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被献给高官之后》

19.哭诉

邱翎冷哼一声:“早料到那些少爷兵靠不住,却也没想到他们竟主动投敌。狗皇帝那些年做了不少混账事,杀了那么多忠臣良将,唯独对京营这些兵马一直很是器重,用最好的马匹和最好的兵器养着他们。结果敌军来了,他们却是降的最快的!”

“后来顺天军和奉南王也杀了过来,他们还想再投靠这些人。但也不是谁都愿意收留三姓家奴的,那姓许的最后被人点了天灯,死前叫唤了三天三夜。”

这结局固然令人拍手称快,但死去的同伴却再也回不来。因此邱翎每每想起,还是要咒骂几句。

沈钰从秋婵手中接过帕子,一边擦去石碑上的浮土一边问:“我走后半年叛军才打来,既然如此,为何早早地就关闭了城门?”

若是不那么早关城门,一定有更多人能顺利地逃出来,不至于像现在这般只能在石碑上相见。

惠姑轻叹一声,提起这桩往事只觉颇多无奈。

“大概是小姐走后半个月,宫中收到八百里加急战报,说顺天军击溃了另外两支乱军,将那两支乱军收拢到一起,汇作一支五万大军,正直奔京城而来……”

战报最后那句直奔京城将灵帝吓坏了,当即下令封锁城门,从此后非必要不得出。

其实按当时局势,顺天军附近还有昌平王和奉南王两支叛军,双方兵马跟顺天军不相上下。

为了阻止顺天军首先攻下京城,这两支叛军定会想尽办法阻挠。他们几方互相拉扯,顺天军一时半会根本打不到京城。

但灵帝已经昏了头,除了封锁城门不知道还能做什么好了。

因着这个缘故,沈家的计划被打乱,一众人都被关在了城中。

这其中还有一个原因,便是蒋氏当时觉得京城才是最安全的,死活不肯听从他们的建议,放弃城中财物搬去庄子上去住。

城门未关之前,京城虽对世家出入管得很严,但主要是防止他们带着财物投靠叛军。蒋氏一个妇人,只要不带大量钱财出城,是能顺利带着顾泽离开的。

一旦他们出了城,哪怕只是搬到附近的庄子上,惠姑等人也能在叛军攻来之前给他们安排一条稳妥的后路。而且如此一来,沈家仆从也可以借跟随主母之名撤出大半,只留少数在府中装装样子就好。

但蒋氏不肯舍弃那些钱财,觉得惠姑他们是想将她赶走,帮沈钰侵占她余下的那些财物。

惠姑当时劝说了很久,那些财物于小姐而言不过九牛一毛,她根本不在意。她甚至提出可以补偿蒋氏,亏损了多少照价赔给她。

蒋氏当时是动了心的,却狮子大开口,让她给沈钰写信,要沈钰答应给她秦家半数家财。

沈昀是族中庶出,又因跟蒋老夫人不合,从小便缺衣少食,自然更谈不上有什么积蓄。便是后来他考取功名成了探花,族中出于规矩给了些银钱,却也没有多少,只够在京城办几桌席面的。

后来他做了官,按理要给公中交钱。公中收到各房交上来的银钱后在拿出一部分,根据各房情况予以补贴。像沈昀这种在京城做官,花费大的,应该多贴补些,或者直接把他上交公中的那份免了,让他自给自足。

但直至沈昀过世,沈家一直没有免去他要上交的那份钱,却也没有给过他任何补贴。

所以营州沈氏虽是名门望族,京城沈家却是白手起家。要不是先夫人秦氏家底丰厚又生财有道,沈家哪里能攒下那些家业?

先夫人过世,蒋氏用不光彩地手段嫁进来坐享其成,末了竟还想要拿走秦家半数家业?惠姑这么个好脾气的人当时都险些没忍住啐她一口。

别说那是秦家的产业她做不了主,便是能做主,她也不可能答应这种无理的要求。

他们本就不是非要跟着蒋氏不可,不过是她膝下有个顾泽。顾泽再怎么不讨喜,到底也是沈昀的血脉。他们身为沈家仆从,不好弃之不顾。

她劝蒋氏离京既是为了带着一众家仆求生,也是为了他们母子二人好,提出银钱补偿不过是想早些离开以免夜长梦多罢了。

但蒋氏实在是无理取闹,她便没再理会她,跟高琰他们商量着回头找个合适的时机把顾泽骗出京城,再将人绑了藏起来。

蒋氏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宝贝得紧,届时定会带人出城去寻,他们便能大张旗鼓地离京了。

但还没等计划实施,那封战报就抵达了京城。城门忽然关闭,再想出去难如登天。

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惠姑都在后悔,为什么要跟蒋氏讨价还价,为什么不一开始就用后面的那个法子,为什么不干脆狠心抛下这母子俩。若是他们早做决断,何至于让那么多人折在京城?

可再怎么后悔也晚了。那封战报就是这么好巧不巧的那个时候送了进来,灵帝就是这么愚蠢地立刻下令关闭了城门。

那时沈钰还在前往青州的路上,他们怕她一时冲动折返回来,便没有跟她说。后来人都死得差不多了,他们怕她知道了伤心,便也没有提。但这样刻意的规避又怎会不引起沈钰的怀疑,她虽没问,心里却已隐约知晓了答案。只是彼时她已在青州,京城这边的事鞭长莫及,问多了只会让惠姑他们自责懊悔,处事时愈发放不开手脚,便权当自己什么都不知道。

眼下回京,彼此都不必再瞒着,自然也要来祭拜一下亡人。

高琰在旁拔草,眼见两人都红了眼眶,温声安抚道:“也不都是坏事。因着昌平王急于攻入京城抢占皇宫和国库,城外的人反而得以保全。庄子上的人基本都还在,没什么损伤。”

许寿光主动投敌开门揖盗,导致敌军来得突然,打了大家一个措手不及。但昌平王眼里只有灵帝的宝库,他麾下兵马则盯上了城中世家大族。等他们在京城大肆抢掠半个月后,想起京郊的庄子时,庄上的人已经及时撤离了。

高琰和惠姑便是因为提前被送出京城来到了庄子上才得以保全,也是他们应对得当,让大家早早就打包了行李,又提前准备了足够的食水,见势不对立刻退到了早先便踩好点的安全地带,这才几乎保住了庄子上所有人。

沈钰嗯了一声,勉强扯出个笑脸:“京城前后经历了几次兵乱,能保住这么多人属实不易,辛苦你们了。”

高琰摆手:“我们辛苦什么,无非是打点些琐事罢了。倒是小姐,人在青州,却还要时刻担忧着我们。两地来往那般不易,还要时不时想法子送粮送药。”

他们手头是有钱的,小姐走时将先夫人半数家财留给秦家,另外半数家财又分作三份。一份交给他们打理,以备不时之需,另外一份尽数散给了需要帮扶的亲朋故旧,助他们度过难关,最后一份才留作己用。

但之前那几年天下太乱了,尤其京城附近。几股乱军前后攻占,洗劫过皇宫和世家大族后便来洗劫周边村镇。百姓不堪其扰,大多数青壮都被拉去充作马前卒或是民夫。田间地头没了农人耕作,田地荒废,粮价飞涨,到后面已是有钱都买不到粮了。

惠姑等人带着大家四处躲藏,想远离京城,又恐路上露了行迹,只能小心翼翼地缩在那方隅之地。若非沈钰一直想法子从青州那边送来米粮药材接济,他们之中身体强健的或许能活下来,老幼病残却不知撑不撑的过去。

邱翎见他们不是伤春悲秋就是推功揽过,嗨了一声:“都过去了,还说这些做什么。夏岚他们可都听着呢,没准正在底下嫌晦气呢。不如说些高兴事,让他们也开心开心。”

说着眼珠一转,好奇道:“小姐你跟镇国公是怎么结识的啊?怎么忽然就成亲了?”

正红着眼睛擦墓碑的秋婵听到这动作一顿,正要说这算什么开心事,就听邱翎又道:“我们听说的时候吓了一跳,但还挺为你高兴的。”

“你不知道,三年前镇国公的人还帮着我们给死去的兄弟姐妹们收过尸呢。”

一直在旁沉默着没有说话的陈屹川这时点了点头:“那日叛军攻入南城门,我们的人大多都死了,勉强活下来的人也身受重伤,无法去给同伴们收尸。”

“当时镇国公的一队人马藏在城中,扮做民夫帮忙收敛了大家的尸骨。若是没有他们……这坟里怕是一具完整的尸骨都没有。”

高琰颔首:“他们本可以不管,但还是冒着风险帮忙,可见人品不错。能带出这样的兵马,想来镇国公的为人应当也不差。所以当听说小姐你要嫁给他的时候,我们虽震惊,但还挺放心的。”

沈钰闻言却皱眉皱眉:“怎么从前没听你们提起过?”

三年前发生的事,又是于沈家有恩,惠姑他们不会在信中一句不提的。

“我们也是最近才知道的。”陈屹川道,“他们当时没有透露身份,只说是城中百姓,看到我们英勇杀敌,觉得不该让这样的人曝尸在外,便帮着收敛了。”

“我们很是感激,给了些银钱做谢礼,后来安稳下来了还想找一找他们,看有没有什么能帮的上忙的,但一直没找到。”

“结果前些日子我在国公府附近看到一人,正是当初帮着咱们收过尸的。我拦住那人问了一下,才知道原来他们是镇国公的人,三年前负责在京城这边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