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穿书文艺杠精》
李群英说为宋知南开辟专号那是说好听话,更大的可能是杂志社嗅到了新时代的商机。
此时,整个龙国处在文化大饥渴当中,对精神食粮的需要十分旺盛。他们开设长篇专刊也是顺应时代潮流,当然,这也方便了宋知南。
她的《唐厂长改革记》就发表在了《燕京文学》长篇专号上。李群英的女儿李成章也成了杂志社年纪最小的编外人员,人称催稿小能手。
据说主编捶胸顿足,悔不当初,他为什么不给自己的女儿取个小名叫催稿呢。
宋知南的稿子顺利刊登以后,李群英在寄样刊时,顺便寄了一张李成章的照片,并在信中写道:“大家都说孩子集合了我们两家人的优点,我只能说这孩子在娘胎里就很努力,她长成这样也是尽力了。”
宋知南一看照片,不禁点头赞同,这孩子长得这么可爱,确实是竭尽全力了。
《唐厂长改革记》正好赶上改革文学的风潮,影响很大,杂志连载结束后,就有出版社上门要出单行本,首印10万册,书一上市,就被读者一抢而光。
第二版再印15万册,依旧不愁卖。后面还有可能要印第三版。因为是改革文学,不光是文化圈和普通读者看,有些单位的工作人员组团来买,就想从中得到点启发。
因为了宋知南这个招牌,其他作者纷纷向《燕京文艺》投稿。
杂志社靠着这波东风,名气大涨,在首都杂志圈总算有了一席之地。
李群英因为工作能力突出,荣升为主编。
李群英升职那天,钟山和他母亲的签证也顺利办下来了。他和李群英按之前商量好的去办理离婚手续。
办完手续,李群英给宋知南打了个电话,百感交集地说道:“我今天升了职,但也失去了丈夫。这一得一失真是让人感慨呀。”
宋知南安慰道:“你应该说,你升了职,同时又重获了自由,这是双喜临门,你得庆祝一下,去吃顿好吃的。”
李群英笑道:“你说得对,我并没有失去什么。我这格局跟你比,到底还是差那么一丢丢。”
宋知南:“只差一丢丢而已,你就是全国第二,已经遥遥领先于他人了。”
“哈哈哈。”
李群英畅快地笑了,胸中的那一点郁气也随之消失得无影无踪。
说完私事,李群英接着问道:“宋大作家,问你个正事,你的毕业去
向想好了没有?是留校进机关?还是进文联和杂志社?”
宋知南想了想:“我想当自由作家不想要单位和领导。”
李群英认真建议道:“就目前来说你还是需要一个单位的过几年再要自由吧。我试探过我们总编问能不能把你这个特殊人才引进我们杂志社、总编说如果你愿意我们就引进你我们可以帮你解决户口问题你也可以不用坐班但是有一条我们条件有限暂时分不了房。总编说你可以先住他家。他家的房子比较大。我的建议你是可以先住我家。”
宋知南说:“我谁家也不住我准备买房你帮我打听一下那边有没有人卖房。”
李群英惊呼道:“差点忘了你现在是大富婆了。失敬失敬。对了我们邻居一家好像也要出国正准备卖房。今天就先聊到这儿我一会儿就去问问他们。”
李群英匆匆挂断了电话。
宋知南暗自感慨道:这个李群英真是她的福星啊上一次帮她解决了住房问题这次又来帮忙了。
宋知南回到宿舍大家正围着她的收录机听邓丽君的歌。
于蓝和王琳听得如痴如醉一看到宋知南回来就问她:“老四你这些磁带都从哪儿弄的?”
“祝景星和孟金秋借给我的。”
魏秋月笑着说:“老四是真有面子我听说孟金秋可宝贝这些磁带了别人借他都不肯但是老四不用开口他主动借。”
王琳也说:“还有那个祝景星买到好书先问咱们要不要他总能弄到一些内部书。”
于蓝接着说:“我在电影厂打杂的时候听人提过祝景星他好像是**子弟。”
张小凤诧异道:“是吗?平常看不出来啊他一直都很低调不显山不露水的。”
谢欣然说:“一般有点底蕴的家庭都挺注重家教的但你可以从他的日常生活看出一二来。”
魏秋月笑吟吟地看着大家:“孟同学祝同学甚至苏同学人都挺不错你们谁想找对象的真的可以认真考虑一下。”
大家笑着捶打魏秋月。
现在的大学在某些方面还是挺保守的学校明文规定不准谈恋爱。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那些彼此有意的男女同学私下里悄悄谈。只要不太明目张胆学校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301宿舍里的女生除了魏秋月外都收到男生的明示或暗示。但大
家的心思都不在这上面,一直到现在也没人谈恋爱。
魏秋月做为老大姐,不禁有些着急,她觉得大家迟早要找对象,那还不如找一个学历相当又知根知底的男同学。
可惜了,这些姐妹们注定要辜负魏秋月的心意。
张小凤第一个表示,“我要考研究生,不谈恋爱。
于蓝不屑地说道:“我觉得这些男生都配不上我们。
王琳换了一盘磁带:“他们确实配不上,来来,继续听歌。
收录机里传出了《年轻的朋友们来相会》。
“年轻的朋友们,今天来相会,荡起小船儿暖风轻轻吹。花儿香,鸟儿鸣。
这首歌本来是明快爽朗的,但大家却听出了一丝惆怅和伤感。
张小凤语气失落:“要不了多久,你们就该像鸟儿一样飞出301,飞向全国各地,只有我还留在学校。你们参加工作以后,再想聚齐就难了。
12个人中只有张小凤一人打算继续考研究生。
宋知南说:“也不一定,说不定有人跟你一起留校呢。
大家也跟着叹气:“谁知道学校会把我们分配到哪里呢。
关于他们的毕业分配,各种小道消息层出不穷。
有人说,他们77级的同学,会有一部分进机关单位,有一小撮留校,还有一部分配回原籍。而那些带工资上学的学生一般得回原单位。众说纷纭,大家谁也不知道最后结果怎样。
77级是78年春天入学,他们将在82年三月毕业,78级在7月毕业。他们统称为82届毕业生。
还没毕业,但很多同学心中已经充满了离别的情绪。
有的同学更加疯狂的学习,有的同学焦躁地四处打听毕业分配的事情,还有的人趁此机会了却自己的心事和遗憾,该表白的表白,该写信的写信。
301宿舍的女生收到的表白信激增,宋知南时不时地打趣一下姐妹们,只是她万万没想到自己也会收到告白。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爱跟她作对的李长胜。
这天晚饭后,宋知南照例在学校的树林里散步构思,每天走上三大圈,用时45分钟。这是她每天的例行功课。
只是最近小树林里的鸳鸯多起来了,她只能换条人少的路线散步。
宋知南在走第一圈时,遇到了李长胜,两人点头致意,交错而过。走第二圈时又遇到了他。
第三圈又遇到李
长胜时宋知南只好问道:“李长胜你是在跟踪我吗?”
李长胜红着脸吞吞吐吐地说:“宋知南同学我知道我配不上你我犹豫了很久纠结了很久还是不想留下遗憾我下定决心告诉你其实、我喜欢你。”
宋知南是有惊无喜。
她沉默片刻后问道:“李长胜
李长胜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不不我们没有打赌。我是真的喜欢你我是后知后觉就因为我喜欢你所以才跟你作对。”
宋知南:“你有大病吧?”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