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八零之珠玉在侧》

第215章 第 215 章

第215章流落海外的越王剑

初挽给陆守俨打了一个电话,问起两个小家伙的情况。

她出国后陆守俨便把孩子放在了老宅恰好陆家几个孩子也在老宅,这样两个小家伙有“侄子侄女”陪着倒是不错玩得高兴,也把妈妈出差这个事忘了,偶尔别人提起来还手舞足蹈高兴,看那样子盼着妈妈带回什么“好吃的”。

初挽听着忍不住笑便说日本倒是不少孩子的小零食以及日用品都很不错打算给孩子多买点,又说给陆守俨买了剃须刀给老爷子买了一个电饭锅,除了这个还给几个嫂子买了化妆品。

她生孩子时候几个嫂子都帮了大忙,如今买东西正好捎带手给她们送点。

陆守俨听着:“你能带得了这么多吗?”

初挽:“怕什么,这不是这么多考古队员吗我看他们都比较节省

陆守俨想想也是便随她了,不过还是难免嘱咐一番虽然日本治安还可以但是平时也得小心着。

初挽笑着道:“这几天我不是去图书馆那就是待在培训队宿舍里!”

陆守俨:“当我不知道,你肯定逛古玩街什么的了。”

初挽:“……就知道瞒不过你不过我才逛了一次!”

陆守俨:“淘到什么好东西了吗?”

初挽一听便兴致勃□□来将自己淘到的那大碗说了陆守俨听得笑道:“就知道你肯定有收获不过出去逛街还是要小心最好是找考古队员同行。”

初挽:“嗯我知道啦……”

其实这几天初挽确实安分地住在培训队的宿舍没事去图书馆看看书这边的书大多是日文的初挽的日文水平其实看起来有些艰难只能勉强看懂。

不过很快她找到一些不错的英文资料那是国内也比较少见的她便如鱼得水起来。

反正现在她也没别的事倒是能埋首研究一番。

有一些特别好的资料她不舍得便用相机拍下来或者用手抄下来她每天很勤快地做笔记做总结有时候也把书借回去宿舍晚上读一来一去的倒是积累了一大摞的资料。

她想着这些可以带回去回头复印了给岳教授一份他兴许有用。

很快水下考古培训班的第一期培训结束了接下来是水下考古实践而在考古实践之前他们先被安排了一些参观活动其中也包括座散乱木遗址。

这正是初挽期盼的。

大家出发前初挽用公用电话给考古所打了电话确认藤村新一近期即将开展他的考古发掘

日本人的英语并不够好而初挽的英语还算地道显然对方也没听出她是假的对她表现得非常热情。

初挽便说起自己希望亲眼看到日本石器时代的挖掘在她热情的追问下对方果然说起他们即将前往座散乱木遗址附近采访藤村新一。

她便特意问起来能不能看到全程挖掘记录如果能看到全部记录她会更高兴。

对方显然好像被启发到了认为这是一个“goodidea”。

初挽便继续假装美国人热烈地说着自己的期待她认为“如果能全程追踪最好了能把所有过程拍下来当然了最好是三百六十度无死角”这样她就能看到“日本考古的奇迹”。

在初挽的吹捧下对方也表示她的提议可行可以考虑下。

挂上电话后初挽便若无其事地跟随培训队员上了地铁。

她想着自己这么一怂恿这新闻媒体不知道能不能灵感突发把十年后他们的伎俩提前给用上。

按说自己的提议还不错而安排这一切对新闻媒体来说并不难。

**********

宫城县大崎山位于日本东北地区山势蜿蜒巍峨壮阔这个季节据说正是旅游的好时候。

坐车抵达岩出山站后他们便被接过去到了下榻的宿舍用了午餐正好参加石器文化座谈会。

过去了座谈会这次会议主题是围绕最古老之石器群展开的主要探讨了日本旧石器时代遗迹的重要作用。

会议主要灵魂人物自然是大名鼎鼎的藤村新一他也是日本东北旧石器文化研究所副理事长。

在会议上藤村新一更是放出话来根据他的研判他认为日本旧石器考古可以推进到一百万年前。

这一次会议不只是考古研究所的考古学家还包括石器文化民间研究团体以及其它普通民众。

据说在日本考古已经是一项全民爱好会有业务考古爱好者组成考古队伍进行挖掘探索这也是为什么藤村新一能在日本大红大紫这里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

据说藤村新一的每一次有所发现三大报纸几乎都是藤村新一发现新石器他的每一个发现都让日本国民沉浸在狂喜之中这让他们昂首挺胸为自己的历史骄傲。

藤村新一

在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讲后,众人报以热烈的掌声,镁光灯闪烁不绝,还有狂热的粉丝跑过来给藤村新一献花。

这个时候到了观众提问题期间,现场观众很积极提问,藤村新一从容不迫地回答着。

初挽见此,也就提了一个问题,她用日语提问的,问起来:“为什么每一次新石器的发现都是藤村先生呢?请问这是不是过于巧合了?”

初挽这么一说,现场有片刻的寂静,旁边一位头发花白的学者抬起手来,扶了扶眼镜,不过没说话。

藤村新看到初挽,他显然认出来了,这个人有些眼熟,分明见过。

他皱眉。

这时候,就有一位年轻考古爱好者站起来,质问初挽:“请问你这是什么意思?日本底下挖出几十万年前的石器,这有什么问题吗?难道你竟然不相信藤村先生吗?”

更有人道:“藤村先生可是天才考古学家,藤村一出手,就知有没有,这有什么问题吗?”

初挽:“我只是奇怪,我仔细看过藤村先生挖掘的地点,有一些其实是不符合地貌条件的地方,这有些打破我的考古学常识。比如藤村先生出土的那些石器埋深很浅,几乎都是土壤的表层,且都在同一水平面上。”

她说这些的时候,可以感觉到,有些年轻学者正看向她。

他们没说话,但是眼睛里却流露出一种异样,那是被压抑过后,对于初挽行为的惊讶以及一些说不出的钦佩。

初挽便继续道:“但是事实上我们知道,因为地震水流等各种原因,这些底下埋藏物位置会有所变动,不可能在同一水平面上,只有距今比较早的埋藏物,才可能出现在同一个原生地层。”

旁边就有一个学者道:“首先,你对地貌条件的理解未必是对的,要知道几十万年前,用你们的话说就是沧海桑田之变,如果以现在的地貌做推论,未免狭隘了!其次,藤村先生十年来一直致力于石器挖掘,他付出的心血是我们无法想象的,他能挖出来石器,这有什么问题吗?”

于是现场顿时热烈起来,大家一致拥护藤村新一先生,认为他是当之无愧的日本“神之手”,这种权威是毋庸置疑的,至于怀疑他的人,那自然是心存不轨。

简单一句话“难道你对日本历史推进到七十万年前有什么不满吗”就可以堵住所有人的嘴。

初挽这个外国人身份更是敏感,旁边赵谭智见此,赶紧碰了碰她胳膊,示意她不要多说了,这样不太合适。

初挽重新坐下,她看到,因为她的质疑,有少部分考古

专家其实脸色并不好看还有一些记者交头接耳的。

其实可以看得出这里面存在一些不合理真正有脑子的人是有些质疑的但是这件事已经不单纯是学术问题而是掺杂了狂热的民族自尊心以及骄傲感。

据说前几年有一位考古专家提出质疑但是他很快被整个日本东北一带的旧石器圈排挤被禁止参加发掘也被禁止观摩发掘出土石器。

之后这个人更是被迫离开了日本。

这件事使得藤村新一的权威前所未有强大也使得后续没有人敢轻易冒头了。

至于记者们更是并不敢随意打破民众的这种狂热崇拜。

但是他们心里未必不犯嘀咕毕竟抛却那些狂热稍微冷静下来都知道这事有多不靠谱。

会议结束后初挽和几个队员一起离开的时候明显感觉到现场氛围不太友好有人甚至嘲讽地道:“我们的考古取得这样的大发展有人是不是眼红了。”

初挽见此也没搭理和队员径自回宿舍。

回到宿舍队员都安慰初挽大家都知道她孩子还很小不到两周岁就这还陪着大家伙过来日本都挺感激她的。

至于她质疑的那些问题其实大家也都觉得疑惑怎么一个业余考古爱好者几年之间就直接让日本旧石器考古直接取得了过去上百年都没有的成果考古是很严谨的事情怎么感觉日本这石器考古像是切西瓜咔嚓咔嚓的?

不过大家讨论了一番倒是也明白石器不像人骨或者树木可以用科技手段来测量年代所以现在日本考古学家判断石器年代的办法是古地磁断代法就是通过地球磁场的变化来确定底层年代确定了底层年代后埋藏在那个底层年代的石器就是那个年代的石器。

这么一来藤村新一在某个地层中挖出石器就被认定是那个年代的一切看上去比砍白菜还要轻松了。

晚上时候

初挽马上意识到了这些记者估计也怀疑他们也想找一个突破口。

她当即痛快接受采访彼此在一家咖啡店聊了聊。

记者开始的时候还有些试探的意思后来看初挽比较坦率也就直接说了:“其实我们一直都很怀疑这一段也一直在追踪着藤村先生的考古行踪只是没有确切的证据我们并不敢说什么在日本年轻的考古学者哪怕有所怀疑也会被排斥。”

初挽:“这倒是也能理解,毕竟藤村先生做下的事情,大家喜闻乐见,他已经成为石器考古的权威。

记者又详细地和初挽讲起目前的情况,以及她的打算。

初挽听着,知道他有些想法,但是不够成熟,便将自己知道的上辈子的一些细节说给他听,当成自己的想法,详细讲了讲。

那记者听了,茅塞顿开:“也许可以试试,没准能拍到更多信息,就算拍不到什么,但至少我们可以获得独家新闻,我们就拍到第一现场。

初挽赞同:“对,没准到时候能超过三大报纸,成为独家新闻。

记者显然有些摩拳擦掌,他忙和初挽告别,显然去找同事商量了。

不过可惜的是,水下考古实践活动要开始了,初挽没办法在现场看热闹了。

*********

这次的水下考古实践包括水下摄影、搜索巡回、潜水设备维修维护和国际救援培训等,这其间因为涉及到设备的租用以及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