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天下当归》

33. 孤烟望蘅(十四)

义姁想起下午申时还要去萧府给萧衍施针,自己总不能花这个脸去,便趁着江禄去送药的功夫,去找负责药室的医侍拿了涂抹的药膏,因为尚不知致敏源,只随意拿了几个常用的药膏涂涂。

自上次册封礼之后,义姁就不大在太医署见到郑守业,心中也落得个清闲,若是他在,指不定又要做出什么幺蛾子。

午膳前,江禄就送完药回来了,并顺利取到了公主殿中的小人俑和经文。义姁忙放下手中事务,与他一同关入房中,看那物证去了。

如今昭阳殿守备森严,东西并不容易带出,又无法如实告诉王婕妤,江禄只好送完药后,趁乳母不注意,偷偷将人俑和经书放入随身携带的篮子之中。

案桌上的三俩小人俑和经文静静地摆放着,义姁隔着绢布一一拿起嗅了嗅,什么异味都没有,她朝江禄摇了摇头。

江禄走上前一步,俯身凑近看了看陶人俑和经文的表面,而后去院外寻来一小陶碗和些许枯木枝。将枯木枝平铺在在碗底后,又取来义姁床头的灯盏下的灯芯,点燃后移向了碗中枯枝。

碗中登时迸出星火子,冒出不小股股浓烟。义姁看出江禄是想用火灼嗅味法。此法不仅可以快速辨认出所灼烧之物的用材,还可以辨别出其间任何杂质的气味,的确是个好法子。不过因为是灼烧,所以本身在烧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其他物质,所以有且仅有一次机会。

她望着案桌上那些做工精巧、活灵活现的人俑,担忧道:“这些都是公主贴身玩物,若是烧了,便再难退还回去。”

江禄宽慰道:“放心吧,宋义姁。这些都是可能暗□□源之物,就算是还回去,昭阳殿也不会收的。”

闻言,义姁这才放心的点了点头,抬手将其中一个陶俑拿起来递给了江禄。

“你嗅觉好,多注意辨别。”说着,江禄便将第一个陶俑丢进了满是火焰的大碗中。

刚落入火焰中,陶俑便压灭了近一半的火苗,传来“噗噗噗”的火焰声。陶俑是黏土所制,所以并不会燃烧,只是压着火苗的那一面被烧的焦黑,传来一种似泥土被烤焦的特殊气味。而这种气味是黏土被灼烧时特有的气味,恰好证明此小人俑中并无他物。

又扔进第二个,第三个,可都是同样的黏土焦味,并无其他异常。

直至江禄最后将经文丢入火焰中,义姁才嗅出一丝不一样的味道。经文写在木渎上,按理说,木头燃烧时通常会产生一种焦糊味,同时伴随着淡淡的木香味。可除此之外,义姁还问到了一种极其细微的、类似羽毛和头发燃烧的气味。

义姁刚开始学火灼嗅味法时,总是误打误撞点着自己的头发,可她又嗅的太入神,眼睛注意不到,便只能靠嗅觉来识别,久而久之便对这种气味十分敏感。所以即便是极其的细微,她也很确定,这种味道绝不属于木头燃烧的气味。

“快停下,”她沉声道:“这经文有问题。”

江禄闻言,瞬间扑灭了火苗。只见缓缓飘起的白烟中,被烧的焦黑的枯树枝上,黝黑的经书已经看不清字迹。

“有何问题?”说着,他便走到门口打开了门窗,屋内烟气顿时散了一大半。

义姁摇了摇头:“我只能嗅出其间有一种不属于木头燃烧的气味,但并不能判断出到底是何物。”说着,她又微微俯身,看着案桌上那还未曾灼烧的经文。

经文表面光滑,还保留着木头原本的脉络,字迹也清秀整洁,实在叫人看不出什么奇怪来。但这世间经灼烧之后表现出是如羽毛灼烧气味之物,实在是太多。动物羽毛、外壳,羽毛、毛发,又或是花粉,根本无法确认。

想到这,义姁忽然灵机一动:“对!粉末,一定是以粉末的形式藏在木渎之中!”说着,她便再顾不得其他,径直用双手拿起经文,便上下左右地端详着。

“你这是作甚?”江禄见状,忙冲上来将她手中的经文抓了过去,“都确认有问题了,还敢拿,你的脸是不想要了吗?”

义姁却顾不上江禄的狠话,急问:“江禄,你可知宫中经文大多是何木头所制作?”

江禄想了想,道:“应当大多是杨木吧,我未曾注意过。”

义姁未曾来得急回话,便径直跑到床铺旁,在枕头旁堆砌的一堆书册中翻出一本,才跑了回来。她将手中《宫则》对着江禄,声音清越道:“这是许医令给我的经册,是少府亲制,代表的乃是官家所用木材,正是柳木。”

江禄细看一眼,接过话茬儿:“不错,柳木色白且质轻,能够较好地吸收墨汁,便于书写,大多用于官家文书与奏章与后宫用度。杨木次之,太医署用之。”

义姁点了点头,又指了指案桌上的经文,蹙眉沉声道:“但这些木渎,颜色发黄褐,显然并不似是官家规制。”

江禄心中一惊,看着宋义姁深沉的眼眸,便知她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那是什么?”他问道。

义姁一字一顿道:“是柏树。”

她顿了顿,又道:“方才我闻这经书气味,只觉得是寻常树木的气味,并未曾多想。如今看来,这种芬芳略带辛辣味的气味,的确是只有柏树才有,别的树都没有。”

江禄有些疑惑,似乎没有完全理解义姁话中之意,奇问:“柏树无毒,况且那方才灼烧时你闻到那股特殊气味是什么?”

义姁并不怪江禄的疑问,因为在她刚刚想明白的瞬间,也觉得这是一件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这下毒的人到底是费了多大的心思。她笑了一下,缓缓解释道:“这正是关键之处。因为有毒的不是柏树,而是藏在其中柏树花粉。刚刚那股类似于羽毛灼烧的极其细微的特殊气味,也正是其间花粉灼烧的气味。”

闻言,江禄愣了一下,眉眼间闪过一丝极为震惊的神色,但他同为医者,很快便接受了这个设定,又弯下腰,手指在经文表面的字迹上划过,被他手指划过的字迹却惊奇的被些许黑色墨迹,可原来的字迹却完好无整。虽不明显,但仍看得出来。

宫中题字墨水多用江南进贡松烟墨,乃是及其上品的好墨,定然不会手指一划便晕开。尤其是祈福经文,给予人们真诚的希望,也通常是配以松烟墨。江禄有些不敢相信,又用手指重重的划过一起其他字迹,可奇怪的是,这次的字迹并没有晕开。如此一来,只有依稀那几个字。

义姁靠近江禄,也瞧见了那几个晕染开来的墨迹,沉思片刻,目光偶然掠过床铺头的小暖炉,豁然大悟:“我方才还奇怪,这花粉嵌入柏木之中,如何这么快便挥发使人致敏。如今想来,只怕那下毒之人费了一番心思做完木渎之后,也还是不放心。”

她顿了顿,神色严肃道:“若我没有猜错,他是写完这祈福经文后,又将柏树花粉混着树漆再在原先的字迹上写了一遍,待其氧化变黑,再以祈福之名送给公主。如今腊月天寒,公主体弱,宫殿之中定然是四处安放暖炉。树漆遇热则化,这有毒的花粉也在殿中四散开来。”

江禄凑近细看,果然发现经文的某些字迹的笔画末端还残留着双层的笔墨,手指轻轻一划,果然晕染开。公主自出生后便陆续有各宫送物品前去祝贺,如今已有数月,此物长期搁置在昭阳殿中,字迹表面含毒的树漆早已化的几乎所剩无几了。

江禄也大悟,缓缓放下手中经文,望着义姁道:“只是我还有一事不解,你我昨日不过刚至昭阳殿,经书表面毒粉早已挥发不剩,你不过只是碰了一下经文,为何也会感染?那殿中一直照料公主的乳母与公主日夜相伴,都无事。”

义姁笑了一下,她也没有办法,自小到大她一直都是这样的体质,比别人更易生病,更易过敏,所以小时候没少惹宋家父母担心。但这也是她最初想要学医的理由之一,她不愿将自己的性命交到别人手中,她更想自己救自己。

于是,她干脆坦白道:“我向来是这般特殊脆弱的体质,先前一直未曾与你说过,是因为我觉得这是很私密的事情,不便于同外人讲。”

一句话完,江禄只听到“外人”二字,心中只觉热血一涌,看着义姁的眼神多了几分不可置信,心中道:她如今尽数相告于我,意思是没把我当外人?

可一番思索下,还是被那前半句话占去了心思,望着面前女子笑谈自己体质脆弱的乐观模样,本想说些什么,最终还是卡在了喉咙里,手臂一伸,将案桌上的经文尽数揽到了自己身后。

“你自己知道就好,还乱碰这些经文。”他嗫嚅着,语气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责怪。

义姁却不在意这些,俯身将旁边的地上的火盆搬到了门外,而后转过身,拍了拍手上的灰尘,语气带着轻松道:“反正我都感染了,再碰了也无妨,难不成还要再我这红疹上再冒红疹?”

江禄被她这话逗笑了,却拿她没办法,便转换话题道:“如今你我既知晓了,下一步该如何做?是否告诉许医令、王婕妤和皇上?”

义姁闻言,沉默半晌,沉声道:“如今你我虽推晓地大差不差,可柏树与树漆毕竟是我臆断,皇上对我有嫌隙,定然不会轻易信我。”

她顿了顿,又道:“不如你明日给公主送药时再去旁敲测听一番,这些经书是何人所赠?咱们找到这下毒之人后,偷偷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