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之珠玉在侧》
第197章洪武釉里红碎片
看到这罕见的洪武釉里红,初挽自是喜出望外。
说起釉里红宣德釉里红虽然名扬四海但是如果论起最贵,其实洪武釉里红才是最精贵的。
洪武是明朝开国一朝这一朝的瓷器比起后面朝代其实粗糙许多,青花瓷工艺远不如后世精美,釉里红烧造技艺也不如宣德。
但是朱元璋姓朱爱红色以红为贵因此洪武年间下令烧造釉里红,天子有所好下面必然竭尽全力所以洪武釉里红有其独到之处,加上品种稀缺,竟是釉里红中最为名贵的品种。
初挽拿着那碎片细细观摩,可以辨得出,这应该是一件釉里红缠枝碗的底座造型古朴浑厚,胎质细腻那釉里红的纹饰繁密画风古朴,正是典型的明洪武特征!
初挽迅速将这片挑出又看了看别的,陆续发现了一件四季花卉纹的碎瓷片。
到了第二天她不敢耽误连忙叫了几个喝街的,给他们看样品让他们照着这个样子要:“这种红色的三毛钱一片如果带字的话四毛钱。”
这话一出喝街的都兴奋起来搓着手一个个马上扑过去到了工地上。
谁知道没多久几个喝街就来汇报说除了他们还有另一波人在收碎瓷片时不时和他们抢。
初挽听着疑惑:“知道后面来头吗?”
喝街的老李憨厚地说:“我听着回头那个管事的姓关。”
初挽听到“关”这个姓顿时明白了敢情是关敞他可真够机灵的上辈子也没见他收碎瓷片这辈子估计关注着自己的动静自己收他也跟着收了。
当下初挽不管干脆直接翻倍加钱让他们继续设法收一定要尽可能多收那几个喝街的听了道:“行有你这个翻倍的价我们心里就算是有底了我们先不用唱那么高反正慢慢来
初挽:“反正你们多钱收到我就是翻倍的价格收你们的能便宜收算你们本事挣了还是归你们。”
几毛钱一片碎瓷她觉得还是值这东西虽然不如整瓷但贵在便宜将来几毛钱的随便卖大几千那也翻了几万倍呢。
接下来果然关敞底下的人开始和初挽抢起来彼此都在疯狂收购在一阵较真之后关敞好像领悟了开始避着初挽大家井水不犯河水尽量别砸对方买卖反正各收各的。
而这个时候刘四也终于把那象牙席收来了果然只花了六百块初挽按照事先
说的给了他好处。
其实初挽明白刘四可能中间还吃了别的好处这价格估计比六百低不过她也不是太愿意计较这个。
彼此都能拿到好处这才是长久经营之道他们做铲子这一行的这种事做习惯了没什么只要别太坑人彼此过得去就行。
拿到那象牙席后她也没太声张就这么仔细地收起来放到箱子底下。
谁知道将来呢也许哪天她就捐出去捐给博物馆也许自己留着开私人博物馆的时候当成个宝贝。
至于卖肯定是不舍得卖了毕竟这世上估计就这么几件。
接下来初挽闷头在家里开始捡碎瓷片了大部分是两毛钱的不过也有六毛的甚至有八毛的有几个特别出彩几乎整块的她甚至给到了三块钱!
反正好的她就可着劲儿给钱给钱多了那几个喝街的也都兴奋特别急切地帮着搜罗。
她明白等过去这一阵大家都醒过味来不少人就会来捡瓷器了
而就在这种疯狂的瓷片搜集中她搜罗了五花八门的各种瓷器有些是明初的有些是后来的斗彩甜白黄釉各种名贵品种几乎应有尽有。
最让她心花怒放的是上面很多都是带着字的!
这种碎瓷片上的一个字搁以后拍卖会上就足足价值上万了。
除了明朝的瓷器她还发现了一件汝窑花口盘的碎瓷片足足巴掌大大碎瓷胎质细腻坚硬光泽温润如玉釉面滋润柔和通体纯净如玉看着甚至有一种酥油的润感。
初挽拿到这件自是如获至宝看得爱不释手。
要知道有些名窑上等精品世间少有那断裂的瓷胎间都仿佛流动着几百年前手艺人的灵魂就这么沉甸甸地摩挲在手中都颇为欣慰喜欢。
这个时候恰好易铁生从景德镇回来了正要和她报告下现在釉里红烧造遇到的问题要知道釉里红是用氧化亚铜做着色剂但是氧化亚铜在高温时就挥发了一旦挥发瓷器就成了白瓷可如果温度过高的话瓷器就会发黑颜色也就不那么漂亮了。
目前研究出的结果釉里红的烧造温度是一千三百度温差只允许十度这就对窑工技术是很大的考验很容易就烧造失败。
易铁生嚼着烧饼道:“我让张师傅继续试着他也较上劲了每天都盯着窑研究呢。”
初挽:“我们现在烧制釉里红就以洪武釉里红为蓝本。”
易铁生:“洪武釉里红不容易寻没那物件更难烧造了。”
初挽:“你先吃吃了我给你看看。”
等易铁生吃完了她才带她过来西屋那是用作碎瓷片库房。
一进去易铁生顿时惊到了。
初挽看着易铁生那惊讶的样子笑道:“如此?是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仿佛可以迎刃而解了?”
易铁生走过去捡起来一片瓷放到手中仔细地打量看着那釉里红的颜料看着那瓷器断裂处那断面细腻紧密白中略带了灰正是洪武釉里红中的上品!
他又拿起来一片那是一片带字的上面赫然竟是半首诗!
他抬起头看向初挽却见初挽笑得眼睛里都是得意。
他也笑了:“这哪儿来的?”
他现在浸淫于瓷器之中已经是行家中的行家一看就知道了这是明朝的碎瓷片。
初挽便大致把情况讲了:“我已经发动了七八个喝街的出去给我收现在大概得收了上万片碎瓷片了不过有些还需要时间整理。”
关键是便宜哪上万片顶天了也就一千多块这可真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易铁生无奈地看了她一眼:“我记得你好像怀孕了?”
初挽:“是不过还好我没感觉有什么不舒服?”
易铁生声音变轻了:“双胞胎?”
初挽笑着猛点头:“对对对我觉得我真是鸿运罩顶!”
易铁生神情严肃起来:“挽挽我这么和你说吧。”
初挽:“嗯?”
易铁生:“你听话没事看看书写写论文这些碎瓷片的事交给我你别管了不然的话——”
初挽:“什么?”
易铁生:“不然我的话
初挽:“?”
她困惑地看着他:“铁生哥你和谁一伙的?”
易铁生:“我和你一伙的但是你不能这么乱来这碎瓷片埋在地下几百年了万一有什么细菌呢?万一割到呢?你现在怀孕了就老老实实养胎!”
初挽:“我说了我没事。”
易铁生:“你说如果陆同志回来看到家里这样他会怎么想?你觉得这样合适吗?”
初挽看了一眼院子这院子已经差不多像施工现场了到处都是碎瓷片有点还带着碎泥巴。
她挑了挑眉道:“如果他回来那当然是得帮我一起整理了他如果敢和我生气我
就生他的气!”
易铁生苦笑:“行了你好好养着吧这些我来收拾。”
初挽:“也行不过你也不用着急你先喝口茶歇歇然后我给你大致讲下现在的情况。”
*************
把收购和分类碎瓷片的活交给易铁生不得不说初挽顿时轻松了许多。
易铁生可以跑工地可以拎可以扛也可以大批大批地分类关键是自己人放心又有技术眼力也好。
初挽便可以腾出时间来看看书继续写论文了她现在已经陆续写了几篇论文关于青州佛像的关于明清瓷器的拿给岳教授帮着提提意见如果没问题就可以投到国内刊物上发表了。
按照她如今的一些名声以及前面的经验这些并不难。
陆守俨自从知道她怀的双胎后自然对她很不放心只可惜他现在人在国外没法时不时打电话偶尔打一次国际长途恨不得一口气说一小时。
眼看着他的归期就要到了初挽心里警惕起来。
现在家里瓷片还没收拾清楚她怕万一他回来看到了说不定就恼火呢。
这个时候收购碎瓷片的活也差不多做到头了。
一个是大家都意识到了碎瓷片值钱卖到国外换“刀勒”贵着呢国外稀罕这个一个是现在好的都被挑了不少剩下的也捡不出什么来了。
再说她这都囤了一屋子的碎瓷片了大箱子一摞一摞地码那儿再收实在是没法放了于是就此收手。
初挽随便算了下几万片的瓷器
她搜集的这些随便一片将来上百块估计有的加总起来估计得上千万了。
这么一算一切都看上去那么疯狂花六千块收购一堆没人要的碎瓷片十几年后上千万?
但这就是事实盛世名瓷的传奇就是这么玄乎。
易铁生也觉得差不多了他打算收手了不过收手的最后竟然无意中得到一个惊喜。
那天也是一个铲子拎了一堆瓷器来他看了看也没什么好的就是一毛钱一片的也就没太在意。
不过那铲子吐沫横飞说里面有大块的。
易铁生看到几个釉里红大块瓷片突然意识到什么便赶紧收起来将那些同花色的都挑出来之后试图拼凑。
当他大致将那几件拼凑起来后他也激动了
,忙叫来初挽看。
初挽便见到,那是一件洪武釉里红缠枝牡丹纹瓷盘,因为是瓷盘,偏于扁平,所以那几件瓷器没什么大损害,只是碎成了三块大的,两块小的,现在竟然严丝合缝地拼起来了。
这也是不可思议了!
要知道,这瓷器是明朝初年火药库房爆炸后炸碎的,如果炸碎得厉害,必然是四分五裂,就是不厉害的,成了三四片的,也得四溅开来。
就算万一没四溅开来,后续填埋过程中,那几片瓷也很容易分散开。
就算当时填埋时没分散开,现在过去了几百年,这些瓷器被挖掘机挖出来了,依然很容易散落各处!
结果,洪武釉里红缠枝牡丹纹瓷盘的几片碎瓷片,就这么侥幸地在大爆炸中没有分离,在当时宫人粗暴的填埋中也没有分离,在挖掘机的轰隆声中也没有分离,甚至在铲子三毛钱一片的收购中也没有分离,三大两小五块瓷器就这么全手全脚地来到了他们面前,通过易铁生的手,重新拼凑在一起。
初挽看着那釉里红瓷盘上精美的缠枝牡丹纹,感慨:“这件瓷器能够破而重圆,本身就是历史的一个奇迹了。”
易铁生:“我看看,把他们拼凑起来。”
初挽:“好!”
初挽先大致研究了下瓷器的表面,最后选择了用百分之五的苹果酸、百分之五的二乙三胺五乙酸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作为清洗剂来清洗瓷器上面的污垢。
清洗过后,几片瓷器已经光洁如新了,上面的一些小冲不见了,不过还残留着一些锈迹,这应该是填埋过程中碰到了什么金属物质导致的。
他们又把瓷片放到浓盐酸中,让浓盐酸缓慢地溶解了那锈迹。
这个时候,他们把那几片瓷器仔细地擦拭过后,又小心地修位对齐,再用大漆仔细粘好。
当终于完工后,两个人看着眼前这洪武釉里红缠枝牡丹纹瓷盘,心里不由发出赞叹。
胎质坚硬细润,造型典雅大方,线条流畅自然,颜色更是莹润透亮,这就是洪武釉里红的美,是在破碎中凸显出的优雅,是在历史中突围而出的古朴,是经受了磨砺和岁月考验后的厚重。
因为曾经在历史的云烟中破碎,曾经在现代挖掘机的粗暴中逃生,这份破碎的美孱弱却坚韧,犹如陈年老酒,愈久而弥新。
两个人对视一眼后,都感觉到了对方从心底散发出的喜悦。
玩瓷片,能得到这样的收获,不说其中巨大的经济利益,只说如今破碎重圆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就足以让两个人为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