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穿书文艺杠精》
宋知夏仔细观察着妹妹的脸色,她好像不是在开玩笑。她飞快地开动自己的小脑瓜,怎么也理解不了妹妹的做法。宋知夏那不大不小的眼睛里充满了大大的疑惑。
“三妹,那你以后真的不打算找对象了?”
宋知南理所当然地说:“那是肯定的,你看‘婚姻’二字咋写的?婚是女人头脑发昏,姻是大女人为囚。合在一起就是女人头脑发昏了才甘心结婚当囚徒。
还有一种解释是女人被打昏了才被抢回去当囚犯。原始社会最开始是母系社会,根本没有婚姻这一说,那些男的想要个奴隶就得靠暴力去抢人。现代社会倒是不用直接抢了,但他们用社会习俗规范约束咱们,用传统吓唬咱们,让你不结婚就活不下去。什么东西得天天吓唬你,你才去要?钱丢在地上,还用得着吓唬你才去捡吗?不早被人哄抢了?”
真是惊世骇俗,宋知夏的嘴惊讶得半天没合上。
宋知南点到为止,也懒得跟她解释那么多。反正宋知夏已经结婚,其中的苦与乐她以后会比自己体会得更深。
宋知夏一看自己确实没连累到妹妹,心中的愧疚少了,不过活依旧没少干。她跟宋知南聊上几句就开始去干活。
两人一起去后院整理菜地,宋知夏一进后院,想起这栋院子里发生的“故事”,仍然心有余悸。
她看看宋知南,对方全无异样。宋知夏不禁心生佩服。
宋知夏没忍住,好奇地问道:“小南,你为啥一点都不害怕?”
宋知南一边拔草一边回答:“我连爸妈都不怕,我还怕谁?你不觉得活人才是最可怕的吗?自私冷血的亲人很可怕,外面的红小兵很可怕,邻居也很可怕。跟他们一比,鬼只是听上去可怕而已,人家是打你了骂你了还是坑你了?”
宋知夏一想也是,慢慢地她也就不害怕了。
由于男联盟和婆婆盟的出现,宋知南得到了朋友们的安慰。何黛怕她难过,特意从家里带来好吃的。李群英也送来两个苹果和一堆勉励,边月给她送来两筐柴火,陆诗月送给她一本书。
**珠还亲自来了一趟,她站在院子里看着前院郁郁葱葱的青菜,提醒宋知南:“你上回说等你的菜长好了,要带到我家显摆显摆,我可一直等着呢。”
宋知南笑着说:“行,那我这周日去方便吗?”
“当然方便。”
周日上午10
点宋知南提着一篮子蔬菜去吴家登门拜访。
开门的是**珠的妈朱静墨她虽已人过中年但气质不俗。夫妻俩都是高颜值怪不得能生出**珠那么漂亮的女儿。
宋知南用欣赏的目光看着朱静墨:“阿姨你真漂亮怪不得能生出明珠这么好看的女儿。”
朱静墨笑道:“你这孩子小嘴倒挺甜。”
宋知南正色道:“我的嘴可不甜我就爱说实话。”
“哈哈。”
朱静墨愈发高兴。
宋知南把篮子递上去:“朱阿姨这是我这自己种的菜在前院种的带给你们尝尝鲜。”她特意强调前院种的就是怕对方心里有忌讳。
朱静墨感慨道:“这菜长得真好跟你一样有精气神。”
这夸人的方式也挺独特。
两人说着话
她拉着宋知南到自己房间里说话。
**珠对宋知南普法演讲的事很感兴趣就多问了几句。
宋知南拣好笑的事说了:“演讲内容大同小异就是各厂的反应不一样。钢铁厂最财大气粗给的补贴最多还送了我一口铁锅。毛巾厂送毛巾食品厂送吃的。”
两人在屋里呆了半小时就出来了刚好吴厂长从外面回来了。
朱静墨一看到他就笑着说:“老吴明珠的好朋友小宋来了。”
吴厂长面带诧异女儿很少往家里带朋友。
他还记得宋知南:“小宋我记得你。别客气就当在自己家一样。”
宋知南面带惊喜:“吴叔你竟然还记得我。”
吴厂长笑道:“当然记得我对你印象很深呐。”
他很和气地说:“你们聊我去做饭。”
宋知南语气诚挚:“哇吴叔真是个好男人比我爸强多了我都没吃过他做的饭。”
朱静墨母女俩脸上带着幸福的笑容。
三人坐着继续闲聊。
朱静墨还特地给宋知南泡了一杯麦乳精。
她说道:“小宋你写的文章我看了写得非常好。你小小年纪就有如此见地以后好好努力将来一定能成为大作家。”
宋知南:“谢谢阿姨鼓励当作家是我的理想。”
“好有志气。”
朱静墨也听说过别人议论宋知南的事便安慰道:“小宋别人的议论和闲话你别放在心上。说得他们想娶你就愿意嫁似的。也不知道这些
人是怎么想的,见到一个女孩子,首先想的是能不能娶回家。
朱静墨年轻时,虽然长得漂亮,但是娇气吃不了苦,还不爱做家务,亲戚邻居也悄悄议论她,说长得好看又不能当饭吃,她将来肯定找不到好婆家,即使找到人家也受不了她。她后来还偏偏就找到了,还找到了一个爱做饭长相英俊有前途的丈夫。
宋知南说:“这些人的脑子比较小,只能装下这种事,别的装不了。
“哈哈哈,还真是。
两人相谈甚欢,**珠在旁边都快插不上话了。
她们聊着天,吴厂长往外端饭菜。
朱静墨热情地招呼宋知南吃饭,宋知南一点也不拘谨。落落大方地吃饭,舒展自在地聊天。吴厂长对宋知南也不禁有些好奇。
他说道:“小宋,你的文章我也看了,我觉得你在妇联办公室都有些屈才了,你倒是挺适合宣传科。
宋知南答道:“在哪里都是为人民服务,我挺喜欢现在这个岗位的,能帮到女同胞们,也算是我为妇女解放做出一点贡献。不过以后宣传科要是有什么任务,我也可以过去帮忙。
吴厂长点头:“你的思想觉悟倒挺高。其实,你的工作做得不错,就是有些同志不理解你,对你产生了偏见。
宋知南轻轻叹息一声:“吴叔,您经常当领导,您肯定知道,有时候,工作越负责就越被人指责。无论一个人多负责多无私,也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因为有的人他就不是正常人。我听过一句老话,叫当家三年狗都嫌。
这句话深得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