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从暗桩头头到一代女帝》

168.阿史然讨厌被人威胁,更讨厌被人挑衅。

武备将军拼死血战,但他麾下那区区五千守备兵马,在阿史然的铁骑面前,弱小的似螳臂当车一般。左长老一支,只有一个老妈妈抱着一个襁褓中的婴儿逃了出来,混乱里遇上了右长老小夫人的人马,此时也顾不得左右长老二人几十年明争暗斗的恩怨,跪倒在这小夫人面前哭求道:“这是武备将军的幼子,求夫人发发慈悲,收留这个孩子吧!武备将军战死,阿史然王屠杀了府里所有的人,只剩下这一个孩子了!”

兔死狐悲。

右长老夫人赶紧叫人分出一匹马给她,说,“抱好孩子,咱们杀出去!”

右长老夫人的母亲出身焱日回部,是焱日回部一个小国国主的亲妹,只要能逃出车黎,他们就能活。

一夜血雨腥风。

回到寝宫的林妍,换下沾染着酒气与血腥气的衣裳,穿着一身素纱的单衣长裙,柔顺的头发散下,坐在寝宫外高台栏杆上,望着夜幕上弯弯的月亮,一颗一颗地,数着亮晶晶的星星。

也不知道这个时辰,海齐的少爷,睡了没有。

云澜看她穿的单薄,进屋拿了件褙子出来给她披上,说,“夜里风冷,公子交代过,您的咳疾要小心复发,不可着凉。”

林妍拢了下衣裳说好,问她,“打起来了几家?”

“十八家。”云澜说,“有七家已经投降,还有十多家没有动作,大约还在商量。”

“这个时候不反,大约也没有机会反了。”林妍叹息,似乎觉得不够混乱的样子,“帮一帮他们吧,”林妍又说,“也得叫这十八家多冲出来一些,不然都闷死在王都里,就白费我这一番安排了。”

云澜应是,“我会安排在东门的望风使跳反,把阿史然王色令智昏、屠杀车黎诸姓的消息传扬开,乱他的军心。”阿史然麾下的兵马也都是人,犬狄的大小军官们多少都有点出身,沾亲带故的,就少不了那些长老王子们的族亲姻亲。

林妍点点头,又问,“那些孩子呢?”

云澜禀道,“都已经出城了。栾义大人亲自押送,扮成了贩卖小奴隶的商人,经郅郯国送去海齐。”

林妍开口要的都是五岁以下的幼童,她还是不忍心杀小孩子。所以,就都送给楚奕去吧,给他安排。

林妍没有再说话,云澜悄然退下,去安排在阿史然军中生事跳反的事情。

王宫里很安静,落针可闻。

夜风清凉,隐隐约约,送来宫墙外厮杀的刀兵声与马蹄声,夹杂着乱乱哄哄的犬狄语,但听不清。

林妍想,不知道外面有没有人在骂“混蛋”、在骂她“被大松山诅咒的人不得好死”。许多年前的豳和府,也是这么一个夜风微凉的夜晚,她用蹩脚的犬狄语,这么骂了楚奕三遍。想想楚奕好生冤枉,她不但没有道歉,还强词夺理地大哭一场,把楚奕搞得不知所措,连声哄她,哄不好,他还着急。

林妍不禁低笑,真是的,当时囧的她要死,愧对楚奕,觉得天塌了一样,觉得简直是人生一道过不去的坎儿,想着以死谢罪算了……可现在回想起来,只剩有趣。

七年了。

当年能把两句骂人的话当成“你说什么”、“我听不懂”的她,现在,像楚奕一样,也能说一口流利的犬狄语,能分辨出来八部口音。

哦不,是七部。阿骨打部已经被灭了。

她已然把犬狄搅得天翻地覆、水深火热了。

天上两轮弯弯的月亮,很是静谧。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林妍跳下栏杆,拍了拍衣裙上的土——

还不知道这一轮要杀多久,她要养好身体,去睡了。

半个多月后,继犬狄车黎部诸王子为争王位大打出手的消息传遍江南江北,林妍有孕、阿史然大肆屠杀追剿车黎王公贵族的消息也传遍了江南与江北。

海齐楚奕的朝廷,与江南轩明的朝廷,沉默声震耳欲聋。

大家都觉得,到了犬狄的林妍,放飞自我的无法无天,像一匹脱缰的野马一样,搞事搞得肆无忌惮。

轩明把折子一撂,问满朝文武,“众位爱卿,有何意见?”

没人说话,这事儿真的不好发表什么意见。

未婚妻改嫁、宣布怀了个死老男人的孩子,这事儿不好提。但又是国事,还不得不提。怎么说,都不大对。

冷了场,轩明就点金辉,金辉已从东雍地界调回了京城,现任户部尚书。轩明问,“金大人说说。”

——这是来自前未婚夫点前前未婚夫的发言。

金辉在心底翻了个白眼,说,“禀陛下,微臣认为,静观其变。”别的他不了解,但金辉知道,林妍做事最讨厌别人碍手碍脚帮倒忙,连海齐的楚奕都没有什么动作,那就证明她有她自己的节奏。现在她的节奏已经放飞的没了边,不是常人能理解的疯狂了,胡乱插手,那个小姑奶奶会发飙。

轩明嫌他答得太简略,追问道,“为何有此言?”

金辉现在也是机要重臣了,看轩明一眼,满脸写着“这还用说?你不知道?”的意思,口中却冠冕堂皇地说了一堆去岁发了洪灾、今年又是大旱、要爱惜民力不可轻易动兵云云。说完了看轩明还看他,要他继续说下去的意思,那金辉就不给他留面子了,最后总结道,“据报海齐的楚帝也在休养生息,没有发兵的意思,微臣觉得,海齐如何,江南也如何,就是。”

——意思是,别嚷嚷什么北伐,皇帝不急,太监急。

楚帝不急,真轮不到他们急。

叫知道他们几人纠葛的朝臣、尤其是曾经的小林党,心里憋笑的很是辛苦。

轩明眼风扫了一眼,满朝文武顿时正色。

朝上说话有分量的人,都是经历过前两年焰火乱京的,都知道入幕之宾与红颜知己的故事。话说到这份儿上,就没有什么人跳出来说“北伐的大好时机”了,一个个带头都说,“金大人说的是”、“臣附议”。

于是轩明说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