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八零之珠玉在侧》

第 270 章(恢复了)

第270章恢复了

办好签证后,陆守俨又和两个孩子都打了预防针,和他们沟通了下,两个小家伙纷纷表示他们长大了,爸爸妈妈不在家他们也不怕,反正有哥哥就好啦。

初挽看陆守俨把两个小娃儿哄得团团转,一时也是感慨,想起他小时候怎么调理几个侄子的,不免想笑。

这时候已经上了飞机,初挽舒服地靠着座椅,感慨道:“你可真行,管孩子很有一事,幸好有你这么会管教孩子,不然可怎么办呢!”

陆守俨淡瞥了一眼初挽:“我也就管教管教他们了。”

初挽侧首笑看他:“那你还想管教谁?”

陆守俨:“你小时候一点不听话。”

初挽;“我怎么不听话?”

陆守俨便握住了她的手:“建冉小时候可是很不服气,总说我太宠着你了,什么都纵着你。”

初挽好奇:“那你真这样了吗?”

陆守俨看她一双眼睛黑亮黑亮的,心便说不出的柔软:“你说呢?”

初挽便笑了,她回忆着小时候:“我还记得你抱着我,给我看连环画,给我讲三国演义和西游记。”

陆守俨唇边便现出笑来:“这都记得?”

初挽叹了声:“别的不记得了,就记得当时想着,猴子还是挺好玩的,就是那个三国演义,总是打仗,可真没意思,偏偏你天天给我读,好烦。”

陆守俨便低笑出声:“后来我总算明白了,跑去书店买了童话故事,把我零花钱都花光了。”

他记得当时他还特意找发小问了,问女同学喜欢看什么,他列了清单去买。

初挽:“你那时候多少零花钱?”

陆守俨:“好像挺多的吧,其实几个哥哥都对我挺好,都会给我,爸也会给我。”

初挽:“看你小时候过得还蛮舒坦的。”

他小时候真就是四九城少爷的样子,就算当时大环境不太好,但肯定什么都短不了他。

陆守俨:“那不是后来有你,钱都给你花了,我自己什么都不舍得买。”

初挽听着这话,只觉得心里暖融融的,她微靠在座椅上,脑中却想起刀鹤兮。

她想着,无论上辈子还是这辈子,陆守俨都是她人生中的贵人。

如果不是有那么一个人在,她和刀鹤兮并不会有什么不同。

************

抵达柏林泰戈尔机场的时候,已经是傍晚时候,

柏林时间下午五点多了范文西教授带着几位专家亲自来接机的。

说实话在这异国他乡突然看到白发苍苍的范文西教授并几位专家亲切感倍增。

陆守俨和初挽上前和几位专家握手大家都有些激动特别是范文西教授一个劲地说:“你们这次干得好干得好啊!”

范文西教授这次心情确实是很好。

其实解放后五十年代时候他就曾经和几位文玩界的专家一起组成文物追索团去日本美国并欧洲各国索要文物可惜那个时候资金有限能力有限话语权更是没有

三十多年过去了中国这几年改革开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经济虽然还是不如人家但好歹比之前强了腰板稍微挺直了一些。

当然最关键的是初挽实在是干得好直接握住了德国那么要紧的一把维京剑这才让他们有资格坐在了谈判桌上甚至有希望能要回来一些珍稀文物了。

范文西显然摩拳擦掌豁出去了老祖宗的东西能要回多少是多少吧。

这么说着他们出了机场径自过去文物追索团所下榻的酒店这酒店晚上时候有免费的午餐几位专家们每天都等着这免费的晚餐呢。

范文西笑呵呵地道:“在这边吃能省不少钱呢国外的东西太贵了咱们能节省尽量节省吧。”

旁边范文西的弟子牛经理也在牛经理听到这话道:“这家酒店饭菜其实也不便宜不过我算过了如果我们在外面吃等于咱们全都有花钱吃现在咱们在人家酒店里吃我们几个不用花钱只需要买单陆同志和初同志那份就行了总体来说还是省钱了!”

这话听得初挽直笑:“牛经理不愧是开店的这算盘打得好。”

牛经理:“没办法出门在外嘛经费有限咱们能省就省这涉及到文物哪花钱的地方多着呢!”

其它几位专家纷纷点头因为几位专家都是顶尖的自然时常被邀请去各国开会或者文化交流对各国物价多少了解于是几个竟然比较起各国物价比来比去德国吃饭仿佛也不算贵了。

大家谈话间还说起柏林墙来东柏林西柏林的初挽听着倒是想起一件事好像柏林墙接下来就要推倒了估计也就半年内了到时候德国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再这之后金融危机苏联解体一桩一桩的事接着来就连国内也是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将有一大波时代赐予的机会。

几位专家这么讨论了好一番,提起这次的文物追回,也是感慨万分,范文西更是叹道:“听说你给他们水下考古研究所捐献了二十万美元的设备,我们不懂水下考古,但也明白,初挽你这是功德无量了!这次又买到了维京剑,我们文物索回行动才有了一个契机,这些都多亏了初挽你啊!

初挽:“那维京剑,我也是无意中得的,也是巧了,因缘际会,也该着我们能得到这个机会。

旁边就有专家问起来那维京剑花了多少钱,初挽也就据实以告,两万美金。

大家一听,真是百般滋味,一方面觉得两万美金是很大一笔钱了,一方面又明白那是德国重要文物,才两万美金买到,那是捡漏了。

牛经理更是叹息:“初同志就是眼力好,没办法,我到现在还记得,当初你怎么从我眼皮子底下把那件明朝康熙年制的大盘给捡走了,那东西可是稀罕物!

一提这事,在场所有的人都笑起来:“小牛,你啊,这还是你修行不到家,学艺没学精,这才看漏了!

吃过饭,陆守俨和初挽就住在这家酒店,晚上大家也都没心思早睡,便聚在一起商量接下来的对策,几位老专家把他们搜集的资料都提供给初挽,也说起德国博物馆那边的情况,以及维京剑在德国的价值。

当然了大家商量一番,觉得还是得先礼后兵,本着友好协商的原则,争取能用维京剑多换几件过来,适当时候可以给他们一些金钱补偿。

************

初挽琢磨着德国的捡漏机会。

她上辈子对于德国文物界的故事也是了如指掌,但是有些捡漏得看时机,她搜罗了一些,发现那些大漏都是要看时机的,时机未到,自己漫天寻找,就像在纽约街头垃圾堆里找九龙杯一样,那就是大海捞针。

目前她能想到的,就是柏林这边有个德国人家收藏的明宣德牡丹凤凰鎏金宣德炉。

那是她上辈子曾经花费四百万英镑拍卖到的,所以对这个物件曾经的传承来历非常清楚。

那个香炉可以说是明代铜器铸造工艺中的精品,颇为罕见,清朝宫廷中也曾经使用过。

这位德国家庭的祖先在一百多年前去中国,从中国带回来,大概在六十年代,他们家试图将宣德炉捐给德国博物馆。

但是因为这个器型罕见,市面上几乎没有同类品,当时德国博物馆鉴定为赝品,之后那人不服气,又找德国顶尖中国文物

专家鉴定依然认为是高仿品。

这个时候那个德国家庭也相信了这点无奈之下便将那宣德炉随意当做器物放在家中盛放杂物。

一直到1995年聂南圭底下一位掌柜过来德国淘宝去那家德国人家中看别的玉器结果无意中看到了这宣德炉。

他一看之下便知道这东西不同凡响当即要买下。

他并没透露价格不过应该并不太贵他买下后便拿到了拍卖会上出售直接卖了一百多万英镑。

这件事是瞒着聂南圭的。

聂南圭后来知道的时候瑞士佳士得已经开始为这宣德炉造势要举办一个拍卖会据说当时的聂南圭大发雷霆派人赶赴瑞士抢拍。

在那场拍卖会上初挽顺利拔得头筹四百万瑞士法郎竞拍成功。

重活一世初挽自然不想费那周折了现在年份还早一些她就直接赶过去把这宣德炉从那德国人手中买过来也省得后面麻烦了。

当下初挽凭着上辈子的记忆先翻了电话簿按照名字找了好半晌之后开始打电话打了半天终于排除了那些同名同姓的最后锁定了一家。

她直接了当说自己想收一些旧物件问对方是不是有对方显然意外不过还是表示可以过来看看。

不过他们家现在很忙估计得傍晚才能有时间。

初挽和对方约好后初挽便重新做了计划当天先四处逛逛傍晚去对方家里明天正好可以去见德国博物馆的人和他们谈了。

陆守俨看她有时间便先带着初挽在柏林转了转

还特意经过柏林墙看了看柏林墙是混凝土墙上面拉了带刺的铁丝网初挽他们过去的时候还看到观察塔楼上有警卫在把守。

这么随意转着便到了柏林墙公园跳蚤市场。

据说这是德国最大最有名的二手市场就紧挨着柏林墙公园旁边可以看到一整面的墙上面都是涂鸦五花八门的。

这里的物件也实在是齐全有各种中古时代的家具、相机、唱片以及各种古董书等也有亚洲风格的古董以及一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儿。

初挽带着相机的之前会习惯性拍照什么的这次也不例外拍了不少照片。

她这么边逛着边道:“国外的那些收藏家他们喜欢把收藏分类按照系列来收藏藏品丰富了就

开始研究开始写书以后我也可以这么干。”

鉴赏古玩需要积累大量文化知识对历史文化引经据典考证辨析也要对各种古玩的渊源鉴别有所见解在这个基础上当有丰富的藏品形成体系时就可以考虑编纂鉴赏目录方面的书籍同时将自己的知识体系整理起来著书立说传经播慧。

陆守俨:“你收的碎瓷片元明清瓷器应该也不少了各种名窑和花色都齐全也可以著书立说了吧。”

初挽点头:“是。”

她将相机收起来笑道:“其实我还考虑写一写游记我们出国这一年美国欧洲大大小小的跳蚤古董市场也走了不少我能拍照片的尽量拍了照片我可以将这些都编纂起来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来分析那些古董市场的门类其实也挺有趣的。”

陆守俨:“这个想法好每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这种古董市场的风格也就大不相同可以说这种跳蚤古董市场就是一个城市或者国家文化的缩影。”

初挽点头:“是就算我们逛的最普通的农民市场背后也是一片水土的习俗文化。”

这样的话她的游记会兼具古董和历史文化的鉴赏应该很有实用价值。

当然除了这些关于瓷器的关于柴烧窑的关于后挂彩的关于中国瓷器对世界影响的这些她都可以慢慢写把自己两世的积累全都写出来。

陆守俨牵着她的手漫无目的地走过那片古董市场其实这边不光是市场还紧邻着公园。

阳光出来了可以看到旁边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