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之珠玉在侧》
第163章两大拖拉机的稀缺文物
初挽没想到的是,她折腾着拿了陶俑去鉴定的时候,北魏陶俑已经在各大旧货市场炒得火热了。
原来文物局给各大博物馆打电话,提起来要抢救北魏珍稀文物后,各大博物馆和文物商店全都行动起来。
毕竟这是珍稀文物,花点钱也值得,于是博物馆申请专款,专款专用,开始抢救性收购农民以及旧货市场上的北魏珍贵陶俑。
据说各大博物馆都行动起来,每个博物馆都拉着板车,跑到各处收购,文物商店门外都已经排起了长队,大家无一例外不是抱着一个北魏陶俑。
京大的几位教授,包括岳教授,也都觉得不可思议了。
这北魏王室被盗挖的古墓到底藏了多少东西,竟然有这么多珍稀文物流落在市面上!
而随着各大博物馆和文物商店的收购,“珍稀北魏陶俑”的消息成为了各大古玩市场的头条新闻,众多古玩收藏家、铲子以及古玩旧货店老板,全都蜂拥而上,抢购起来。
一时各大旧货市场可谓是热火朝天,所有的人都在抢购,市面上的北魏陶俑几乎全都被收走了,博物馆门前终于看不到排队的了。
这时候,初挽拿到那检测报告,先给系里几位教授看了看,大家看着全都皱眉,但又将信将疑。
毕竟几位博物馆专家文物馆专家都看过了,连范文西老先生也过了目,没有人说有问题,都说就是北魏王室墓地挖出来的,结果现在初挽拿着一份不知道什么的报告,说不是。
大家研究了那一份报告,最后还是岳教授说:“明天正好讨论这次北魏陶俑的保护问题,你也过去,到时候把这份报告给大家伙商量下再说吧。”
初挽:“我也这么想的。”
这时候,大家多少心里都有些沉重,毕竟现在风声放出去了,文物局以及各大博物馆已经收购了不知道多少,各单位少说也得上万了,这是挺大一笔钱。
如果这所谓的北魏陶俑真是假的,那几乎不敢相信。
所以大家伙下意识觉得,初挽这个检测报告不太可信,没什么权威性的机构,也不知道怎么测的,谁知道和什么比的呢。
初挽也看出诸位教授的意思,明白他们下意识不想相信,但是她本来就觉得有问题,现在又用了x射线鉴定成分,这种x射线鉴定以后会是古董鉴定的常用方法。
既然这种科学仪器也佐证了她的感觉,再综合考虑关敞的反应,这一批所谓的北魏陶俑只怕是大有问题。
初
挽当天又过去北京图书馆,翻阅了北魏相关的各种资料书籍,借回家仔细研究,想着兴许能找出一些破绽,来说服那些专家们。
***********
第二天,初挽过去这次的北魏陶俑保护会。
这次会议规模盛大,北京市文博系统的领导、各大博物馆馆长和文博系统专家全都到了,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的有关教授也在,京大的几位自然都来了,初挽还看到了范文西老先生。
会议上,文博系统领导先发言,讲了北魏陶俑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也讲了这次陶俑的重要性,接着便总结了最近的抢救性收购中,各单位一共收购陶俑多少尊,共计花费多少费用。
初挽听着,就这几天,各单位纷纷抢购,总计竟然已经使用了十三万元的公款。
十三万元,这可不是小数目,很大一笔了!
听那意思,开始的时候一件陶俑只卖一百多,但是后来老乡们就涨价了,说那是自己得的,反正没证据证明人家是土里挖的,谁也不好强收,加上外面也有人在偷摸买,最后水涨船高,一件二百多了。
等领导讲完了,大家各自踊跃发言,开始讲起自己单位抢救性收购的陶俑,分析起文化价值,大家自然有些显摆的意思,彼此交流了情况。
初挽这个时候,终于找到了机会,过去找了文博系统的领导宁同志,问起来:“宁同志,我现在有个担心。”
宁同志一见初挽,忙让她坐下:“怎么了,初挽同学是有什么问题?”
初挽因为之前青州佛像的发现,也因为新疆尼雅遗址,很是出了一番风头,现在大家都知道她,宁同志自然也知道,言语中也颇为热情。
初挽便提起这次的北魏陶俑:“我当时去了市场上,也买了一件,买到后,我看着总觉得哪里不对,可又看不出什么问题来。”
宁同志听这话,便呵呵笑了:“初挽同学,你这眼力,可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上的,不过这陶俑呢,还是得专门研究这个的才更懂,你要是拿不准,让大家伙给看看,这不是现场这么多专家吗?”
宁同志说这话,周围几个全都看过来,范文西也听到了:“怎么,你也买了?是什么样的?有什么问题?”
初挽本来不想惊动大家伙,想私底下先聊聊,不过现在周围人全都注意到了,也就道:“买了一件,还想着请诸位给掌掌眼。”
说着,她就走到一旁,打开袋子,从里面掏出来那件武士佣。
大家看到后,纷纷表示:“没问题,这就是我们
现在抢救收购的这一批,北魏陶俑,瞧,这眉眼,一看就带着游牧民族的特色,这是正品,没跑了。
初挽道:“可问题是,我总觉得拿不准,就带着这个去找了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的同志,请他们帮忙测一下,用的是一种先进的x射线检测法,人家拿着我手头一个北魏陶罐和这个对比,发现两个完全不是一回事,说我这个就是新仿,根本不是什么有年份的。
大家伙一听,都疑惑起来,又仔细看了看:“这不对啊……可能对方的检测方法有问题吧?
旁边陈专家听着,顿时皱眉:“看文物,还是得我们眼睛看,我们见识过多少文物,眼睛一扫就知道真假了,那些机器什么的,洋鬼子的玩意儿,都说不好怎么回事。
初挽却道:“陈同志,我需要解释下,我现在用的这个测量方法,是国际通用的一种测定古董年份的方法。
说着,初挽开始介绍了现在美国博物馆测定文物的X射线荧光光谱法,并大致解释了原理,说起自己选取了一件北魏陶罐和一件现代陶罐做对比的测定方式,以及测定出的结果。
她这么介绍了一番,会议厅里文博系统的专家都泛起疑惑,毕竟这个东西听着好像有点道理。
岳教授点头认同:“初挽同学说得没错,现在西方发达国家的考古学中,确实会用到这种测定方法,而且初挽用来做对比的陶罐出自北魏,如果两个物件同样来自北魏,北魏历时不过一百多年,两个物件年份相差应该不大,按说他们的成分应该有相似之处。
岳教授的话,让大家心里越发疑惑,大家窃窃私语起来,心里也都开始打鼓了。
毕竟市场上突然出现了大几十个陶俑,这些如果都是真的,量未免有些大了。
为什么认为这陶俑必须尽快公款收购,那不就是因为稀缺吗,平时真没见过这么多。
现在突然嗖嗖嗖地买,一口气买这么多,总感觉哪里有些不对劲。
可——
大家在这种疑惑中,很快想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如果这些都是现代人仿造的赝品的话,那大家用公款收购了这些陶俑,十几万公款打了水漂不说,文博系统这么多专家的面,可全都摔在地上,摔个稀巴烂再被人踩一脚了。
感觉事情不能这么办吧?
宁同志听了初挽和岳教授的话后,也是神情严肃,他用手指敲打着桌面,皱眉沉思。
众人都屏住呼吸,不太敢说话了。
最后,宁同志终于看向初挽,微微点头,很是
赞赏地道:“初挽同学你能对事情产生怀疑并进行科学验证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探索精神这一点我必须表扬你这是我们文博系统该有的精神所有的人都应该向你学习。”
在场众专家都是听习惯领导讲话的一听这个都明白领导的话最关键是后面的“但是”。
果然宁同志继续道:“不过这个事嘛具体情况我们可以慢慢研究你这个测试方法国外确实在用但是你能保证你的机器一定没问题吗?你能保证操作这辆机器的实验人员懂得什么叫古董吗?”
两个问题抛出来周围人纷纷点头。
显然这个时候气氛瞬间被扭转了。
宁同志感觉到了他面上露出笃定的笑那是老神在在的把握感他笑着说:“再说了即使你的陶罐和陶俑都是北魏的陶瓷烧造品但成分一定要一样吗?不同地区不同的年代自然有不同的制作方法景德镇的陶瓷用了高岭土还是其它普通土那成分还不一样呢你说这能是一回事吗?”
初挽:“宁同志可能这里面有些误解其实我刚才说的这个办法是在陶瓷品的胎、彩、釉中分别取点检查把里面分析出来的微量元素结果拿来和同时代数据库进行对比虽然这个办法没法做到精准但是同一个年代中的两件陶器他们至少应该有一些相似之处如果其中一件恰好和一件现代陶瓷品竟然有着一样的微量元素结果那怎么也说不过去吧?”
宁同志听着笑了笑看上去对初挽的话并不在意。
他不动声色地扫过全场可以感觉到大家的反应都很好显然大家都认为初挽在胡闹。
于是他非常满意地笑着用笃定赞赏的语气道:“初挽同学哪你虽然是个女同志但你各方面都非常有才华人也是聪明人遇到问题爱钻研但是呢……”
他叹了口气才慢条斯理地道:“到底太年轻了还是得慢慢磨练呀!”
众人纷纷点头也有人开始笑着说:“初挽同志敢于提出质疑勇气可嘉后生可畏哪!”
其它人也哈哈一笑这件事打算就这么过去了。
谁知道初挽却道:“宁同志
宁同志其实已经有些不耐烦了他没想到
初挽没完没了的,便皱眉道:“重新测定,这是什么意思?”
初挽:“不如现在我们去取一件博物馆收购的陶俑,认定为稀缺文物的陶俑,请国外的鉴定人员,或者找国内这方面的技术权威人士来帮我们鉴定一下?如果结果没问题,说明我确实错了,但那样大家至少心里不会存着一丝一毫的疑惑了,也更加认定了这一批陶俑的稀缺价值!”
她这一说,大家伙儿都摇头,显然不太赞同。
宁同志皱着眉头,微沉着脸,盯着桌面,没说话。
旁边范文西教授见此,也就笑道:“初挽,你到底年轻,过于相信这个鉴定方式了,你要知道那是机器,机器见过什么古董吗?咱们在场的都是顶尖的专家,大家的眼睛可是比机器更厉害。”
旁边的陈专家见此,也突然道:“再说了,你那件有问题,可能是你买错了,但你不能就这样怀疑别的,反正我主张抢救性收购的那一批,那可是个顶个的北魏陶俑,这个错不了!我干这一行也多少年了,我要是能看错,眼珠子都直接给你挂那儿!”
这话其实有些呛了,陈专家不太高兴的样子。
不过这倒是也正常,毕竟一把年纪了,他盖棺论定的,多少行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