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三思啊》
第37章入主东宫第三十七天:
【当皇帝真快乐啊。】
没什么原则的太子殿下过了一个十分开心的新春。
不仅吃到了有史以来最满意的一次宫宴,还与沈里一同携手上了高台,欣赏到了琼楼玉宇之上的绚丽烟火,如果他们身边能没有那么多一同观赏的碍眼之人就更好了。
就像小时候,闻时颂已经有些记不清到底是哪一年了,也许是他刚刚回宫的第一年,也许是隔过去的一年,当时清河公主还没有远嫁,每年过年她总会成为孩子群中的焦点,因为她可以用血脉力量让夜空绽放出最盛大的烟火。
有些如花蕾绽放,五彩斑斓;有些如流星拖尾,划过夜空,;所有人抬头仰望,在硝烟味中留下笑颜。
闻时颂被皇兄轻轻推了推肩膀,尝试着去和沈里道歉。
他都忘记自己为什么要道歉了,但总之是要道歉的,别别扭扭的不愿意上前也不是因为他不想道歉,而是他怕他说了对不起沈里还是不想搭理他。
他……
听到如今的沈里对他说:“我有点困了,你呢?我们什么时候能回家睡觉呀?
闻时颂大脑一片空白,身子僵直,一边告诉自己快回答,一边忍不住一遍遍的在脑海里回放,回家,回属于我们的家。
那真的是一个美好的夜晚。
沈里也这么觉得。
甚至更开心。
因为他收到了丰厚的压岁钱和年礼。
大启过年的压岁钱讲究和后世差不多,婚后便不再属于“压岁的对象了,但新婚的新人除外。甚至因为这是新婚的第一年,头一次一家人聚在一起,作为太子妃的沈里反而收到了更多来自长辈的“爱。
沈里不确定其他地区是不是这样,但反正雍畿是这样的。
闻时颂几乎是成年的皇子公主里最小的那个,所有比他年长的皇子公主都是慷慨解囊。当然,他下面还有其他未成年的手足,他也要掏钱,但重点是上面的皇兄皇姊已经不少了,每个人几乎都成了家,不管他们心里到底乐不乐意,至少表面上他们都十分积极且热情的给了沈里压岁钱。
而除了这些皇子公主外,老闻家也是个大家族,闲散宗室多到让沈里都快要社恐了,一个个见过去的时候,生怕谁对闻时颂来一句“您小时候我还抱过您呢。
但这些已经是有足够的脸面,能凑到太子妃面前给压岁钱的存在了,剩下的人想给都没这个门路。
沈里几乎算是一夜小富。
当然,太子也给出去了不少。老皇帝是真的能生,他的孩子孙子感觉都够组成一个小型的足球联赛了。但沈里一点也不心疼,因为吧
给钱的时候走的是东宫公账收钱收的却是他个人所有。
大气太子说:“我还不差你这点。”
沈里真的开始觉得多个老公也没什么不好的了。
在压岁钱的大军之中表现最突出的自然还是太后她老人家她以前还会一碗水稍微端端平但今年也不知道是因为清河公主的事想开了还是怎样反正力挺沈里的态度摆的十足。
老太后还生怕沈里担心拉着他的手安慰道:“反正我不摆出这个态度他们也会嫉妒你太子妃的位置就是众矢之的除非哪天太子倒台否则你永远不可能与所有人相亲相爱。那我还装什么呢?索性不如就把特殊进行到底让他们好看清自己的位置。”
很难说是不是老皇帝为了巩固先太子的位置而进行的一系列区别对待给了太后灵感但太后就是把这种偏爱的态度摆在了明面上。
大家反而不敢有什么怨言至少明面上没人敢一句“那是太子妃你是什么”就能堵死很多人的嘴。
影响是互相的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太后的态度
从侧面让沈里这个旺身边人的说法又被推波助澜了一番。
连春华秋实看沈里的眼神都好像不一样了。
只有沈里还在说着:“不要封建迷信。”我要是真的旺人那就赶紧着旺一下我阿姊北疆大捷边关百姓不要再受蛮族之苦了。
在皆大欢喜中沈里过年的难关也终于来到了最后一个节点——大年初一的大朝会。
大朝会是大启最重要的朝会之一一年之中只在元旦和冬至两天举行参会人员包括了满朝文武(中央官员及地方官员代表)各国番邦使臣以及十二卫中的军方大佬。
用沈里的理解就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大年初一的大朝会比冬至的要更特别一点因为后宫也要派出代表参加甚至沈里这个太子妃还全程参与了整个朝会流程的后勤主持工作。
沈里上辈子就是个清澈且愚蠢的男大不要说接触了他连想都不敢想有朝一日自己能参加这种规格的会议。
在紧张的同时说实话还是有那么一点点小激动的。
这也是沈里昨天那么忙的原因他不只要忙除夕夜的宫宴还要提前监督殿中省尚舍局的宫人对无为殿进行的陈设布置各种朝臣站位的区域划分光是殿内殿外帷帐的学问就已经乱的沈里一脑门子官司。
什么文官武官的帷帐颜色要进行
区分京官和外官的材质要有所不同还有什么品级上的区别啊不同番邦的习俗忌讳啊……
这些不需要沈里一一去管他只需要指挥合适的人去做但每一步都不能出错因为一旦事情闹大
唯一能安慰到沈里的是因为涉事范围太大哪怕是被追责的负责人也不只有沈里一个。而他好歹是老皇帝的“儿媳”是自己人礼部的高官和内侍省的大太监们才是真害怕。每个人都神经紧绷到了极致规行矩步不敢有丝毫差池。
沈里反倒是在当晚回东宫睡了一个踏实觉第二天神清气爽的穿上了一层又一层的朝服与太子闻时颂一起前往了无为殿参会。
大朝会说是“会议”但其实并不会真的讨论什么只是大家对老皇帝进行朝贺。
也就是对皇帝说一声新年好。
只不过这个新年好需要格外的有仪式感。
皇城外面的天街早早的就开始黄土垫道净水泼街礼部的官员及仪仗队的亲卫在道路两旁列队队伍长到仿佛看不到头。
当然这是闻时颂对沈里口述的沈里此时并不能看到外面的盛景。
只能靠想象。
当门下侍中高声宣布“请中严*”之后中书省的通事舍人就会带着四品以下的官员鱼贯而入去站到无为殿前大广场上的指定位置了。
是的大冬天寒风里四品以下的官员只能站在外面。
他们在各地其实也算得上是一方要员是个大人物了但在中央在朝堂之上这些大佬也只能站在外面吹冷风连稍稍换个久站的站姿都不敢只能生生受了这皇家威严。
沈里这个太子妃的待遇就比较好了他随太子和四品以上的真正大佬们一同提前入殿站在殿内恭迎了老皇帝的御驾从无为殿的北面缓缓驶来。这一天老皇帝穿的是最正式的衮冕了也是电视里总爱演的那种皇帝眼前有十二旒珠串挡脸的打扮。
庄重而又威严是这个帝国权力金字塔顶端的极致模样。
沈里根本不敢乱看只眼观鼻鼻观心的安静站在闻时颂的一旁就宛如一株安静的植物随着礼官的唱名声一拜再拜磕的脑袋都是晕了。
老态龙钟的老皇帝神情威严与昨日宫宴上和煦模样截然不同。
就像他一体两面的政绩有时候非常明君有时候又昏庸的可怕。但雷霆雨露皆是君恩他们不能质疑也不敢质疑只能在符宝郎恭恭敬敬请上传国玉玺之后对着面朝南方坐下的陛下山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两次朝贺**之后就该由闻时颂这个当朝太子佩剑上前了。
是的
,佩剑。
但这更像是一个表演性质的佩剑,因为闻时颂全程需要做的仅仅是在代表皇子公主乃至是老闻家所有的宗室行礼之前,把佩剑从腰带上解下,由沈里接过,放在指定的席上,这代表的是一种臣服,一种效忠,一种态度。
沈里发誓他没看错,在他从闻时颂手里接过剑的那一刻,他从闻时颂的眼中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