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女淡月》
男丁们在忙着修缮房子,妇人们在一处临时搭起来的棚子里头照顾着孩童与老人。与淡月她们一同到来的,不只是苕村的人,还有些不熟悉的面孔,看上去也是临近村庄赶来的人们。
“哎哟,我的布哟,我可就指望做点手艺活养活娃娃哟!”一位中年妇人狼狈地跪在地上哭嚎着,身侧有几位村民正拦着她。
“徐婶啊,我们也是尽力在找了。布那么轻,指不定被水冲到哪处都不一定,再说咱们的人本就不多,更得紧着把人先捞上来啊。”最为健壮的男子劝解道。
淡月紧挨着云姨,瞧见此场景忍不住小声开口:“这么多天了,底下竟然还有人吗?”
“是啊,不管怎么说,人总比物更打紧些。”
不远处的妇人还在哭,村民们耐心地劝着。淡月目光扫视一周,眉头渐渐发紧。
“距离暴雨已经过去接近一周的时间,为何不见有人支援?”淡月发问。
“我们这不是来了。”
淡月摇头:“我指的是官员。如此重的灾情,就算从最近的镇子调人赶来,也应该到了才对。”
云姨冷笑着:“咱们这些村子,从不靠那些王八羔子吃饭。”
怎么会这样?
这让淡月很不理解。
依她在东京城时对往年灾情的理解,每次一有些天灾,朝廷都会拨下巨款让人着手去赈灾重建。若是灾情过大,皇帝还会以皇子为首去成立临时的赈灾队伍,将所有辖地都跑上一遍,确认无碍。每次皇子们都要走个三五个月才返京,民间对此番作为都是连连称赞。
皇帝仁慈,他知晓为官者或多或少都不会太过清廉,他也从不要求他们绝对的清廉。为了保证百姓的利益,赈灾款一定是一年比一年更多些。
现下连续降下五天的暴雨,东京城里头不可能不知道。那么,那些赈灾的人呢?都去哪儿了?
云姨此番的态度,又说明了什么?
“姑娘,来搭把手。”不远处的几个妇人正忙里忙外地给受伤的人烹煮热汤,人手不够,见淡月年纪轻正好喊来帮忙。
“去吧,我去看看那边的人,一会儿来找你。”云姨点了点头,背上行囊就朝反侧走去。
淡月加入熬煮热汤的队伍,但她是第一次用炊具,连添柴控制火候都不太熟练,其他人都在忙着做别的事,没有人能歇下手教她。
一位虚弱的妇人正坐在地上,见她此番模样,慢慢地从添柴开始仔细教导着她。她举着偌大的铁勺,在锅中不断翻搅着,避免煳底。淡月上手很快,妇人在一旁教了一遍她就会了,接下来的五锅都是自己熬出来的。
她从天亮忙活到了天色渐黑,当最后一个人领了汤后,才终于结束了一天的辛苦劳作。她锤了锤发酸的腿,搬了一把椅子坐在帐篷口等着云姨回来。云姨特别有干劲,一会儿帮忙搬东西,一会儿帮忙疏导老人,还会照顾那些伤重的人,药物吃紧,现下她正带着人上山去采草药。
淡月在忙碌间也没闲着,等汤好的时候,她就在帐篷里帮忙照顾孩子们,还会陪那些孤单的老人家说说话。一天下来,她像是在采访一般询问了不少人。她从那些人的言语中提炼了最关键的信息,也是她所关心的事情。
原来,这些南方小镇水灾之所以伤亡那么严重,是官府的不作为。
朝廷派来的人很快就到了这几座镇子,见受灾如此严重,若是启动人力去救,那么一定会损失掉许多物力。而物力与赈灾款又息息相关,负责此区域的人叫马顺,是去年上任的。官员来了又走,老百姓们一致认为是马顺的主意。
“马顺本就是我们村出去的狗腿子,点儿高,攀上了个高官做义父,用我们村的资源去换前途,就我们还傻傻地以为他想带我们过上好日子。口粮每年都交,可钱呢,是年年拖欠。”村民们提起马顺都是义愤填膺。
“我可是听说,他已经被提拔准备去狸城发展了。”
“真的假的?要做狸城的官?那是不是马上就能去京城了?”
“呸!进京又怎么样,贪官污吏,他也不可能有好报的!”
淡月不解:“为什么说做了狸城的官就能去京城了?”
村民解释道:“姑娘你年纪尚轻不知道也正常。狸城可是个风水宝地,哪一个从小地方升上去的官不都得过手了狸城才能飞黄腾达?”
这倒让淡月想起来一桩旧事。
那时她和父亲在狸城遭遇祸事后,确实有一位官员随着皇子一同查案,后来那位官员被提拔成了高官。官场上的细节她不晓得,可她却晓得那座城或是藏着不少秘密。
眼下,却不是讨论狸城的时机。
村民提起马顺气愤得很:“马狗贼,他不光贪了钱不办事,甚至还见死不救,那可是一整座镇子的命啊!”
唉——
众人齐刷刷地叹息,将气氛降至冰点。
淡月左顾右盼地瞧着他们低下的头,却没忍住询问:“他做了什么?”
“平来镇,就是那座靠海吃饭的小镇,这次暴雨起了洪水,把镇子淹了个彻底。马顺他去了,故意见死不救,那座镇子的人想逃出来,都被他和手下一个一个扔回海里,直到所有人都溺死了。”
淡月震惊到惊呼出声:“为什么?!”
坐在地上的村民黑黢黢的大手握拳砸向地面,“还能为什么?为的是他的官路,为的是他口袋里花不完的钱!”
淡月再问:“那这事又是怎么传出来的?”
“有坏人总会有好人,当时跟着他去的男娃看咱们村子也淹了,回来救家人,就说什么也不肯回去了。”
又有一个人十分气愤:“若不是男娃跑回来说三道四,我们能没人救吗?”
“就算他不回来,马顺怎么可能还管我们?”
“怎么不会管,他可是咱们村子看着长大的娃,当官了家总不能不要吧?”
“他什么时候要过了?欠咱们的钱这一年给过吗?!”
二人三言两语地吵起来,眼看着都要动手了。
隔壁的村民赶紧出言相劝,让他们关注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