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宿敌登基为帝之后》

第58章

月华院中,顾宁婉已带侍女摆好了午宴。

“阿姊。”

顾宁熙如期而至,顾宁婉笑着道:“箱笼都收拾好了?”

“是啊,未时就动身。”

顾宁婉屏退了侍女,屋中只她与熙儿叙话用膳。

“你这一去,总得两三月吧?”

顾宁熙颔首:“我会将休沐日合于一处,当中应该能回来一两趟。”

顾宁婉替妹妹斟了清酒,今日这场小宴也正好为熙儿践行。

出了内宅,外间自是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姐妹二人轻轻碰了酒盏,顾宁婉道:“在外也照顾好自己。”

“阿姊放心。”

顾宁熙已交代过乐游院的两名小厮,她不在的日子里,便听月华院差遣。

抿了小半盏酒,顾宁熙笑容明净:“阿姊猜猜,我给你备了什么生辰礼?”

顾宁婉看那用绸布包起的礼物,已然猜到是书册。

然打开之际,她惊喜不已:“河东先生的文集?你从何处得来的?”

惯来稳重的人欣喜翻看着书卷,舍不得放下。顾宁熙道:“可惜只有中卷和下卷,上卷怎么也找不到。”

“这个无妨,你等一等。”

顾宁婉进了内室,不一会儿便抱了一册书卷出来,赫然便是《河东先生集》的上卷。

“说来凑巧,我前日随母亲上街挑选饰物,常去的那家书铺里,掌柜说收到了我一直寻的书。”

哪怕母亲在旁,顾宁婉还是立刻就买了下来。因生辰将近,母亲难得地没有多说什么。

如此一来,上中下三卷便已齐全。

顾宁婉给自己添满了酒,也是难得有这般喜形于色的时候。

“大约是阿姊的生辰,上天格外眷顾些。”

阿姊欢喜,顾宁熙自然也随她高兴。

顾宁婉小心翼翼收好了书,接下来的几日都有好心情。

姐妹二人接着用膳谈天,当听闻下卷是昭王殿下命人替熙儿寻来时,顾宁婉沉默须臾,看向无知无觉的妹妹:“你有没有觉得,昭王殿下对你格外好?”

顾宁熙理所当然点头:“他待友人一向如此,他本来就是护短的性子。”

“不一样。”顾宁婉提醒道。

《河东先生集》十分难寻,况且还不是熙儿自己想要。昭王殿下如此爱屋及乌,对熙儿又无政局上的所图,已经超出了友人的界限。

顾宁熙失笑:“阿姊,他又没有龙阳之好。”

重逢以来与昭王殿下相处,顾宁熙有把握,他始终不曾知晓她的身份。

“那……你呢?”顾宁婉看着妹妹灵动漂亮的眸,“你可有对他心动?”

昭王殿下对妹妹,固然有断袖这一道屏障;但妹妹

你身边有不少朋友还没看到本章呢,快去给他们剧透吧

对他,却可以是正常的男欢女爱。

“我?顾宁熙不防被阿姊问住。

顾宁婉放了银箸,昭王殿下出身之显赫为诸皇子之最,文韬武略俱全,弱冠之年便创不世功勋,同辈中无人能望其项背。自顾宁婉观之,根本无可挑剔。况且昭王殿下样貌又生得极好,熙儿时常与他相处,他又对熙儿如此关怀——

“阿姊,顾宁熙没有深思,只笑着道,“你知晓的,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嫁人。

从前如此,往后更如此。

她自己便可撑起门楣,无需依附他人。上天既给了她这个机会,她如何能不珍惜?

顾宁婉是知道妹妹的决心的,这样的话语,在家中妹妹也只告诉过她一人,她会好生保守。

区区情爱,顾宁婉不再问。她也盼着熙儿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顾宁婉轻举酒盏:“一路小心,事事顺利。

顾宁熙回以一笑:“多谢阿姊。

……

在仁智宫督建工事的日子清净而又舒心。虽远不及在京都舒适,但顾宁熙闲暇之余遥望那蔚蓝天幕,心境很是安定平和。

离开了朝中的波谲云诡,日日与工事打交道,得闲时顾宁熙也常做些自己喜欢的事。

今日散值早,她仔细装好了木雕,在仁智宫外不远的河畔寻了块大石坐下。

日色明朗,马蹄声由远及近。

“表兄!顾宁熙含笑对来人招手。

孟庭近日去西山军营换防,特意绕了一段路来看顾宁熙。

离家大半月,顾宁熙还是初次见到京中的亲友。

孟庭给顾宁熙捎了不少东西来。孟夫人满满当当收拾了两个包袱,从春衫到糕点,再到鞋袜,生怕顾宁熙在行宫冻着饿着。除此之外还有一封家书,孟夫人在嫁人前便是识文断字的。

“你在这里怎么样了?时间尚宽裕,孟庭能多停留两刻,与顾宁熙说说话。

顾宁熙自然一切都好,她央表兄对给自己讲讲近来京中发生的事。

她在这里,消息格外闭塞。

孟庭便挑紧要的朝政说了些,眼下的朝局,无外乎是东宫与昭王府相争。从去年昭王府设文学馆开始,网罗了不少人才。昭王府势盛,陛下难免忌惮。陛下偏向太子,大晋江山才定,朝中政局更迭必定要稳当。东宫又有淮王府扶持,占得上风。

嗯。

孟庭犹豫片刻,又道:“近来京中有一些流言,道陛下能坐拥天下,是因为昭王殿下战功无数,打下了半壁江山。

虽是事实,但如此摆在明面上,可想而知陛下心中的不悦。

顾宁熙抿唇,昔年高祖起兵,将家业传到陛下手中。大晋立国之初,中原尚**。

听说和异性朋友讨论本书情节的,很容易发展成恋人哦

是陛下坐镇中军,太子与昭王殿下一同领兵。只不过后来局势渐稳,陛下便留储君在京都掌政。环伺在大晋周围的各方势力,皆是昭王殿下一一平定。就算不提汜水关昭王殿下一战擒两王的功绩,也不提昭王殿下一战破薛举、夺陇右,单说临危受命、收复晋州灭西秦这一项,便足够昭王扬名立万。

“这些流言是谁传的?顾宁熙开口。

“消息芜杂,很难有定论,不过——孟庭道,“年后,昭王府的几名文臣以不同名目被遣出京,韦范韦大人还是昭王殿下上书才保下的。尔后京中便有了这些流言。

前后相连,很难不让人以为是昭王殿下自恃功高,对陛下与朝廷有所不满。

这是诛心局,挑拨的便是昭王殿下与陛下父子间的关系。

帝心难测,去年初昭王殿下初回京时,太子在京城一枝独秀,培植了不少势力。所以陛下有意以昭王府制衡东宫,况且以昭王不世功勋,陛下也不能**赏。可一旦陛下察觉到昭王的威望远超乎他预料,甚至威胁到帝位,陛下怎可能不出手压制?

京都风向变化,委实太疾了些。

顾宁熙叹口气,昭王殿下设文学馆,还有在尚书省的一系列政令,也确实有些冒进。

孟庭道:“但陛下还在为昭王殿下挑选王妃,仍旧关切他的婚事。

这也是顾宁熙稍稍安心的地方:“若是寻常武将功高震主,在历朝历代恐怕都难得善终。但昭王殿下毕竟是陛下的爱子,陛下疼爱他多年,仍就是在乎他的。

哪怕陛下当前放任东宫与淮王打压昭王府,但一旦他们危及昭王殿下性命,陛下也绝不会姑息。

尽管未卷入党政,但在朝为官,孟庭也须得留心朝中动向:“我还听说,淮王府一直有意拉拢武安侯。

武安侯乃玄甲军三大主将之一,归顺昭王殿下还未满五年。与另外两人相比,确实是最有希望策反。

孟庭不确定道:“但我想,应当没那么简单吧?

他熟悉军中出生入死的情谊,顾宁熙道:“淮王此举,单是为了挑拨殿下与武安侯之间的关系。他想在昭王殿下心中,埋下对武安侯猜疑的种子。

“此法可能成行?

“哪有那么容易。

顾宁熙不以为意,淮王以己度人,真当昭王殿下与他一般心胸狭隘吗?

孟庭看她,四下里无人,他隐隐能察觉到熙儿心中真实的偏向。

天色不早,他不能再多留。

他答应了顾宁熙所托,接过她手中物件,先行上马离开。

“过几日得了空闲,我再来看你。他笑道。

“好。顾宁熙与表兄挥手。

……

你身边有不少朋友还没看到本章呢,快去给他们剧透吧

春意盎然时,河北的加急军报飞入朝堂。

二月十六,徐朗深夜率精兵渡河,火烧晋军营帐,打破合**势。二月十七,徐朗进逼明州。

又有三州的赵建安旧部斩了朝廷刺史,起兵呼应徐朗,叛军渐连成一线。

新归附不满一年的河北陷入战火,叛军们打着为夏王赵建安报仇的旗号,聚拢起不少民心。徐朗更遣使向突厥交好,请求突厥借兵,战况急转直下。

大晋朝堂上一派肃然,谁也没能想到当初不满千余人的徐朗部众,在短短数月内能壮大至此。

淮王陆忱等军报奏罢,当朝请缨:“父皇,儿臣愿为主帅,领兵平叛。”

语气铿锵,回荡于朝堂。此事他已与皇兄详加商议过,皇兄在朝更会好生配合于他。

淮王出列请战,朝中附议者甚众。

明眼人都知晓,陛下果然是不愿再派昭王殿下出征。同为天家子弟,昭王殿下十七岁便战无不胜,淮王殿下应当亦能有高祖几分遗风。

顺应臣心,帝王当即便命中书省拟诏,调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