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天庭金饭碗》
戚悦,也就是江焕,第一次受邀参加宫宴,由于身份特殊不宜张扬,所以只着深色褥裙,螺髻上一根素色木簪、耳垂、手腕未着配饰,全身上下都是不打眼的。
马车缓缓前行,车厢随着颠簸微微摇晃。一身朝服端坐在车里的戚大人睨了一眼身侧的两位女儿,心中不知为何升起一丝忐忑,忍不住对江焕交代道:“悦儿,这次宫宴邀请你一同赴宴,我思来想去,约莫是沾了谢央的缘故。谢央为长宁百姓而死,死得其所。你与谢央曾有过婚事,在宫里还需谨言慎行。”
江焕点点头,有意无意地瞥了戚惜一眼,道:“我明白,我会小心行事。”
其实戚大人实在无需担心她,因为戚悦在书中是无足轻重的人物,连一条完整的支线都没有,也就是说她根本掀不起风浪。反倒是她身侧这位女主,稍有动作,都有可能影响剧情走向,她可得看紧了。
窗外传来街上喧闹的声音,惹得戚惜眼神恍惚,放在膝上的手叠在一起,手指缓缓地摩挲:“可圣上为什么也邀请了我?”
江焕暗道因为你是本书女主,你若是不去,故事无法展开,读者看什么?
就在戚大人暗自思索时,江焕解释道:“我与谢央已和离,如今又是一人了,或许圣上是觉得我一个女子入宫不方便吧。”
戚惜点了点头,将车帘撩起一角向外望去。窗外的街景消退,穿过宫外密林时天光收拢,最后一点余晖遥遥映在红墙碧瓦上,如在一副浓墨重彩的画上点缀了几点金漆。
马车停靠在宫墙边,宫中侍者在内门前等候,撩起门帘轻声细语道:“大人,请随我入宫。”
江焕下了马车随着侍者穿过内门,沿着甬路向庆和殿的方向走去,忽觉身后有异,回首见戚惜停下脚步,目光远眺。
身后是耸立的宫墙。
“怎么了?”江焕问。
戚惜转过身,跟上几步:“没什么。”
夜幕低垂,皇宫更显庄严肃穆。
一条宽阔的汉白玉石阶路延伸向庆和殿,两侧玉柱雕刻着栩栩如生的龙凤图腾,仿佛一声惊雷,便会腾云而起。
石阶尽头,庆和殿巍然矗立,飞檐翘角如展翅欲飞的巨鸟,檐牙端立的走兽形态各异,或垂眸凝视,或昂首咆哮,尽显皇室的威严气势。
屋檐上的琉璃瓦在暮色中泛着莹莹光泽,与天边渐起的星月交相辉映。殿内灯火通明,烛光透过大殿的雕花门扉飘落阶前,将汉白玉映照得愈发晶莹透亮。
风云交汇,巍峨楼宇在夜色中点燃了绚烂的光辉。
她们来的不早不晚,正好在殿前遇见几名着身量高大、端正衣冠的朝臣,互相一望,向戚闻山拱手道:“戚大人,谢夫人,戚二姑娘。”
“谢夫人”这称谓让戚大人眉间一蹙,琢磨着现下不是个将戚悦和离的事说出来的好时机,但若是隐而不发,事后被人知晓恐怕会心生龃龉。
“成中郎、郭都尉有所不知,小女......”
一听二位的官职,江焕便知这二人是中郎将成丰、都尉郭元安,他们是武将,一定也认识谢央。
这么一想,江焕不由多打量了二人几眼。
两位身着官服,头戴官帽,宽大的衣袖在夜风中拂动,面容皆是端正英气,一位长相略显柔和,另一位眼角、耳畔还挂着几道伤疤。
他们二人见到戚悦未露惊讶,看她的眼神也不见垂怜,兴许对她离开谢府的事已有耳闻。
“几位大人定是谢郎的好友。”江焕朝他们行了一个屈膝礼,从容道:“大人有所不知,谢郎临行前留下了一纸放妻书,我近日已离开谢府。”
闻言,成丰与郭元安对视一眼,眉宇渐渐凝起。
郭元安目光转冷:“谢夫人这时候离开谢府,不合适吧?”
江焕明白他们的敌意从何而来了。谢央对她情深义重,她不为他守灵,第二日便拿了放妻书回娘家。对他们而言,戚悦做的不仁不义,辜负了谢央的一片深情。所以他们故意膈应她,为谢央不值呢。
戚闻山是个文臣,这帮舞刀弄枪的武官话里的锋芒他一听便明了。大姑娘蹉跎了三年,好不容易才回来,哪里能受这样的委屈。
他狐狸般的眸中闪过暗光,唇角一抬,悲恸道:“各位都是长宁的英雄,沙场残酷,刀枪无眼,定是九死一生。但为国为民,抛头颅洒热血,尽职尽忠,都是我们这些臣子该做的。老夫若不是年岁已高,膝下无子,不然当年也要尽一份力的。我那贤婿一代少将,为国而死是他的荣耀,但逝者长已矣,存者还得往前看不是?”
郭元安又道:“戚大人,还将谢将军当成女婿吗?你们这样薄情寡义,是要令战场上的将士寒心的。”目光却是越过戚闻山,向江焕看来。
如此场合公然直视一位臣子家眷,可谓是非常不合礼数。
戚闻山脸色有些不好看了,刚想开口,隐隐感到袖摆被身后之人扯了一下。
江焕眉间一蹙,向殿内金碧辉煌的陈设望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