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穿书文艺杠精》
不出意外,宋知南的第二篇杂文再次掀起一场轩然大波。
这次,不但有人骂宋知南,还有人写信骂杂志社,甚至威胁他们,如果以后再发表宋知南的文章,他们就取消订阅。
杂志社的编辑开始怕了,这可是关系到他们的饭碗。
大家一齐看向老周,老周考虑许久,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我们是《杂文周刊》,主旨就是针砭时弊,抨击现实中的丑恶现象。我们有自己的风骨和坚持。如果个别读者一威胁,我们就妥协,我们本身就会成为笑话。不理他们,爱订不订。他们不订,有的是人订。”
小刘担忧地问道:“可是主编,销量要是真的大幅下滑咱们该怎么办?”
老周干脆地说:“不怎么办,等真下滑了再说。”
杂志社除老周外,其他编辑们全都忐忑不安地等着那个未知的结果。
等到最新一期杂志出来,销量统计表一送上来,大家不由得一惊:销量不减反增,这是怎么回事?
老周也很意外,下班的时候,他顺便去附近的报刊亭实地查访。
这一看,他还真找出原因了。原来买他们杂志的女同志很多,他一问报刊亭的负责人,她们也说确实如此。买书买杂志的顾客以女同志居多。这一期的《杂文周刊》卖得特别好,一摆上来就卖完了。
老周回去之后就把这个发现告诉大伙。
大家一起惊呼:“原来如此,那我们就放心了。”
《杂文周刊》这下更有底气了,你威胁你的,我们刊登我们的。
宋知南还完老周和李群英的稿债后,准备休息几天再闭关写作。
闭关之前,她约了罗静林和格羽两个文友见个面。
宋知南把两人约到家里,同时也叫上了李群英,四个人围在一起吃火锅。
外面寒风呼啸,屋内温暖如春。大家有说有笑,气氛相当热闹。
宋知南打量了一眼格羽,见她一脸疲惫,就说道:“你最近写作这么用功?要注意身体啊。”
李群英不解地问道:“格羽你这么用功,怎么还拖我的稿?”
格羽支支吾吾,顾左右而言他。罗静林没忍住,在旁边说道:“她这么累不是因为写作用功,而是因为她那个诗人男朋友。”
接着,罗静林不满地吐槽道:“群英,诗人明河你也认得吧?他这人交游广阔,仗义疏财,家里时常高朋满座。只
是这高朋总得有人招待吧?高朋散后总得有人打扫收拾吧?你猜是谁在干些?”
大家一起看向格羽格羽不自然地笑笑为明河辩解:“他这人就是这样朋友特别多。他还要思考写作那些杂事琐事只能**了。”
宋知南犀利地反问道:“他要思考写作你不需要吗?他是诗人你不是吗?”
格羽摇头“不一样的我在写作上的才华很有限只是比一般文学爱好者的水平稍高些罢了。”
宋知南问:“这句话是谁说的?是那个明河说的?他们凭什么断定你才华有限?”
格羽说:“也不只是他他的朋友们也这么说。他的朋友中有一个叫扶光的是当代诗坛的代表人物。你听说过吧?”
“我知道他他的诗我也看过水平一般。”
格羽惊讶道:“怎么会一般?评论家都说他的诗格局宏大见解深刻词句隽永。”
宋知南说:“我觉得你的词句更隽永感情更细腻。你应该把精力放在自己身上。你的才华不应该耗费在那些琐碎的事上。”
罗静林平常跟格羽走得更近些感情也更好便顺着宋知南的话说:“格羽南姐说得对你应该把时间和精力花在自己身上。你忘了南姐的那篇《不要嫁给文学青年》了
格羽像是被下了蛊似的一个劲地为明河辩解:“不明河跟那些人不一样。”
李群英恨铁不成钢地说道:“格羽你醒醒吧。你那个男朋友的问题很大。你跟男人在一起应该是状态越来越好而不是越来越差。”
格羽有点油盐不进宋知南跟她交情一般再说深了就是交浅言深了也只能点到为止。
格羽在这边吃饭还惦记着明河一个人在家没人管刚吃完饭她就匆匆告辞离开。
她一离开李群英就忍不住扶额叹息:“你们说她平常挺聪明灵透的一个姑娘怎么一遇到感情的事就糊涂了呢?”
罗静林面带忧色:“连南姐都劝不醒她我也没办法了。”
宋知南安慰她:“没事可能是她命中注定有此一劫过完这关就好了。”
情关是很多女人的一大关卡有些人必须要亲自过一次才能汲取教训。也有的人需要过好几次你拦也拦不住。
罗静林愤愤不平地说:“那个明河明
明各方面都挺一般,但崇拜他的女孩还挺多。格羽说她觉得压力很大,生怕别人把明河抢走了,她没有安全感,就拼命地对明河好。”
李群英说:“都别说那个明河了,就连张玉冰那种长相的人都有很多女孩喜欢他崇拜他。明明咱们南姐的名声和才华比那些男作者强一百倍,怎么就没男的崇拜她呢?”
宋知南对此看得挺开:“很多男人,连女人有才华这个事实都不愿意承认,你还让他们崇拜?他们只会崇拜同性,对于女人,他们只想征服和占有。
张爱玲说过:‘很多男人碰到有才华的女人,总想睡了她,而不是欣赏崇拜她的才华。’
因为才华而被爱,那是男人的特权。我们女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不可能拥有。残疾的男作家能遇到真爱,残疾的女作家却会遭到家暴。
更何况,还有更恶心的,比如说一个男人睡了一个女人后,不管他在身份阶层和才华上比女人低多少,他会觉得通过这一睡,自己就可以和她平和平坐甚至地位高于她。甚至还想在精神上指导她。
男人觉得占有了女人的身体,就理所应当地占领了女人的精神。你们说这有多可怕?”
宋知南的这番话把罗静林和李群英都给整自闭了。这真是一个荒谬的世界。
宋知南笑着举杯:“都别沮丧啊,多大点事儿。男人的爱是多稀罕的东西吗?”
聚会结束的第二天,格羽给宋知南打来电话,小心翼翼地问她能不能给明河的诗集写篇序言。
宋知南明确拒绝:“格羽,如果是你的诗集要出版,我可以帮这个忙。但明河不可以,我跟他不熟,我也不喜欢他的诗歌。
而且,我认为,天道能量守恒,凡是扶持男人事业的,一般都会被反噬。本来老天爷没给他好日子过,你硬要扶持他,相当于逆天而行。你最后有可能会被上天惩罚。”
格羽第一次听到这番言论,她沉默了一会儿,说道:“好的南姐,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宋知南决定不再劝她了,格羽也二十多岁了,还是个诗人,该有的智商和判断力她都有,如果她执意如此,别说一个文友,连她亲妈都拉不住。
她愿意支持引导别人,但也不愿意过度干涉别人的因果,尤其是男女感情这一块,情况更复杂。她只能尊重并祝福。
过了两天,红都电影制片厂的于红林第二次登门拜访,于红林今年
25岁北影导演系毕业她跟胡导不一样态度谦虚而诚恳。
“宋老师您的作品我全部读过给我最大触动的就是《他的家她的冢》。不夸张地说那篇小说给了我当头一棒它让我接受了我父母并不特别爱我的真相。奇怪的是我接受了反而平静了。”
宋知南面带微笑听着
于红林接着说道:“不过我觉得最适合改编成电影的还是《女人的风格》这篇小说女主角性格鲜明独特矛盾冲突多戏剧性强台词对白很有张力语言幽默犀利。我觉得不用大力改编只要尊重原著不乱改拍出来的电影效果肯定不错。”
宋知南点头:“看来你是真的理解了我的作品。”
两人聊了半小时的文学和电影。宋知南确认这个于红林跟胡导不一样她懂电影也懂点文学。
于红林见气氛烘托得差不多了就有些为难地报了价:“宋老师以您在业内的名气和地位我们理应给出更高的报价。只是我们红都电影厂是个小厂经费不足我们只能给您1500元的改编费我们想跟您再签一份电影票房分红的合同。”
接下来两人就分红比例进行谈判经过一番拉扯最终确定了10%这个分红比例。
宋知南在跟红都电影厂签订正式合同以后又赶了几篇稿子分别给李群英和老周同时告诉他们自己要闭关写作大长篇。
老周听罢虽然遗憾没法约稿但也祝福支持:“行你好好写吧这段时间我就不打扰你了你出关时记得告诉我。”
李群英雀跃地说:“我亲爱的宋老师你一定要把这个长篇放到我们杂志首发。”
宋知南没把话说死:“等我写出来再说吧。”
宋知南想写一部大部头小说以青阳市为主要背景将女主角的个人成长与时代发展相结合时间跨度将近30年人物众多尤其是女性角色众多预计要写一百万字。
名字就暂定为《青阳往事》以后想到合适的名字再改。
宋知南写的最长的小说也就十几万字这部大部头让人感觉颇为吃力。那么繁杂的原料如何取舍裁剪是个难事;那么多的人物既要生动形象又要有代表性还不能重复更是个难事。
最关键的是写的过程中她一会儿觉得自己的储备还不够一会儿对自己的文笔不满意了。她脑中
的剧情明明精彩纷呈怎么一落到纸上就那么平淡无味呢?她胸中明明气象万千但怎么就无法彻底表达呢?
宋知南写着写着就忍不住抓自己头发把头发抓成了鸟窝状有时还在屋里来回踱步嘴里念念有词。有时她还会扮演文里的角色自己跟自己吵架。
宋冬宝看着一向潇洒随意、气定神闲的姐姐变成这般模样不由得摇头叹息:“写作这行太难了。”连姐姐那么心态平和的人都快被逼疯了。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