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八零之珠玉在侧》

第326章他是最懂玉的人

第326章他是最懂玉的人

初挽道:“算了,如果价格可以的话收就收了回头慢慢研究,如果对方狮子大开口那自然不能要,也怕后续麻烦。”

现在关于出土玉这一块国家现在基本没怎么管制,属于民不举官不究,大家该买还是买,甚至现在这圈子还流行起来包老坑但是再过一些年,就不好说了,管得严格了,容易惹麻烦。

聂南圭颔首:“是。”

这么说着那边杨瑞常已经和对方聊起价格来了夫妻两个要一万三,说实话这价格真不贵,现在古玩和国际接轨了,但凡不是国家禁止的一些物件都可以拿到外面卖,那价格自然下不来了。

况且这东西罕见,一般人想碰都碰不到,一万三,怎么着都不贵回头想卖,随便翻多少倍都可以——况且现成有一个华侨要卖几乎可以随便卖。

显然杨瑞常也是这么想的,他已经和对方谈到具体怎么付款了。

对方要求现金不要存折

他们这么说着初挽突然想起一件事。

她感觉不对。

当下忙摇铃给了那边一个暗号于是伙计赶紧进来了初挽嘱咐了句伙计忙过去给了杨瑞常一个手势杨瑞常见此便话锋一转只说钱暂时不凑手只能分批次一部分现金一部分给存折。

夫妻两个脸色就不太好了说不会用存折只要现金。

杨瑞常何等人也早就成精了的一看这架势便不再谈了说双方都考虑考虑对方见此又说一部分现金也可以或者便宜些卖都行。

这时候初挽出面直接给砍价到了三千元。

她望着那夫妻淡声道:“就是这个价钱了再多是没有如果你们觉得不合适可以拿着各处问问琉璃厂收玉器的也不止我们一家。这物件好是好但一般人可能都不敢收。”

那夫妻两个犹豫了好一番对视一眼最后到底是别别扭扭答应了。

杨瑞常拿出三千元现金收下了这物件。

那夫妻两个拿到钱沾着唾沫好生数了一番确认没问题后才忙不迭地揣到兜里跑了。

等杨瑞常送走了那两个人他也是不明白忙进来了问起来:“初总你看出什么问题了?这到底怎么了?”

他开始讨价还价一万三谁曾想这夫妻两个兵败如山倒最后竟然三千块也卖了。

这简直不可思

议了!

只能说,初挽给三千的时候是看出什么,那两夫妻也不敢抻着,趁早就跑了。

初挽看聂南圭:“你觉得呢?”

聂南圭摸着下巴,琢磨着这件事:“我对玉,并不算精通,但是好歹也略知一二,我实在看不出来这玉器有什么不对劲,我只是觉得这件事有点不太对。”

他们都是摸爬滚打过的,多少感觉这里面有点做局的意思了。

只是,如果是做局,这夫妻两个演戏的功底也太深了?这样的局,怎么最后就赚这三千块?这背后又是什么人给他们做局?

初挽轻叹:“我也是突然想到一件事。”

杨瑞常疑惑:“什么?”

初挽:“你们想想,这么大一块上等好玉,在古代,必然是有些身份的,以极高的殡葬礼仪下葬的,才能有吧?”

杨瑞常点头,聂南圭也点头:“那自然是了。”

初挽:“既然这样,那无论哪朝哪代,都得遵循一定的礼仪规矩,不可能胡乱塞一块吧?你说这么大一块玉器,你晚上睡觉如果放身子底下,什么感觉?”

钱经理和聂南圭脸色顿时有些难以言喻。

这好像确实是一个问题。

虽然人家下葬的人死了,但是也得让人舒坦,不可能故意拿这个咯下面。

不咯下面,那血沁哪儿来的?

聂南圭恍然:“所以带血沁的,不可能这么大一块,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没见过这么大且带血沁的古玉。”

初挽:“对,所以这块玉,必然有古怪。”

杨瑞常点头,一时也是冷汗冒出:“差点花一万三!”

初挽出面,直接三千收了。

三千块钱买这么一块,就算里面有问题,亏三千块,但好歹能拿过来研究研究,也算够本了。

但如果亏一万多,那就是另外一码事了,到时候打了眼,这名声传出去都坏,自己心里也不痛快!

初挽:“杨展柜,今天这个事,你算是机警的,其实不光是你,就是我和聂先生,我们刚才也差点打眼,这块玉实在是看不出任何破绽。”

至少从玉本身,真是没有半点瑕疵。

杨瑞常叹息:“是,是,现在这造假的哪,越来越厉害了!这要是造假的能评诺贝尔,咱们中国早就厉害了!”

初挽:“反正以后小心吧,有什么拿不准的,就干脆别要了,不然收了后,心里也别扭。”

杨瑞常颔首:“

那可不,这次真是一身冷汗。

初挽:“至于这一块,我研究研究,我记得鹤兮擅长看玉,可以让他看看,或者找专业人员用机器帮着检测下。

这么说话间,聂南圭突然神情有些异样。

初挽感觉到了:“怎么了?

聂南圭:“我想起来,前几天我店里收的那件白玉瓶,我怎么觉得——

杨瑞常:“你这块应该没问题,我见过,大家伙都看得真真的,没什么毛病!

然而聂南圭脸色显然不好看。

初挽明白他的担心,当即道:“走,我们过去看看。

********

两个人径自过去聂南圭的古玩店,到了那里,就见白瓷已经收拾妥当了,店铺重新归置起来,宋老三在那里看着店铺呢。

宋老三是个倔脾气,他们家店又和初挽家店有竞争力关系,对初挽本身没好脸色,不过上次聂老头做寿初挽去了,且送了一份厚礼,这宋老三如今对初挽也就态度尚可,打了招呼,奉了茶。

聂南圭对宋老三倒是颇为敬重,宋老三是从小跟着他爷爷的,算是聂家老爷子的义子,他得尊称叔叔。

当下他见了宋老三,赔笑着说:“三叔,前天不是收了一件白玉瓶吗,拿出来让我见识见识?

宋老三看一眼初挽,才道:“那可是轻易不见的好东西,收着呢!

现在客气是客气了,但彼此还是有竞争关系,这种好东西自然不能轻易示人。

聂南圭依然笑看着他,那意思很明白,拿出来看看。

宋老三不太情愿,不过还是和伙计嘱咐了句,把那白玉瓶拿出来。

聂南圭看了眼初挽,眸中有些歉意,初挽倒是不太在意,她知道宋老三就这种性子。

其实宋老三很有些本事,那眼力搁琉璃厂都没挑,越是这种有本事的,越有自己性子。

很快,宋老三把那白玉瓶拿来了。

那是一件白玉龙纹瓶,用一整块和田玉雕刻而成,莹润光亮,胎体透薄,浑然一色,不说其它,只说这么一大块整玉用来雕刻这么一件白玉瓶,本身已是奢华之至,更不要说这雕工更是一绝。

这白玉龙纹瓶用了阴线刻、浮雕和减地阳纹的古代雕刻技法,把玉器进行了深度打磨,碾琢细腻,圆润光滑,每一个细节都顺着玉石纹路内向雕刻,玉器上的线条流畅分明,刀法贯穿有力。

初挽细细看过,这玉胎处理得实在是妙,玉薄如

纸,那惟妙惟肖的双龙雕纹透光隐隐跃动,细致精妙,莹润柔亮。

初挽道:“这物件真好。”

她记得故宫博物馆有几件类似的,那都是宫廷中都少见的了。

聂南圭显然也是头一次见,看了一番后,道:“应该是乾隆工吧。”

所谓乾隆工,是说乾隆年间的玉器,乾隆此人嗜好美玉,曾经将苏州、扬州和回部地区的制玉高手调往宫中如意馆,让宫廷画家绘制图样,让那些制玉高手赶制玉器,乾隆自己亲自监制。

他在位六十年间,造办处制造了大量精美玉器,无一不是料好、工好和抛光好的上等精品。

而这件,明显是乾隆年间如意馆的手笔了。

旁边宋三爷听了这话,自然颇有些自得,点头道:“是,这正是大名鼎鼎的乾隆工,故宫博物馆里估计能有那么三四件和这个比一比,外面却找不到好的了。”

<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