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七零穿书文艺杠精》

第136章

写完《女人的风格》,再搭配一篇男知青与村里小芳的故事。

淳朴善良的农村姑娘小芳被举止斯文、长相俊秀的男知青吸引,为他洗衣做饭,帮他干农活,帮他排解苦闷。男知青不喜欢小芳,但又需要她,两人恋爱结婚,小芳很快就有了身孕,就在小芳期盼着孩子的到来时,高考恢复了。小芳大着肚子全力支持男知青考大学,男知青考上了大学,小芳却失去了丈夫。男知青一去不复返,在城里娶妻生子,而小芳却在村里带着孩子苦苦支撑,艰难求生。

多年以后,男知青生活富足,家庭美满,即将升迁。小芳的女儿大铮历尽千辛万苦,考上了大学进了城,父女相见,男知青追忆当年,感慨万端,忍不住潸然泪下,他说他对不起小芳和大铮,以后会弥补她们。

就在大家以为这是一个大团圆的结尾时,大铮却在关键时刻揭穿了渣父抛妻弃女的可耻行为,男知青的现任妻子痛恨他的欺骗和隐瞒,果断跟他离婚。男知青名声受损,升迁受到影响。

男知青指责大铮为何如此绝情,大铮冷笑道:“我不是你的女儿,我只是你留下的孽债,我来找你不是要跟你相认,而是来讨债。”

这篇小说取名为《男人的孽债》。

宋知南打好腹稿后就开写,很快,她就进入了忘我的创作状态,

五千汉字是她的兵马,她指挥着这些士兵在稿纸排兵布阵。

宿舍里的姐妹们一看宋知南要写作了,自觉地安静下来,连脚步都变轻了。

《女人的风格》宋知南起初只打算写3万字,可是没搂住,越写越长,从短篇变成了中篇又变成了长篇,按照杂志的字数规定,超过3万是中篇,超过8万字就是长篇。《男人的孽债》超过了四万字,是个中篇。

这两篇投给《燕京文艺》不太适合,它一般只收短篇小说,宋知南重新给它写了一篇《女人就是太阳》。

《男人的孽债》投给《现代》,《女人的风格》先投给《九月》,如果不过,再投给《播种》和《钟城》。

她现在要做的是广撒网,目标是先发表,要赶紧抢占先机。

伤痕文学之后,还有反思文学、寻根文学、改革文学,接下来好像是先锋小说和新写实小说。

每个时期她都要写出几篇代表作,她要争取做到哪里都有她。只要她一直在桌上,她想吃的那盘菜总会转到

她面前。她要让那些后世的评论家们怎么都绕不过她。看一篇小说觉得不适应不习惯多看几篇不就习惯了?他们应该学会适应社会而不是让社会适应他们而她就是这个社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宋知南先写出初稿再粗修一遍最后精修定稿。三篇稿子整完已经是十天之后了。

这些日子宋知南除了上课就一直埋头写稿。学校里的玉兰花开了她没都注意到。

大地春回天气转暖同学们脱下了厚重的棉衣换上轻便鲜亮的春装宋知南也换件红色短风衣。

宋知南一走进教室就引来了大家的注目礼。

体育委员李长胜贱贱地一笑:“宋知南你穿上这件衣服只要不开口说话其实也挺像个淑女的。”

教室室里传出一阵欢快的笑声。

宋知南翻了个大白眼:“李长胜你不说话时像个二愣子一开口又傻又贱。”

杠精值20。

李长胜继续说道:“宋大作家

宋知南淡然一笑:“以你的智商和欣赏水平你理解不了那就对了你哪天要是理解我赞同我我就该反思反思了。”

杠精值加20。

继李长胜之后生活委员周鹏也跳出来说:“宋同学你是班干部心胸要宽广些不要那么尖锐。你这人别的都挺好就是这张嘴太厉害了眼睛里揉不下沙子。”

宋知南:“来来我往你眼睛里撒一把沙子你试试别揉谁揉谁是狗。”

杠精值20。

于蓝作势要起身:“我去外面抓把沙子扔到周同学眼里试试。”

大家轰然大笑。

魏秋月说道:“你们这些人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吧别期中考试考不过我们又说三道四。一个个自己地里长荒草还关心别人家地里土豆大小。”

张小凤也鼓起勇气发言:“我认为秋月说得对。”

李长胜拉着周鹏:“算了咱们好男不跟女斗。”

宋知南冷笑道:“不跟女斗还天天挑事?斗不过就说这句话你们自己不觉得可笑吗?”

杠精值40。

于蓝接道:“李长胜屡战屡败还总来挑战你以后别叫长胜了叫长败吧。”

宋知南笑着说:“批准了就叫他李长败。”

大家插科打诨嘻嘻哈哈

孟金秋拿着一本杂志进来了他神情激动地看着宋知南想搭话又在犹豫。

宋知南问道:“孟金秋你的文章发表了?”

孟金秋用力点头:“嗯。”

大家嗷地一声冲上去抢杂志。

孟金秋郑重道谢:“宋同学谢谢你的指点。”

“不客气孟同学你继续努力。”

继赵清波和孟金秋之后陆续有同学发表作品一般都是小小说、散文这样的豆腐块。

像宋知南这样一上来就敢投中长篇的没有。

之后几天宋知南是喜讯连连。

《女人就是太阳》在《燕京文艺》上顺利刊登之后《九月》也刊登了她的《女人的风格》不过要分三期连载。《现代》刊登了她的《男人的孽债》。

三篇小说共获得稿费1000元之后各家杂志争相转载转载也有稿费宋知南又赚了第二笔稿费她的稿费收入已突破1500元相当于普通工人3年的收入。

大家都羡慕麻了。

魏秋月和张小凤提醒宋知南一定把要钱藏好这么一大笔钱实在让人不放心。

张小凤催着宋知南去银行存钱:“快去存吧要换了我都睡不好觉。”

“行我今天就去存。”

河西大学的学生争相传看这几篇小说书报亭的杂志刚摆上架就被人一抢而空。

女生们比较喜欢《女人的风格》有当插队经历的对《男人的孽债》更有共鸣。

校园里到处都有人在谈论这篇小说。

“这个女主角是不是太刻薄太好斗了?从没见过这样的女主角。”

“这样才新颖以前的那些都看腻了。天天讲无私奉献女主角苦得跟黄连似的。”

“可是她对里面的男人太无情了我都替那些男人心疼。”

……

杂志社寄来了两麻袋来自全国各地的读者来信。

写信的多是女读者。

“看了你的《他的家她的冢》后我哭了好久我以前心里苦但不知道为什么苦更不知道跟谁诉说。现在我知道了我的苦是因为我父母偏心。我本来打算以后要更努力工作赚钱加倍孝顺他们让他们看到我的好。看了你的小说后

“宋同志你好我在《杂文周刊》

上看到了你的文章,你骂得真是酣畅淋漓,入木三分。我分别把那两篇文章拿给我爸妈看,我爸妈非常生气,因为你戳到他们的肺管子上了。

“宋同志,我不赞同你的观点和看法,我觉得你骂父母骂得太狠了,他们也不容易……

……

很多老师对于宋知南这个大辩论家也更加宽容了。作家嘛,这种性格很正常。没有个性能当作家吗?

宋知南再质疑某些老师时,他们不以为苦,反以为乐。

还有的老师问宋知南:“宋同学,你是对我的课有什么意见吗?为什么不杠我?

宋知南:“老师,你的意见我都赞同啊,我也不是谁都杠的。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