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染民国》
桑景云买完连环画,并未离开,又在南城书局逛了逛。
这书局有许多书,四大名著,便都是有的。
当然,这时还没有“四大名著”这个说法。
桑景云想了想,问桑景英:“阿英,你可有看过《水浒传》?”
桑景英摇头:“不曾看过。”
“我们买一套回去,你可以看一看。”桑景云拿了一套《水浒传》给桑景英。
不只是看,桑景云觉得,桑景英还可以试着编写一部《水浒传》连环画。
桑景英要读书,很忙,但可以抽空写一写。
每天写个几百一千字,日积月累,也能慢慢将之写完。
至于为什么只提《水浒传》,不提四大名著里的另外两本,主要是桑景云觉得,《三国演义》和《红楼梦》,要简写成连环画较为困难。
《水浒传》里《武松打虎》《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智取生辰纲》《风雪山神庙》之类的故事,本就传播很广,其余故事要简写也很容易。
《红楼梦》却不同。
简写的《红楼梦》,会失去红楼的韵味。
南城书局出的《水浒传》有厚厚的好几本。
桑景英接过书,面露疑惑。
桑景云笑道:“这书跟《西游记》一样好看,你先看看。”
听到这话,桑景英立刻就明白了桑景云的意思。
他眼睛一亮,抱紧了手上的书。
桑景云瞧见笑了笑,又去看别的书,
她在一堆书里,看到了一本名为《新中国》的书。
这书名引起了桑景云的好奇,她翻开后,更觉惊奇。
这是一本第一人称的白话小说。
“这书不错,姑娘你可以看一看。”费中绪又搬了一些连环画出来,见桑景云拿着那本《新中国》,就出言推荐。
有费中绪推荐,桑景云便把这本书,跟《水浒传》一起买了。
毕竟她现在有钱。
这次来租界,桑景云拿到了四十个银元的稿费。
她对这个收入非常满意,一星期赚这么多,她在这个时代,已经是妥妥的高收入者。
收入高的,当然不止她,洪玥这次,也拿到了不菲的稿费。
她现在每周都能画三册书,加起来一百二十张图,稿费是十二个银元。
洪玥如今的收入,已经远超洪永祥。
桑景云手上有钱,花钱便也大方许多。
买完书后,桑景云带着桑景英,去了一家茶楼喝茶。
这茶楼位于租界,进去喝茶,光茶资就要六个铜元,各种点心另算。
桑景云看了看价目表,要了两笼嵊泗小笼包、两块松花糕和一笼虾饺。
这些
已经够他们吃饱,等下不用再吃午饭。
“姐,这里的东西有点贵。”桑景英有些不安。
他以前对钱没概念,那时他爹带他去茶楼,他专点贵的点心。
但这段时间,桑景云时常跟他讲家里的开销,他对钱财的态度,便也变了许多。
如今他不管买什么,都会先想想,这东西够买几斤米,几斤肉。
“难得吃一次,就别在乎价钱了,更何况茶楼的东西贵,是因为他们提供其他服务。”桑景云笑道。
桑景英听到这话,不再多说什么。
其实他们会进来,是因为在外面听到茶楼里有说书先生在说《双面魔君》。
此时,茶楼正中间,那说书先生,依旧说着这部小说:“从地窖出去,孟佑才知时间已过去一月,之前那一个月,他不停运转《无名诀》,早已不知今夕何夕……”
人们听得非常认真,茶楼里都静了下来,以至于大家找店小二添水,都不再高声喊话,只抬手示意。
店小二给桑景云送茶水点心的时候,动作也很轻,最后,还压低嗓音说:“客官,请慢用。”
桑景云笑了笑,和桑景英一起吃起来。
这家酒楼的小笼包和虾饺,都是客人点了以后现蒸的,据说这样的才好吃。
点心的做法也很讲究,小笼包的肉馅是用上好的隔心肉做的,还加入了猪骨汤、葱末、糖等调味,味道非常好。
虾饺更不用说,里面的虾仁吃着就知道很新鲜,与现代各种预制菜的味道截然不同。
至于松花糕,这是甜食,对桑景云来说,倒是没什么出奇之处。
两人一边听说书先生说书,一边吃东西,听了大约半小时,说书先生就停下来,不再继续。
如今没有扩音设备,说书先生说书只靠自己的嗓子,其实很辛苦。
而说书先生一停,酒楼里的人,便热烈讨论起来。
“你们说,这世上,是否真的有绝世武功?”
“也不知道那孟佑,接下来会如何。”
“希望它后头别写得乱七八糟的。”
……
时常到茶楼听书的人,早已将《水浒传》之类的故事听腻,现在对这个新故事,也就极为喜爱,还有人说起刊登了这故事的《新小说报》,觉得那家报社头一个用标点,很了不得。
桑景云听得心满意足。
这日,两人回到县城后,去县城专门卖包子的店买了十个大肉包,给阿兰三个,剩下的带回家。
桑景云还将今日刚到手的庄票换成银元,得了沉甸甸的一包银元。
家里有两张一百个银元的庄票,那钱桑景云不想动,但这四十个银元,却可以拿来花用,再还一点债。
桑元善身前
如今他们家欠下的债务不多也就一百多个银元桑景云打算陆陆续续将之还掉。
不一起还是她怕被人盯上。
两人快到家时看到陆盈搬了张竹椅坐在常去的那户人家的门口做针线而她不远处桑景丽跟几个女孩子蹲在一起摆弄一些杂草。
“阿丽你们在干什么?”桑景云好奇地问。
桑景丽指着地上的那些草叶子开口:“姐我们在做菜。”
桑景云闻言笑起来:“那你好好做。”
“嗯。”桑景丽点点头然后用一片大叶子当碗盛了一盘杂草跑到陆盈面前:“娘菜好了你尝尝!”
她说着还贴心地送上两根小木棍。
陆盈认真地接了木棍假装去吃面前的菜。
“好吃吗?”桑景丽问。
陆盈点点头然后别的女孩子就也端了“菜”送到她面前。
很多人不耐烦跟孩子玩过家家那些聊天的大娘就不愿意“品尝”孩子们做的美食。
陆盈却不同她一道道菜尝过去认真地说好吃还夸一个孩子的菜切得好。
桑景云瞧见这一幕心情挺好。
陆盈这样子挺好桑景丽瞧着也活泼许多。
等桑景丽再大点可以送她去上学。
这天晚上家里每个人都分到了一个大肉包。
桑景云道:“我今日又拿到了一笔稿费请大家吃包子!”
“谢谢姐我最喜欢吃包子了!”桑景雄有奶便是娘说完就狠狠地咬了一口肉包子。
他之前对桑景云很有意见但如今家里就数桑景云挣钱最多他对桑景云的态度就变了至少面上很是热情。
至于他私底下是如何想的就没人知道了。
吃完包子桑景云对桑学文道:“爹今日我们吃了包子晚上煮的饭肯定吃不完明儿个早上就吃蛋炒饭吧。你多放几个鸡蛋放十个。”
陆盈头一次带桑景丽出去玩时买回来一篮子鸡蛋。
桑景云就让桑学文第二天早上做蛋炒饭。
结果桑钱氏和桑景云都节省七个人吃的蛋炒饭才放了四个鸡蛋。
他们没把鸡蛋炒散将大块的鸡蛋都放在四个孩子的碗里因此桑景云是吃到了鸡蛋的但总觉得有点少。
上辈子她给自己做蛋炒饭每次都放两个鸡蛋。
这次桑景云干脆就让桑学文多放点鸡蛋。
桑景雄闻言喜出望外。
他不爱喝粥上回的蛋炒饭对他来说特别好吃!
这次放十个鸡蛋一定
更好吃。
吃完饭桑景云就跟桑钱氏商量还债的事情。
桑家的亲朋好友她认不全还债这事儿还是要让桑钱氏去。
等商量完桑景云一转头就见桑学文在给陆盈和桑景丽读她带回来的连环画。
陆盈和桑景丽很喜欢这部连环画。
之前那一册桑学文就在桑景丽的要求下来来**给她们读了几十遍到后来桑景丽翻开书能一字不差地读下去。
桑景云头一次看到这一幕的时候还以为桑景丽是学会了上头的字后来单独指了几个字让她念她念不出来才知道她是把书背了下来。
不过背多了简单的字她也认了几个。
桑景云见状就让桑学文拿着连环画教桑景丽认字。
她这身体的原主还有桑景英桑景雄都是五六岁就开始学认字的桑景丽也该启蒙了。
今天大概是走路太多的缘故桑景云特别疲惫吃过饭她就去了床上躺着。
床头点了她这段时间刚买的油灯借着油灯不那么明亮的灯光桑景云翻开了今天买的那部《新中国》。
翻了几页后桑景云被这书的内容惊了惊。
书里的主角一觉醒来时间已经过去四十年来到1951年。
彼时中国已经收回租界行政权他见了洋人不用再避让法庭的律师都是洋人他们国家还有强大的海军有在地下开的电车有横跨黄浦江的大桥……
桑景云看着看着热泪盈眶。
这书并非预言作者写书时尚在清朝因而他写的四十年后的世界依然是大清。
而现在大清早就没了。
书里写到地铁也不奇怪毕竟世界上第一条地铁建于1863年。
书里中国强大的原因更是有些理想化。
但桑景云读的时候还是很感动。
这是一部很好的书。
她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看出作者有多么渴望这个国家能走向强大。
这个时代应该有很多人跟这个作者一样期盼着他们的国家能强盛起来。
但他们心里却是不自信的。
他们国家拥有绚烂的文明曾经站在世界的巅峰。
他们国家的人一度无比自信。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但这些年外国的枪炮
他们对未来感到迷茫。
桑景云突然也想写一部这样的小说写一写真实的未来。
他们的国家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他们还是站了起来!
《新中国》这本书只有四万多字。
桑景云简单看过一遍,又挑拣着里面的一些情节认真看。
桑钱氏让她早点睡,但她拒绝了:“奶奶,你先睡吧,这书我想再看看。”
桑钱氏只能道:“你小心别伤了眼睛。”
桑景云应了一声,看了一段之后,闭上眼睛。
其实,她穿来这个时代之后,见到了很多她不能接受的事情。
比如河对岸的贫民窟。
但她之前自顾不暇,也就不敢多看。
她刻意忽视了很多东西。
这个晚上,桑景云又失眠了,翻来覆去很久没睡着。
第二天早上起来,她发现自己的月事姗姗来迟。
桑景云浑身没劲,不想动弹,就没去县城。
今天阳光很好,等桑钱氏他们离开后,桑景云将竹椅搬到院子里,躺在上面,继续看手上的《新中国》。
这是这时的人想象中的新中国。
而她见过真正的新中国。
这日,桑景英刚到学校,就被同学团团围住:“景英,你可有带《新小说报》来?”
桑景英将手上的报纸拿出:“带了,你们慢慢看。”
“景英,多谢!”众人纷纷开口,凑在一起看《新小说报》。
没挤进去看不到报纸的人,扼腕不已。
桑景英见状,又拿出两本连环画,问这些人:“你们可要看连环画?”
那自然是要的!这些人又分作两堆,一起看连环画。
桑景英笑了笑,拿出桑景云昨日买的《水浒传》,慢慢看起来。
他来读书,每月有两个银元可以拿,但这钱只够他花销。
虽然如今他姐姐挣得多,但他们家,也不能只靠他姐姐养家。
他是男人,还是家中长子,养家糊口是他的责任。
“桑景英,你看的又是什么书?”有人问桑景英。
“这是《水浒传》,我姐昨日买给我的。”桑景英道。
“桑景英,你姐对你真好。”众人有些羡慕。
桑景英赞同点头,继续看起来。
桑景英读过私塾,也读完了小学,看《水浒传》不成问题,就是看得有些慢。
他打算接下来的时间里,要有空就看,这样才能早些动笔编写连环画。
桑景英一心赚钱,桑景雄却在偷懒。
他拿了连环画和桑景英看过的报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