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宿敌登基为帝之后》

第51章

相邻的雅间内,宴席将将散去。

陆憬沉默地握着手中茶盏有那么一瞬他是可以理解洛家姑娘的。

情不知所起,刹那间的心动倏忽而至无可抵挡。

机关转动一道暗门悄无声息合上。

陆憬起身推开窗子,望云楼招牌下元乐与洛家姑娘就此分手各自回了不同的方向。

夕阳的余晖洒落在元乐周身勾勒出他清隽如玉的眉眼。

陆憬目送心上人离去,元乐不好龙阳他又何尝能接纳分桃之爱?

甚至直到现在他也依旧迈不过心底的最后一道坎。

可喜欢便是喜欢哪里能说得清是是非非。

他心悦的只是元乐只是元乐这个人无关其他。

方才听着雅间中的交谈,陆憬竟很羡慕洛昀。

至少她对元乐的心动可以正大光明宣诸于口。

天边晚霞绚烂,陆憬想,上天仿佛与他开了个巨大的玩笑。

偏生他说服不了自己放手。

唯一的庆幸,元乐这两三年都无成家的念头。

他还有机会,可徐徐图之。

便是他自己

……

天气一日日地冷下去恰如朝中局势。

昨日下了今年冬天的第二场雪,饶是朝中再迟钝之人,也能看出东宫与昭王府的相争之势。

乐游院书房中,顾宁熙与表兄闭门谈话。

近来东宫对表兄多有招揽之意,孟家与宣平侯府沾着姻亲似乎理所当然该靠向东宫。

太子殿下在武将间的影响不足亟需培植自己的心腹与昭王府抗衡。

孟庭与顾宁熙转述着那日东宫管事来送礼的情形暗示他昭王府名将无数他在朝中若无贵人相助便很难出头。

“表兄的意思呢?”

孟庭尚在犹疑他不愿卷入党争但孟家在京都根基浅薄若遭东宫**打压只怕往后的日子会很艰难。

他又是家中第一代入仕的子孙并无长辈能指点迷津。

孟庭道:“眼下朝中的情形你如何看?”

东宫与昭王府分庭抗礼而最终的龙椅只有一把。东宫扩充军方势力昭王殿下亦设文学馆纳才补足文政上的不足。

皇室之中淮王殿下摆明拥趸太子两府对昭王府形成合围之势。

“很难。”顾宁熙思忖过下意识站在了昭王府的立场。

陛下并无易储之心太子是他悉心栽培多年的储君又是名正言顺的嫡长子。况且江山初定废长立幼容易招致朝堂**朝中大臣也多有反对。

外有文臣支持内有皇后扶保东宫之位原本稳若泰山。

可是偏偏太子遇到的对

听说和异性朋友讨论本书情节的,很容易发展成恋人哦

手是昭王。

昭王殿下一统大晋半壁江山,西破薛成,北平周世昌,汜水关一战擒双王,为大晋立国奠定根基,军功、威望无人可及。

纵然帝位最后落于谁手犹未可知,但依顾宁熙之见,昭王殿下若是想名正言顺成为太子,可能性微乎其微。

也因此,才会出现她梦中的景象。

其他朝臣如何抉择顾宁熙无心理会,但表兄是她的至亲。

“党争好似漩涡,步步凶险。顾宁熙有切身体会,给了自己明确的答案,“东宫与昭王府,夺嫡胜算约摸七三开,东宫并无必胜的把握。况且昭王殿下也从不是坐以待毙的性子。

他都敢以三千五百铁骑对战赵建安十万大军,区区一座京城有何不能闯的。

尽管陛下早已夺了昭王殿下的军权,非战时昭王不得领兵,但他在军中的人望却是无论如何都夺不走的。

孟庭脑中清醒,并未被东宫许以的高官厚禄蒙蔽双眼。他本就无意加入党争,顾宁熙的话语让他更确信了自己的选择。

顾宁熙多少知道几分东宫行事的风格:“表兄婉拒了一次,东宫那边恐怕还会再三派人来,他们兴许还会让我游说表兄。

顾宁熙与孟庭推演过东宫可能会采取的手段,一一想出应对之法。

不过还好,表兄官位、军功没那般引人注目。东宫忙于打压昭王府诸将,应当也腾不出太多精力为难表兄。

“那你呢?孟庭担忧顾宁熙。

顾宁熙苦笑,宣平侯府倒向东宫,又以她这位“长房嫡孙作马前卒。因先前在昭王府的缘故,太子殿下对她不似从前那般看重。但若是她想就此抽身离开,恐怕难如登天。

顾宁熙道:“我会尽力保全自己。等明年仁智宫动工,我看看能不能请旨去督建。

“如此也好。

……

月色皎洁,凤仪宫中烛火明亮。明德帝今夜留宿凤仪宫,见发妻在书案前阅看宫务,道:“你近日身子不适,这些琐事交给德妃便好,何必亲自动手。

姚皇后笑了笑:“德妃妹妹办事周全妥当,臣妾只是看看后日赏花宴的宾客名录罢了。

腊月时节,梅花吐艳,暗香浮动。适逢新雪,正是踏雪寻梅的好时候。宫中在梅园中设宴,邀了世家中的年轻一辈入宫赏花。

明德帝握了妻子的手,有些凉:“太医院新换了药方,你可感觉好些?

“臣妾没什么大碍,单是这几日睡不安稳罢了,陛下何必小题大作。几副安神药汤喝下去,总归好些。

姚皇后敛眸,说到底这也是她自己的心病。

从入冬以来,她愈发会做一些古怪的梦。

梦境牵涉朝政

你身边有不少朋友还没看到本章呢,快去给他们剧透吧

,姚皇后不曾对任何人提起,包括自己的枕边人。

单是无稽之谈罢了,若是流传出去,不知道会引起多少风波。

帝后二人一同看赴宴的世家贵女名录,名义上是赏花,但明德帝醉翁之意不在酒。他看近几月祈安好似走出了上一段感情,想开了许多。趁此时机,明德帝想在年前为祈安相看一位合心意的昭王妃。

等祈安成了家,也能多分些心思在王府中,不必全心全意扑在政事上。

名录中方才新添了一*个名字,乃姚皇后亲笔所书,帝王并未发现其中的不同。

宣平侯嫡女,顾宁婉。

……

新雪初停,凤仪宫前的积雪已清扫干净。

陆憬踏入凤仪宫中,先见礼道:“儿臣给母后请安,母后万福。”

“快起来吧,”姚皇后温和道,“外头可冷?”

“还好。”陆憬笑着回。

姚皇后命侍女端上新沏好的五味姜茶:“虽说你年轻,但天寒地冻的,平日出门还是要多添件衣裳,擅加保养。昭王府的人也该多留意些。”

孙敬领了皇后娘娘的吩咐,躬身应是。

正殿中姚皇后还邀了二三贵女作陪,陆憬只与其中一位相熟些,便是元乐的长姊。

贵女们都向昭王殿下请安,顾宁婉的位置靠昭王殿下最近,心中还觉得奇怪。

今日的赏梅宴,陛下与皇后娘娘显然是有意挑选昭王妃,也给了朝中适龄一辈彼此相看的机会,多成就几段良缘。

但她已经定下了与宁国公世子的婚事,不知怎的帖子上竟还添了她姓名。

方才皇后娘娘与她说话,还问及她的姻缘。

顾宁婉应答得体,除了她之外,殿内的另外两位贵女也是出自公侯之家,是合适的王妃人选。

顾宁婉暗自沉思,大约皇后娘娘只是想寻个不相干的人作陪吧。

陆憬轻拨茶盏,姚皇后将手炉放于一边,将适才祈安与宣平侯府姑娘的神色收于眼底。

他们二人显然并不相熟,连眼神的交汇都无。姚皇后看得出来,他们间的生疏是真,没有半点掩饰的痕迹。

皇后娘娘笑着摇了摇头,也觉得自己有些荒谬。只因在梦境里,她两度听闻祈安纳了宣平侯嫡女为贵妃,所以趁今日机会试上一试。

结果显而易见,梦境果然是不着边际的。

宣平侯膝下,可只有这一位嫡女啊。姚皇后也着人打听过,宣平侯府其他的姑娘虽有几位养在正房夫人膝下,但在族谱上都是记了庶出的。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