
但他绝对想不到的是江闻所说的“三生有幸”并非只是一个形容。
徐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这或许只是一个普普通通出现在书本上的名字以《徐霞客游记》名闻天下。
江闻很羡慕眼前的老和尚因为如今车马很慢一辈子也遇不到几个神经病而他穿越前科技发达足不出户就碰见千里之外的憨批。
被迫成为侠客前的江闻曾经到丽江旅游在鸡足山上了解过相关的故事清楚记得徐霞客**行程的最后一段便是结束在这里。当年的徐霞客登鸡山搜罗故籍、重览胜景之后自九月至次年正月驻扎在悉檀寺潜心纂修可惜最终成稿四卷便因病中止。
弘辩方丈见江闻沉浸其中便慈眉善目地对着骆霜儿解释道。
“这位施主果然博学多闻。没错这部就是崇祯十二年九月徐振之应云南丽江**土知府木增之请在鸡足山修志数月而始就的山志。”
江闻眼中有光翻书的动作不见减慢甚至使出了少林绝技拈花指的运劲法门只为了避免指掌摩擦伤及薄脆的书页。
因为在后世徐霞客苦心所修《鸡山志》早已佚失仅在后世流传的《徐霞客游记校注》中残存山志摘目三册即《鸡山志目》《鸡山志略一》和《鸡山志略二》让后人勉强可窥原书之一斑。
认真想来如果不算徐弘祖多年记录而成的《徐霞客游记》一书那么这本《鸡足山志》才应该是徐霞客此生的最后着作只可惜徐霞客当初的志稿毁于顺治年间传说未及木刻刊行就突遭兵燹只剩下残余篇目让后来修志之人得以借鉴。
江闻一边翻看一边勐然想起历史上徐霞客编纂的《鸡足山志》毁于顺治年间而第二次编修山志的时间正是眼下的顺治十七年(1660年)春——也就是说随着历史滚滚向前这部书籍很可能毁于丽江木家和平西王府之间的纷争如今不需作他想就是他们眼下正在经历的事情。
想要覆灭一处文化根基最为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毁其宗庙、焚其书志。
在宋明两代官修官刻是地方志书呈现的主要方式府州县的正官才是方志书写的主导力量木增让挚交徐霞客编修的《鸡足山志》很可能是为了托山志写家志
部书自然要被一把火烧干净了。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