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之珠玉在侧》
第147章博古斋的豪赌
初挽再次过去琉璃厂,博古斋的赵经理总算放话了,说山东博物馆不想要那一批了,他们博古斋实在是不想囤放着,想面对社会出售。
初挽见此,自然是感兴趣,她就等着这么一批呢,当即问起价格。
按照上辈子的经验,这一批大概一百来件瓷器,价格是两万块钱,她备着这一批钱,就等着这件事了。
谁知道那赵经理却道:“不过有一件事,让我有点为难。”
初挽听这话,看着赵经理:“什么事,赵经理你说。”
赵经理叹了声:“前几天,文物公司的韩同志过来,他看了后,听说这一茬,也有点想要。”
初挽一听便明白了,这韩同志是有些关系背景的,他想要的话,赵经理也抹不开这个面子。
之前聂南圭就提醒过,看来这里面果然水很深。
初挽道:“既然有人也想要,如果价格出得比较高,或者他那里合适,那我就先不考虑了。”
她声音已经淡了下来,情绪也不太高的样子。
赵经理见此,便笑了:“不过我问了问,韩同志那里,可能一时不凑手。”
初挽听这话,知道后面还有话,不过面上还是淡淡的:“那就好好凑凑吧。”
说完,她就去看柜台上摆的一件康熙青花瓷,那青花瓷还不错,她看得津津有味。
赵经理见此,笑了笑:“初同志,其实我是劝你,干脆你们两个做一个合伙买卖,一起分了得了,这样的话,你也得了,他那里不凑手,好歹也能要,我也省了麻烦,我散卖的话,还不知道费多少心思。”
初挽听这话,看过去,赵经理笑呵呵的。
初挽继续看那康熙青花瓷,心不在焉地说:“我不太和人做合伙买卖,算了吧,牵扯不清。”
赵经理:“我们算过了,一共一百二十件,到时候,你们各六十,按照我们给山东博物馆的价格,这一批是两万三,到时候你们各出一万一千五,大概一件瓷器也就二百块不到,这可都是我们精挑细选的好货。”
初挽拧眉:“这买卖一听就乱,大家合伙买,那回头算谁的?这一百二十件,总不能每个都一样或者正好成对,有好有坏的,回头大家分货都得打起来。”
反正送上门的没好事,初挽抬腿就打算走。
那赵经理见此,叹了声,也没说话。
初挽走出博古斋后,想着这事,明白这里自然有猫腻,对方肯定不会轻易放过自己。
毕竟能一口气接手这么一大批货的,也没几个,那些真正的老手也不敢接。
这么一盘算,回头这赵经理还得来找自己。
恰好晚上时候,陆守俨打来电话,她就找了外面的公用电话给他打回去,陆守俨知道她盯着博古斋那一批瓷器,问起来。
初挽便道:“这老狐狸,不知道存着什么心思呢,这里面水太深了,且看看后面他唱什么戏吧。
陆守俨在电话里听到,沉吟了片刻,道:“实在想要,我们也找人帮忙问问?
初挽道:“不用,这种事,不至于欠人情,其实依我看,这赵经理还是想卖的,他没那个胆子接手这个,但是他又不舍得把这一盘子肉都让给我。
这赵经理是觉得这里面有利可图,但是又不敢下手,所以想和自己做“合伙的买卖。
这合伙的买卖背后,当然还有另一层含义,他自己作为文物商店经理,自己买的话,哪怕经过一道手,也怕被人查出来,所以干脆借着自己的名义来做,这样他更加隐蔽安全了。
当然了,也有可能,觊觎这东西的是另外一批人,这就不好说了。
初挽要想买这一批货,那就是火中取栗了。
陆守俨:“要我帮你做什么吗?
初挽:“不用,就静观其变吧,反正看看他到底是什么招。
陆守俨在那头默了下,之后笑了:“我看别人坑不了你,最后肯定是你坑别人。
初挽笑哼了声:“我可是没想着坑别人,现在是别人给我耍小心眼!
这天周日,赵经理突然找了初挽,意思是这一批瓷器需要紧急出让,以便回笼资金:“你如果不要,我们就散卖了,散卖的话,你也能过来挑挑,如果合伙的话,大不了让你挑。
初挽听这话:“那不合适吧,我挑,挑剩下的给人家,结果钱还对半分?
送上门的大便宜肯定不是什么好事,后面一定有坑,初挽不想跳这坑。
那赵经理叹道:“不是那个意思,人家意思是,你分出来两堆,各六十件,让对方挑,又或者,对方分,然后你来挑,这样公平吧?钱的话,你们对半出。
初挽略沉吟了一番:“也行,那我们见面商量商量吧。
赵经理:“好。
当下初挽也没耽搁,过去了博古斋,那赵经理也叫来了买家。
初挽一看,也是笑了,这买家赫然正是孙二爷。
孙二爷见到初挽:“初挽哪,咱们可是不打不成交,这次好好合伙做买卖
!
初挽一见这个,约莫猜到了,孙二爷当然不是单独打斗,应该是他和赵经理一起合谋的,或者还有别的什么人参与。
他们觉得这批瓷器比较鸡肋,既想要里面好的,又不想出太多钱,所以找了自己来垫背。
不过这种事,你有张良计我就有过墙梯,总之且看着吧。
赵经理引荐了后,人就走了,让她和孙二爷聊。
初挽便和孙二爷聊了聊,那意思是大家签一个合同,各出一万一千五,瓷器一人六十件,至于挑的方式,孙二爷表示初挽直接挑就行了。
孙二爷仰着脸,看着初挽,摇着腿道:“我也懒得计较这些,毕竟咱们都是老相识了!要说文物商店这一批货,那肯定都是个顶个的好,犯不着挑,闭着眼抓都是好货,我也不差这个钱,一万一千五拍这里,你挑吧,挑剩下的是我的!
初挽听着,笑了:“二爷,这样是不是也不太公平,那你吃亏吃大了。
孙二爷:“那就你来挑,你挑好了,我如果觉得没问题,到时候就这么着,万一我觉得有问题,我再来挑。说白了,你可以挑,但我可以反对,怎么样?
初挽听着:“这是不是太麻烦了?
孙二爷叹了声:“其实吧,咱们也是认识这么久了,谁也别想着坑谁,咱就正经合作,你说是吧?真让我挑,我心里打鼓,没那眼力界,我想着,你挑,只要你别太过分,我就认了,咱就按照你挑的来。
他这话说得竟然也算诚恳。
初挽:“如果我挑出来后,二爷觉得不合适,那就二爷来挑?
孙二爷:“对,所以有这一桩在,我觉得你肯定心里有数吧,咱们都明白,对不对?
初挽:“行,那我可就挑了。
孙二爷:“对,你挑,挑就是了!
当下,初挽被带到了文物商店的内库,那是整整两大柜子,自然全都是开门货,明清官窑瓷。
有些年份浅的,又比较小的,比如清雍正的五彩龙纹花口盘,又比如清乾隆的祭红高足碗,一看就卖不上价,哪怕等十几年,也无非是两三万人民币到头了。
但是有些却是实打实的好东西,初挽甚至看到了明正德年间的斗彩缠枝牵牛花三足洗,用的青花描绘,用红绿黄三色来填彩,这物件初挽记得非常清楚,大概是1996年,香港拍卖价格是六百五十多万港币,这个拍卖时候她也在场。
她打眼一扫,又看到一件清乾隆年间的青花三果梅瓶,这个虽然年份浅,但这一看就是
御窑厂精品。
要知道清朝对明朝瓷器颇为沉迷御窑厂更是费尽心思来追摹仿制这梅瓶一看便是乾隆年间御窑厂奉旨仿造的以宣窑青花梅瓶为蓝本线条细腻清晰果实饱满枝叶蔓延间生机勃勃其中心血可是和寻常瓷器不同。
这个的拍卖价格在九十年代中期应该能达到七八百万港币。
初挽这么看着又见到一件她仔细看了看那竟然是明朝天启年间的青花洞石花卉出戟觚这赫然正是米万钟所制!
要知道这米万钟可是明末知名书法家所谓擅名四十年书迹遍天下他手底下的物件以后必是拍卖场上的宠儿预估拍卖价格能达到一千万港币以上。
初挽大眼扫过这一百多件瓷器后迅速地把这些瓷器分为大致三类。
第一类是以后价格在三四百万以上的这就是顶尖的精品第二类是价格在几十万到一两百万的这就是还不错的品相第三类则是几万的十几万的这种满大街都是可以随便买这年月不稀罕。
其实无论哪一种留在手里自然都会翻倍但是如果现在投入二百元买一件瓷器十几年后只卖两万从投资角度到底是亏了同样的钱投入其它方面那也是嗖嗖地涨。
不说别的买茅台买房子那不都得几十倍地翻吗?
所以初挽在心里将这一百二十件大致分类后预估第一类大概占到总价值的百分之六十第二类大概占百分之三十第三类数量最多大概占百分之十。
她也不敢说一定没看漏的毕竟太多了有些也不敢太细看。
如果她把第一类拿到手那她随便从第二类和第三类刮一些就不至于吃亏了。
当然了前提是能拿到。
显然孙二爷和这位赵经理也是做这个打算都不想吃亏。
初挽想了想道:“我一个人的话也搬不动这样吧我们明天来签协议交钱同时我也请一个朋友帮我一起分瓷器。”
这两位自然没意见于是初挽先回家直接打电话找了易铁生。
问起来易铁生才从天津回来他爸打算过去天津劝业场看看他帮衬着在那边打听行情。
听说初挽这里有事
总算买下了几个人过去文物商店库房将这一批货先运到了旁边一处仓库里之后孙
二爷点着了一根烟,抽得直挤眼:“初挽哪,你挑吧。
呛鼻的烟味传来,初挽看了他一眼,道:“那我们挑了。
孙二爷:“挑呗!捡好的,剩下是我的,咱只要差不离,谁的年份好一点,谁的年份差一点,都不是那么大要紧,毕竟几十件呢,这种账,咱也算不过来,你说是不是?
初挽点头:“这话说得在理。
挑瓷器,这自然是一项费事费力的工作,一百二十件瓷器,就算初挽再是行家,也不能保障扫一眼就没漏的,挑一个,快则一分钟,慢则两三分钟,两个人挑的话,平均下来也得一个多小时。
孙二爷从旁翘着二郎腿抽烟,偶尔看几眼,笑着说:“我说初挽,你们挑着,我出去走走。
初挽点头:“行。
当下两个人就在那里挑,初挽嘱咐易铁生:“就按照昨晚我给你说的来挑。
易铁生皱眉,不过没说什么,就按初挽说的办。
他们两个埋头挑,中间赵经理和孙二爷过来看过,大家商量着回头怎么运,说赵经理这里可以安排驴子车。
他们出去后,初挽和易铁生又挑了一个多小时,总算分好了,她也累得够呛。
这时候孙二爷过来了,他自然是没意见,各自要各自的就行了,于是大家都各自把自己的瓷器分好了,孙二爷找了自己侄子过来,一起帮衬着各自封装好了。
易铁生擅长打包,把这些瓷器都严严实实装进了大木箱子里,之后又给箱子上了钉子,给钉得结结实实。
这要想撬开,可得下功夫,木板肯定得破坏了。
钉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