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八零之珠玉在侧》

第57章 第 57 章

第57章甜柿子

吃饭时候,初老太爷一个劲地夸:“今天这菜不错味道好是守俨做的

初挽:“是他做的,我就打了一个下手。”

陆守俨:“面条是挽挽擀的,我就随手炒了一下菜。”

初老太爷笑呵呵地道:“这也行,反正都会做,就一起做。”

这么说着他道:“其实这过日子就像是做饭一样,反正什么事都互相帮衬迁就着挽挽这孩子呢,性子就这样了我教了她这么多年也没教出好来。守俨你到底比她大几岁经的事多平时有什么好或者不好的,你担待着吧。”

陆守俨抿唇恭敬地道:“老太爷说笑了挽挽是在你身边长大的,你亲手教出来的那自然没得挑。她比我们家差不多年纪的能干多了也懂事。”

两个人这么说着话,又提起以后的事诸如工作诸如住处,陆守俨便提起机关大院的情况。

“一个单位都住大院子里,如果回头挽挽觉得不清净,也可以看看住别处可以和我父亲商量下。”

初老太爷:“机关大院也挺好的人多了热闹烟火气旺。”

初挽刚才一直没吭声现在终于插口道:“对我也这么觉得以后他肯定不能守着家吧估计要外调我一个人的话我觉得住这种院子不错!”

陆守俨微挑眉看向初挽。

初挽便解释:“我听老爷子说的听那意思你以后是要外调的吧。”

陆守俨默了下道:“也不一定这个再说吧。”

初老太爷见此便道:“这都是小事以后慢慢商量就是了不着急。”

一时又说起以后种种不知怎么就提起来孩子。

初挽一听这个立即想起陆建冉说的话。

她感觉陆守俨应该是早知道的并且不在意但是现在提到这话题难免关注下。

陆守俨也看了眼初挽之后才道:“孩子姓氏的事我父亲以前就提过我自然是知道我对这个没意见。不过我想着挽挽年纪小又打算读书如果不着急可以过两年再要孩子。”

初老太爷:“这个都随你们你们自己好好商量着来就行了。”

他叹了一声:“其实姓氏这个我年纪大了也看得轻了讲究这个没意思以后你们有了孩子你想跟着你那就跟着你这都没什么。只要你们两个能好好过日子我就知足了。”

初挽从旁慢吞吞地喝了口粥抗议道:“太爷爷我这

还没结婚呢你们就当我面说这个了!我还不一定会有孩子呢万一没有呢?”

初老太爷笑了:“你这孩子瞎说什么呢口无遮拦的!”

这么说说笑笑的陆守俨盛饭盛饭时看到角落里有些陈年积累的水渍痕迹他打量了一番目光落在旁边屋顶处发现屋子一角有漏过雨的痕迹。

当下道:“这房子是不是得修修了?”

初挽顺着他的目光看了一眼并不在意地道:“没事反正别站漏雨那块躲着就行了。”

这房子是石头做的屋顶铺的石板石板上面再盖一些茅草和泥巴房子时候太长了不是这里漏雨就是那里漏雨前几天大暴雨估计又漏了。

陆守俨疑惑:“躲着?”

初挽也困惑:“不是吗难道下雨的时候还站那儿淋雨?”

陆守俨看着她那一脸困惑的样子神情微顿没再说什么。

这时候

说着他起身:“我吃差不多了你们慢慢吃我得出去溜达溜达消消食。”

陆守俨:“太爷爷我陪你出去走走吧?”

说着他已经放下筷子起身了。

老太爷摆手:“不用不用我找几个老街坊说说话你不用去。”

陆守俨见此便叮嘱了两句老太爷背着手弯着腰出去溜达了。

陆守俨低声道:“老太爷身体看着还算硬朗。”

初挽没吭声她知道老太爷只是看着硬朗其实身体已经不行了就像是一烟斗的烟虽然在冒烟但已经烧差不多了。

不过老太爷活到这岁数也没什么遗憾的他无非是对自己不放心。

她想起上辈子当时陆建时也跟着她来永陵村不知道当时老太爷怎么想的可曾真正放心?

他那样的人见过多少世事是不是一眼就知道陆建时不可靠?

如果知道为什么没提醒自己?

这辈子呢他对陆守俨满意吗?

正想着就听到门外说话声却是三舅妈。

三舅妈一进屋就嚷嚷开了:“这不是听说咱们家女婿今天留这里吃饭嘛我过来瞧瞧。”

陆守俨听这话看了眼初挽。

初挽眼神轻淡一脸不想搭理的样子。

陆守俨便懂了于是三舅妈进门的时候他起身都没起身只是客气地打了一声招呼。

三舅妈

打量了一眼陆守俨瞧他那个头一看就不小如今却是安分地坐在初挽家小木凳上她也就笑着说:“你们早说我给你们拿张椅子来不然让贵客坐这小板凳算怎么回事呢!”

初挽自然说不用。

三舅妈又道:“我是听说你比我们家初挽大不少是吧?”

陆守俨眼神淡淡地扫过去道:“大几岁。”

三舅妈赔笑:“那挺好那挺好有本事

说完自顾自拎着一个板凳坐下便絮叨起来说的却是最近她怎么怎么照顾老太爷的事:“你眼看要结婚你走了还不是得我照顾着。”

陆守俨便道:“如果老太爷喜欢我和挽挽结婚后把他接出去住他不想的话那挽挽可以先住这里伺候着老太爷。”

三舅妈一听皱眉:“结婚后还住在这村里不合适吧?”

陆守俨:“嗯?不合适?”

他抬眼望向那三舅妈淡声问:“谁说的?”

三舅妈被他那么一看心里也有些发虚不过还是道:“你到底是城里人不懂我们村里的规矩我们就没见过这个理嫁出去的女儿还住娘家哪有这种事?嫁出去了不可能再住娘家对娘家兄弟也不吉利。”

初挽从旁笑了:“反正我也没娘家兄弟我能妨碍着谁至于表哥表弟那也和我不是一个姓谁能挨着谁?”

陆守俨却颔首道:“既然三舅妈这么说也应该有道理我确实住在城里不懂村里的规矩。回头我问问村支书或者去乡里县里问问了解下我们村的法律法规和风俗习惯吧。”

三舅妈顿时唬了一跳:“这这哪至于我就说说一般都这样。”

陆守俨:“那就继续住这里。”

三舅妈讪笑了声不敢说什么了一时又小心翼翼的提起来初挽结婚的嫁妆言语中很有些试探。

初挽道:“我们穷成这样哪来嫁妆呢也就拎两筐柿子了。”

三舅妈笑呵呵的:“那哪成呢老太爷好歹以前也是阔过的驴倒不散架手缝里随便漏一点就比一般人强咱们初挽嫁人又是嫁的这种好人家咱怎么也不能太跌份是吧?”

初挽听着其实不想搭理她正打算噎她几句让她赶紧走吧谁知道这时候就听“嗖”的一下子一个东西带着风声直接飞过去了。

待到定睛看时一根筷子直接插在了三舅妈脚底板那里。

也就是只差一个指头那么宽就

差点戳进三舅妈脚面了。

三舅妈缓慢地低头,看着那筷子硬生生进了磨得锃亮的硬实地面,关键外面露出的那半截子,正因为余力颤巍巍的。

她脸色煞白,坐在那里一动不敢动。

过了好半晌,她才僵硬地抬头,看向陆守俨。

这是陆守俨扔过去的,现在陆守俨手里只有一根筷子。

陆守俨很不经意地说:“好像有一只蚊子,失手了,没戳中,三舅妈,没吓着你吧?”

三舅妈站起来:“蚊子啊……那,那我还是先回去吧。”

说完赶紧跑了。

初挽耸眉,意外地打量着那筷子,之后看向陆守俨,不可思议地笑了:“你竟然还有这种本事?能玩杂耍了!”

陆守俨漫不经心地解释道:“在部队闲得没事练出来的。”

初挽起身:“我再给你拿双新筷子吧!”

*********

吃过饭后,老太爷回来了,陆守俨和初挽陪着说了一会话后,老太爷便歇着去了,陆守俨打量着这屋顶,问起修房子的事来。

初挽其实不太上心,她知道自家太爷爷没多少日子了,自己结婚后也不会在这里住,犯不着。

当下就说:“石头都是从半山腰开采过来的,以前采的,年头挺长,现在没那么大块石头,再说也不好搬。”

陆守俨研究了一番:“其实上面应该用瓦片,做成瓦脊,这样雨水下来就能导流,不容易漏雨了。”

初挽:“哪那么麻烦,凑合住吧。”

一时问道:“你什么时候过去南口?”

陆守俨:“晚一会吧,反正那边也没什么事。我想去十三陵,你陪我上去走走吧?”

初挽:“好。”

于是和老太爷招呼了一声,陆守俨开着车,带着初挽上了永陵,路上还有村里出来放羊的,一群羊把路给挡住了,初挽赶紧打了招呼,才开过去。

路边是大片的柿子树,这个时候,正是枝叶繁茂的时候。

初挽看到,随口道:“到了秋天,这柿子就能红了,挺好吃的。”

陆守俨:“你们村这柿子树现在是个人承包还是村里的?”

初挽:“村里的,不过到了季节,都是送过去城里卖,过去城里不容易,柿子也不禁放,很多都烂地里,反正不值钱。”

前面出现几个山里孩子,兴奋地跑过来看吉普车,大呼小叫的,陆守俨怕磕碰到他们,握着方向盘,开得格外缓慢。

不过没多久也就到了永陵,

红墙黄瓦掩映在成片的松树间,那红墙斑驳,松树遒劲,别有一番苍苍古老的气息。

其实永陵前些年根本没人管,老百姓上山砍树挖野菜,或者放羊什么的,小孩子更是当成撒尿玩耍的地方,这两年国家重视起来,派了人专门管理,这才稍微有点样子,把大红门紧闭了,不让外人随便进入。

“正德皇帝没子嗣,他死后他的堂弟继位,开始了礼仪,想通过礼制改革来巩固自己的地位,他在陵寝制度上也下了功夫,其中一件就是在永陵外设置了一道外罗城。”

初挽指着残垣断壁道:“这里以前就是外罗城了,早毁得差不多了。”

陆守俨微颔首,两个人继续往前,初挽又给他解释:“乾隆皇帝时候,大修十三陵,缺木材,把永陵的楠木大殿拆了,建了现在这个,拆大改小,这样腾出楠木来。”

她介绍道:“据说永陵里面陪葬了《永乐大典》,不过这也是外面人说说,谁知道呢。”

陆守俨打量着,突然想起来:“明十三陵,我记得挖了一座?”

提到这个,初挽叹一声:“是,定陵被挖了,那是一九五六年的事,当时我们国家根本没有那样的考古能力,硬挖的——”

提到这里,她笑了笑:“说起来,你还记得那次我们过去羊儿岭,见到的易九爷吧,他当年还参与了这件事。”

陆守俨:“嗯?”

初挽解释道:“定陵内机关重重,前面自然是克服了各种困难,但是挡住考古队伍的最后一道门是自来石,陵墓的石门关上后,那种自来石就顺着凹槽滚过去,恰恰好顶在两扇石门中间那个凸起的石坎上,这样墓门就再也打不开了,这也是帝陵的最后一道屏障。”

陆守俨也有些好奇了:“那该怎么打开?”

初挽:“要想打开自来石,需要一把钥匙,叫做拐钉钥匙,当时考古队员找到易九爷,他帮着打了拐钉钥匙,才打开定陵的大门。”

陆守俨略一沉吟,想起易铁生,随口问道:“他们家以前?”

初挽笑了下:“他们家以前做过的事多了,不过现在这不是改邪归正,正经做买卖,过去的事就别提了。”

陆守俨心领神会,便略过这个话题,问道:“你刚才说硬挖?”

初挽颔首:“是,当时根本没经验,据说那些考古专家连反应的时间都没有,什么名贵字画,精美织锦,全都转眼氧化,龙袍颜色变了,皇帝的遗骨也只剩骨架了,反正就跟看电影一样。最好笑的是,当时他们觉得陵墓里太乱了,下了一道令,让人

把墓内皇帝的金丝楠木都扔出去了。”

陆守俨耸眉一时有些不懂:“扔出去?把皇帝的金丝楠木扔出去?”

初挽笑道:“对扔出去了。”

陆守俨还是疑惑:“扔哪儿?”

初挽:“山沟沟里啊……就当垃圾扔了……”

陆守俨一时不知道说什么:“怎么这样?”

就算他不懂但在他感觉中挖掘出来皇帝的棺木还是金丝楠木那也不能随便扔吧?那不该是文物吗?

初挽叹:“当年一位考古大家听说里面的棺木被扔了气得浑身发抖赶紧打电话要求博物馆捡回来不过跑去山里找已经没了……”

陆守俨苦笑:“这确实胡闹。”

初挽:“所以之后也不敢随便挖了没有金刚钻不敢揽这瓷器活。”

这么说着两个人往前走初挽指着那边道:“瞧那里有一棵野生柿子树竟然还挂着果儿呢!”

陆守俨看过去果然是的上面挂着两个大柿子红润通透饱满鲜亮靠近了便能闻到隐隐一股甜香。

这个季节竟然能有这种柿子树只能说是山中岁月和外面大不同。

陆守俨低首看她却见她两眼晶亮不免失笑:“那我们摘下来?”

初挽:“好。这柿子肯定是因为在山上

陆守俨便探手要去摘他个子高借着旁边的地势一伸手就能够着。

初挽提醒:“你小心点转动那个柿子把儿用力一拔就摘下来了。”

陆守俨照她说的果然轻松摘下来了柿子完好无损。

当下两个人寻了一处石板坐在那里一人一个柿子吃。

那柿子已经熟透了咬开一个小口轻轻一嘬清甜如甘蜜的汁液便被吸入口中。

初挽吃得心满意足:“现在山下的还没熟咱俩有福气算是捡漏了。”

陆守俨道:“我是沾你的福捡漏你最在行。”

初挽也不客气:“那你就好好谢我吧!”

吃着柿子陆守俨望着远处此处风景绝佳可远眺十三陵却见松柏覆盖群山远处的德陵明楼若隐若现而就在那群山环拱间中间郁郁葱葱一块盆地确实绝佳风水所在。

他看了半晌抿了抿唇仿佛很不经意地道:“挽挽今天老太爷和我提起来那意思是我们的婚事尽快办你觉得呢?”

初挽没想到他突然提这个只能点头:“我没什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