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千秋,我在古代种田称帝》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姜清芷便已出发。
一路疾驰,她很快就来到了学堂。此时,学堂里书声琅琅,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地上。
姜清芷踏入学堂,目光落在正认真授课的顾逸尘身上。
顾逸尘一袭青衫,身姿挺拔,听到动静后转过身来,看到姜清芷,微微一愣,随即拱手行礼:
“姜小姐。”
姜清芷微微点头,目光中带着几分郑重:
“顾夫子,辛苦你了。等会儿上课的时候,我想跟学生们讲几句话。”
顾逸尘微微欠身,温和地回应:
“小姐请便,学生们定会认真聆听。”
姜清芷走到一旁,静静地等待着。
顾逸尘则转身继续授课,不一会儿,一堂课结束。
学生们纷纷放下手中的书本,好奇地看向姜清芷。
顾逸尘拍了拍手,示意学生们安静下来,然后说道:
“今日,姜小姐有话要对你们说,大家都仔细听着。”
姜清芷走上三尺讲台,袖口甲片轻响,惊得梁上麻雀扑棱棱乱飞。
她垂眸望着台下参差不齐的身影——有穿粗布短打的农家子,也有戴玉冠的乡绅子弟,此刻皆仰着脸看她,眸中浮动着少年人特有的清亮与惶惑。
“今日不念书。”
她的声音像出鞘的剑,划破晨间的静谧
“我只问一句:可有人愿随我去边关?”
话音未落,堂中响起此起彼伏的抽气声。
坐在前排的虎头少年“腾”地站起,粗布衣裳下的胳膊晒得黝黑:
“去边关做什么?是不是要打仗?”
“要打仗。”
姜清芷指尖抚过腰间,
“要杀贼子,要护百姓,要让这乱世里的人能睡个安稳觉。”
她忽然笑了,眼尾丹砂痣随表情扬起,
“但不是白去。凡应募者,免十年赋税,家中老小由姜府供养。若战死沙场——”
她顿了顿,声音陡然沉下去,
“我会送你们的灵位入忠烈祠,让后世子孙都知道,你们曾为这山河拼过命。”
后排传来桌椅碰撞声,戴玉冠的少年攥紧拳头:
“可...可我爹说,读书人才该坐朝堂...”
姜清芷冷冷地瞥向那个提及“坐朝堂”的少年,目光如炬,一字一句掷地有声:
“你说坐朝堂?好啊,那你去看看如今的京城!”
她上前一步,身上的铠甲随着动作发出清脆声响,
“满朝文武,看似济济一堂,可真正能为百姓说话的又有几人?像你们这些寒门子弟,即便饱读诗书,又有多少机会能踏进那朝堂的大门?”
她微微摇头,眼神里满是愤懑:
“多少人十年寒窗,一心想着能通过科举一展抱负,可结果呢?”
“考了又如何?还不是会被那些达官显贵冒名顶替!你们的努力,在他们眼里不过是可以随意践踏的蝼蚁。”
孩子们都被姜清芷的话震惊了,一个个瞪大了眼睛,脸上满是难以置信。
那个说要坐朝堂的少年涨红了脸,张了张嘴,却一时语塞。
姜清芷缓了缓语气,目光扫过每一个孩子:
“但边关不一样!在那里,没有那么多的尔虞我诈,没有那些不公平的规矩。”
“只要你有勇气,有本事,就能够杀敌报国,为自己和家人争得尊严!你们不是想改变命运吗?这就是最好的机会!”
一时间,学堂里安静得能听见呼吸声。
过了好一会儿,阿梨率先抬起头,大声说道:
“姜小姐,我不怕!我要去边关,我要靠自己闯出一条路!”
姜清芷看着孩子们那一张张满是激动与憧憬的脸庞,神情渐渐柔和下来,她抬手轻轻摆了摆,声音也放缓了几分:
“今日我来,不是要逼着你们现在就做决定。边关不是儿戏,那是要真刀真枪上战场,随时可能面临危险的地方。”
她目光温和地在孩子们身上一一扫过:
“你们还小,很多事还需要多听听长辈的意见。所以回去后,一定要和家里人好好商量。”
“家里人若是不同意,千万不要瞒着他们就擅自做决定。”
顿了顿,姜清芷又说道:
“如果家里人同意了,觉得你们能去历练一番,那明日便来这里找我。”
“我希望你们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并且得到家人支持后再做这个重要的选择。”
阿梨认真地点了点头,大声说:
“姜小姐,我记住了!回去就和村里的爷爷商量。”
其他孩子也纷纷应和,表示会听从姜清芷的话,先和家里人商量。
姜清芷看着他们,眼中满是期许:
“好,那我就等你们的消息。希望你们都能慎重对待这件事。”
晨光如碎金般斜切过学堂窗棂,在青砖上织就明暗相间的格子。
当苏砚攥着衣角站起时,姜清芷正用九节鞭尾端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