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伴君游》

88. 高瞻远瞩

光阴荏苒,寒来暑往,几度春秋已过。

书房中,赵灵犀翻看送来的册子,她的心思全然扑在了学肆筹备之上。义安郡人人热衷于做生意,却也因此少了识文断字的机会。

若能让孩童俱都识文断字,明理知义,日后行商也好,为官也罢,皆能事半功倍。

赵灵犀凡事亲力亲为,从各个学堂选址到束脩银两的拨付,无一不与袁晁商议。

数年辛劳,终见成效。

义安郡的学堂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朗朗书声不绝于耳。

寻常百姓家的孩子,即便家境贫寒,亦能踏入学堂,识得几个大字。更有天资聪颖、勤奋好学的,便得了去京城继续学习的机会。

凡事总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有些孩童读了一两年,便心生倦怠,或是家中父母眼见孩童年纪渐长,便想着早早让他们出去做零工,挣些银钱补贴家用。

赵灵犀叹了口气道:“如今学堂倒是建起来了,有些贫苦人家的孩子,学了几个月字,便被爹娘拉回去做活计。小小年纪,能挣几文钱呢?”

袁晁安慰她:“贫苦人家维生已是艰难,只瞧见眼前的蝇头小利,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赵灵犀道:“我想着,能否让全郡的孩童,无论贫富,皆可入读学堂?不过是多费些笔墨纸砚,先生们的束脩自有官府承担,总不至于让孩子们为了几文钱便断了求学之路。”

袁晁思索片刻:“不如唤来刘希亮他们商议,若真要让孩童们都能开蒙识字,光靠劝说是不成的,还得有些章法约束才是。”

刘希亮带着幕僚下属匆匆赶来,众人在厅中坐定,袁晁将心中所想告知众人。

刘希亮为人审慎,听完后半晌才道:“王爷王妃高瞻远瞩,只是这事要要办成,所需银两非同小可。虽说先生束脩由官府承担,可笔墨纸砚、学堂修缮,林林总总,亦是一笔巨大的开销。更何况,若要强制推行,势必会引来部分百姓不满。”

袁晁摆了摆手,道:“朝廷给的造船厂分红,本王调拨一些,这几年郡中商贸兴盛,府库充裕。再加上富商乡绅的捐助,银钱倒不是问题。此事若能顺利成行,于义安郡之长远发展,肯定是有利无弊。”

刘希亮接过话头道:“若能推行,于义安郡而言,自是利大于弊。假以时日,义安郡民风开化,于治理亦有裨益。只是穷苦人家不愿送孩子进学堂,咱们也不能强行要求吧?”

袁晁看向赵灵犀,只听她道:“我想着,不如定个规矩,凡事郡内的孩童,不分男女,在十二岁之前,皆须进入学堂念书。笔墨纸砚、先生束脩等费用,一概由官府承担。家中实在困难的,官府依着实情,再给些补贴,免得他们为了眼前的小利,耽误了孩子念书。”

“这个法子倒是不错。”一个年长的幕僚点头道,“只是强制送学,家里少了一个人的收入,定会引起民怨的。”

袁晁沉声道:“民之所需,不在一时之利,而在长远之计。今日让孩子多识几个字,日后他们也能有更好的营生。”

刘希亮也赞同道:“王爷说得在理,而且咱们郡这几年广开商路,但凡有点本事,不怕吃苦的都能挣到钱。只要咱们把道理说透了,想来大部分人还是愿意配合的。”

经过一番商议,众人最终定下了章程:凡郡内孩童,未满十二岁者,皆须入学堂求学。所有费用由官府承担,对于家中实在困难的,还会给予适当补贴。

此举一出,震动不小。众人议论纷纷,有赞成,也有反对的。

总有人家抱怨,说什么孩子读书无用,读了几年不能中举当官,不如早早下地干活,也能挣些嚼用。

但袁晁雷厉风行,一面派官吏挨家挨户宣讲读书的好处,一面敲打阻碍孩子上学的父母。

民不与官斗,加上念书确实分文不取,久而久之,百姓们渐渐歇了抱怨之心,各郡县读书风气日渐浓厚。

岁月流转,春去秋来,转眼便是数年过去。

袁琮每日晨起去读书,必先寻到赵灵犀处辞行。赵灵犀亲手给他缝制了一个挎包,针脚不怎么样,倒是绣了一只活灵活现的波斯猫,毛色雪白,眼睛碧绿,袁琮很是喜欢。

天色微明,袁琮晃悠着进了赵灵犀的院子。他一脸的不高兴,赵灵犀正在梳妆,见他这般模样,不由得笑问:“大清早的,谁又惹你不快了?”

袁琮蹭到赵灵犀身边,一屁股坐到她脚边的软垫上,闷闷不乐道:“我昨儿夜里做了个梦,梦见我在院子里挖宝贝呢,挖出好大一箱子金子和宝石!”他沮丧起来,“结果爹爹来了,看见了,说都是他的,他一点不给我,全要走了!”

赵灵犀由着阿芜给她梳头,忍俊不禁,打趣道:“你爹带着世子去演武场了,等他一会儿回来,你找他要回来。快些起来吧,今日若再迟到,夫子可要罚你了。”

袁琮赖着不肯走:“娘,能不能今日向父子请假一天,我不想去。”

赵灵犀柳眉竖起,嗔道:“你又皮紧了,小心你爹回来又要骂你。”

袁琮哼哼唧唧:“那今儿午膳我要吃红烧鲽鱼!您记得让膳房给我备着!”

“知道了,知道了!快去吧!”赵灵犀催促着,发愁这孩子整日慢悠悠的。

赵灵犀看着袁琮远去的背影,眼底满是笑意。

她看着三个孩子一天天长大,如今都出落得极好。

袁承璟沉稳持重,平日里除了读书习武,便是随着袁晁处理政务,早已经能够独当一面。皇帝下旨,将亲王爵位传给了他。

不久前,朝廷又下旨为他指婚,对象是兵部尚书府上的嫡长女李婉青。袁承璟与李婉青在京城曾有一面之缘,他对于这门亲事倒还满意。

婚期定在秋日,两家都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着,赵灵犀忙得停不下来。

袁承璟瞧她连菜式都过目,笑了笑:“娘娘,哪用这么麻烦。差不离即可,不必大张旗鼓的。”

赵灵犀愣了一愣,小心地问他:“你一生一次的大婚,怎能简陋?李姑娘从京城远嫁而来,咱们总不能亏待了人家。对这门亲事,你没不满意的地方吧?”

袁承璟忙道:“门当户对,知根知底的,我哪里会有不满意的?唉,只是都说她端庄持重不苟言笑,若不是皇祖父下旨,我也不能委屈了自己。”

“你!”赵灵犀抬手给了他一巴掌,恨铁不成钢道:“你收敛着些,好好对待李姑娘,以后再别说这混账话!”

袁承璟见赵灵犀真动了气,这才收敛了玩笑之意,乖乖认错。

赵灵犀叹了口气,真的就没有一件省心的事情,袁长瑛的婚事也让她头疼不已。

袁长瑛跟着崔海蓉在商行里耳濡目染,见多识广,眼界高得很。

待到及笄之年,赵灵犀开始为她相看夫婿,袁长瑛隔着屏风见了几个,统统看不上眼。

寻常人家的小郎君,她要么嫌弃人家胸无大志。要么嫌弃人家畏手畏脚,少了魄力。

赵灵犀恨恨道:“人家举止翩翩,谈吐不俗,哪里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