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黎民报社》

29. 心意

随着孟允抒和许昭远离云锦天街,路上行人的身影逐渐稀疏,周遭的环境也愈发安静,只剩下两人踏在地上的脚步声,以及他们之间闲谈的絮语。

“傍晚时睿言曾来过报社一趟,说他曾见到几位官员和你争辩,你们吵得不可开交,但他并不知道内情。”孟允抒缓步向前,半是八卦半是关心许昭地问他,“你又在朝中做了什么事,惹得他们那样生气?”

孟允抒之所以用“又”这个字,实在是因为许昭在外面招惹的人太多了。要是哪天她听不到有官员来找许昭吵架,那她才会觉得奇怪。

提起此事,许昭也有些愤愤不平:“因为我在今日上朝时上疏奏议,戳了那些老顽固的痛处,他们觉得是我让他们颜面扫地,就来挑我的错处。”

萧睿言当前的品级不够,他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去上朝,因此并不知道许昭今日在朝会中说了什么。

通过平日和许昭以及萧睿言的交流,孟允抒大致知晓胤朝当前的政局。他们当今的圣上是个仁君,政治能力算不上拔尖,手腕也并不强硬,但好在慧眼识珠,知人善任。为了富国强兵,解决前朝积累下来的种种问题,他广纳贤才,鼓励他们进谏,大刀阔斧地对各种政治制度进行变革。

因此,朝中官员大致可分为三种派别。许昭向来不参与站队,但从政治志愿上来讲,他属于变革派的一员,而他口中的“老顽固”就是那些保守派的成员。

其余的大多数人则是萧睿言口中的中立派。

孟允抒好奇道:“你和陛下提了什么改制的建议,居然能令这些大臣大发雷霆?”

“这些建议我已思虑许久,眼下才得来良机。”

许昭讲起了他上疏的原委。

“如今陈修远一案已经尘埃落定,此案的经过与内情并不复杂,可其中牵涉的人员众多,也暴露出现行教育与科举选官制度的诸多弊端。相较于富家子弟,寒门学子要想通过勤学苦读而登科入士,简直难如登天。”

孟允抒赞同地点头。一个人若是家境优渥,他不用为生计奔波,自然可以专心学习。同时,因为出身优越,他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在起跑线上就已经赢过寒门学子太多。

“而且,女子的情况比他们还要艰难。”

许昭仰头看向天边的一轮残月,而后将目光落在孟允抒身上。

“在大胤律法当中,虽无明文禁止女子参加科考,但人尽皆知,女子被排除在仕途之外。即便她们通过考试,也往往只能被授予一个象征性的封号,无法获得实职。因此,世人更加认为女子读书无用。”

孟允抒身为女性,对这些现象当然不满,但她没料到许昭能注意到这一点。

她问了许昭一个略显尖锐的问题。

“世人皆认为男尊女卑,说女子就应安分守己、相夫教子,而非在外抛头露面。公子却不这样认为?”

许昭的回答脱口而出,显然他早就思考过这个问题。

“那是自然,女子并非天生就该做这些事。无论是寒士也好,女子也罢,都应有机会发挥各自的才能。这样一来,国家才有可能兴旺发达,百姓方能安居乐业。”

许昭又回到了他上疏奏议的话题上:“因此,我提出了一些改制的建议,希望教育与科考选官更公平些,让人们不因出身、家世、性别所累。”

“公平”从来都是一个棘手的难题,而且要实现这一目标,就一定会有许多人的利益受损。许昭所提出的改革力度很大,必然触及多方势力,女子从政更是对传统观念的巨大冲击。

因此,孟允抒不难理解众位官员对许昭的态度。

“公子的想法很好,可此举定然会遭到来自各方的阻挠与驳斥。”

“但我必须这样做。”

许昭轻轻叹了口气,声音中不乏惋惜和悲愤。

“我母亲,江芷兰,陈暄,柳玉成,他们原本都是仁人义士,却因机遇不佳,或命途多舛,或误入歧途。大胤的土地广博,人口众多,在他们当中,又有多少人像那些人一样被埋没?这是对贤才的浪费,也是对他们人生的辜负。”

许昭抬眼看向孟允抒:“正如姑娘一般,你才华横溢,有胆有识,过去却一直被困在闺阁之中。如今你的事业蒸蒸日上,我也乐见其成。”

许昭的这番陈词在孟允抒心中掀起巨大的波澜。她终于明白,仅用“品行端正”一词来形容许昭太过单薄。

他没有阻碍自己办报,不单由于他是个好人,不愿限制她的自由,更是因为他真心实意地赞成她的做法。

孟允抒想起萧睿言所说的那句话。归根结底,她和许昭是一样的人,他们有着相同的理想信念。

她抬头注视着许昭。孟允抒面带微笑,语气却是从未有过的珍重。

“公子与我是知己。”

“只可惜这名号来得有些晚。”许昭笑笑,有些遗憾地说,“过去两年我不了解姑娘,也并不知晓你有这般雄心壮志。”

他感慨道:“姚府倒台后,你非但不怨恨我,反而为我仗义执言。从那天起我才明白,原来姑娘有主见,是个明辨是非的人。你不计较身份高低,不贪图享乐,又有学识有志气,心性坚韧,胸怀广博,着实令我敬佩。”

他的语气十分真诚,孟允抒本就醉着酒,这下被许昭一夸,她更是觉得有些晕乎。

她不好意思地推拒道:“公子谬赞了,我哪能担得起‘敬佩’二字。”

许昭看了她一眼,将目光从孟允抒身上移开:“姑娘所言极是。”

孟允抒眼见着绯色的云霞一点点攀上许昭的耳廓,忽然嗅出一丝不对劲的气息。

“我对姑娘的感情与其说是‘敬佩’,倒不如‘仰慕’二字来得更为妥当。”

许昭突如其来的直球打得孟允抒猝不及防,她想像往常一样开个玩笑缓解尴尬,可挖空了心思也没能憋出一句话。

孟允抒发觉自己的脸上发烫,心脏也剧烈跳动起来,连带着她的脚步都有些虚浮,几乎难以支撑身体。

她心慌意乱地想,肯定是她的酒劲开始发作了。

她要是再继续调侃许昭,还指不定他会发表什么惊世骇俗的言论,于是孟允抒故作镇定地说道:“公、公子何出此言?”

孟允抒结结巴巴地说完一句话,全然没有平时的巧舌如簧。这下她更加笃定,她此刻的反应是酒精作祟。

尽管许昭看起来也十分局促,可他依然执拗地看向孟允抒,一字一句地坦白自己的心迹,语气庄重而真挚。

“在庙会上姑娘曾与我对谈,你告诉我何为‘从心所欲’。近日我发现,每次我见到你便心生欢喜,不见你时又甚是思念。因此我想,我应是心悦于你。”

孟允抒慌得六神无主,她匆忙地应了声“嗯”,抬眼看向前方随风舞动的柳梢。

她同许昭聊起报社的近况,生硬地转移话题。

“多亏公子一直以来鼎力相助,现今报社的发展如日中天。照这样下去,赶今年年末,我们投入的本钱就可尽数收回。”

“那到时就劳烦你将这些钱归到府中的账目上。”许昭接过她的话说,“过去府中的账本都放在我那里,我近日正想和姑娘商量,将管账的事交给你。”

他又补充道:“姑娘放心,府中的账务并不繁杂,不会耽误你多少时间。”

以前孟允抒和许昭都是各过各的,两人名义上是夫妻,但私底下都不会过问彼此钱财的去处。

在各府当中,账务由女主人管理是一件约定俗成的事。就算孟允抒再想自我欺骗,也无法忽略许昭这句话中所含的情意。

她再次确认自己没听错:“公子让我管账?”

“你与我本就是一家人,由你管账理所应当。”许昭垂眸说道,“我只想让你放心。”

完了,她非但没能把话题引向更远的地方,反倒让他把这话说得愈加明了。

此刻孟允抒心乱如麻,不知该如何应对许昭对她的感情。

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她和许昭一同经历了不少事,也逐步摸清了他的品行与性情。如许昭所说,孟允抒每次见到他时也一样心情愉悦。

扪心自问,她似乎的确在不觉间对许昭生出情愫,但她总觉得两人的关系还没到他所说的地步。

今日许昭的表白来得突然,如果她就这样稀里糊涂地接纳许昭的感情,这对他,对她自己来说都太过草率。

她还需要一段时间消化他们之间的感情,确定自己对许昭的心意。

孟允抒心中有了主意,她看向许昭正色道:“公子对我的情意发自肺腑,我深受触动,也感激不尽。”

她低下头,咬了咬唇说道:“只是如今报社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我暂时抽不出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