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闺蜜今天当太后了吗》

99. 辩驳

一人扑了出来:“我朝爵位官职只有这么多,若是一下涌出来许多朝臣,如何安置他们?”

有人附和:“我朝历来都是三法举荐,若是出现以考试为尊,恐怕会打乱局面。”

“微臣附议!原来三法举荐的人何去何从,今后勋贵权臣也遵从这考试?这会动荡朝堂啊!”

“臣附议!”

众人七嘴八舌讨论,有反对就有赞同。

朝王坐在上位,眼神平静,看着下面一群人吵闹。

他的目光游移到霍青菱身上,霍青菱明白该自己发声了。

“微臣有一言,还请诸位大人听。”

她开口,无数双眼睛落过来,各种各样的情绪都有。

“这位大人,你觉得科举无法举行的原因是权贵和普通百姓的利益是冲突的,我说的意思对吗?”

那人似乎也没料到她直接把话摆明面上,脸色铁青,硬着头皮点头:“是!”

“那若是有个办法平衡这份利益,还能让权贵得到好处,科举不就可以举行了吗?”

“你说得容易,哪有这么两全其美的办法。”有人反驳道。

霍青菱直接看向那人:“那我若是说出了办法,你能代表所有人同意科考法吗?”

“这,这……”他偷偷瞥了赵寅一眼,这人估计是丞相的人。

赵寅皱眉,与刘震对视一眼,两人估摸着都没想过还有合作的一天,此时他们一致对外,这个外人就是霍青菱。

他们当然也知道霍青菱敢站出来是因为朝王,只要没明说,他们就可以装糊涂。

“你不妨先说说什么法子,若是可行,大家也好斟酌一二。”赵寅说。

霍青菱拱手:“大人,法子可以说,但下官也有疑惑。”

“你说。”

“从一开始,诸位大人的态度就很明显,是不乐意实行科考,下官有法,但也无法保证说了诸位大人不会挑剔,是无论这法子好坏都会反驳下官。”

霍青菱想要一个确定的答复,解决好权贵利益,他们就必须得答应科考。

朝王开口了:“众位爱卿,霍卿已给解决之法,你们何不如应了,若是不妥再定论。”

大王都开口了,赵寅和刘震两大巨头再不愿意也得点头。

“是,大王。”两人同意,他们的党羽也会同意。

等他们给了明确答复,霍青菱便开始说自己的解决之法。

“微臣的法子很简单,就是互不干扰。”

上流阶层有上流的做官办法,下层阶级通过千辛万苦才得以考取功名,考上了还不一定能留在朝城当官。

“那他们去哪?”有人语气很冲的反问。

霍青菱微笑:“当然是大家都不愿去的穷乡僻壤了。”

这话说得实在,权贵子弟最不愿去当县令,但这却是必经之路,若是以后能省去这个步骤直接在朝城当官,那肯定最好。

有些人神色开始松动。

霍青菱继续加把火:“更何况各位大人真的不想看看全国学子争先恐后考试的场景吗?千万人过独木桥选出来的顶尖人才,何愁朝国不发展?”

有人反对那就是不想朝国发展,没人敢应。

“那爵位官职怎么办?哪有那么多官位给他们。”

“那更好办了,改官制,实行三公六部,将各官职负责内容细化,不仅方便追责,效率还高。”

三公六部对于现在的朝国是实用的,在此之前,霍青菱和朝王已经商量了。

赵寅默默和自己的老对头刘震对视一眼,知道大王没有阻拦,此法必是要推行了。

他们虽权高,但高得过一国之主?懂事的已经开始顺应君意了。

林画姚作为气氛组,这时候跳出来:“微臣觉得此政策相当好,科举可增加朝国人才,朝国一统天下只待这个好时机!”

这些官员心还是向着朝国的,试想一统天下后,举朝为尊,他们的地位更是水涨船高。

“大王英明,微臣觉得此法甚好。”赵寅识时务,率先跪下认可了。

刘震撇他一眼,悄悄骂了句老货后也跪了下来:“大王英明。”

朝王总算露出笑容:“诸位爱卿既然觉得可行,这事既是霍卿提出解决之法,那便命丞相赵寅为主事,许卿、霍卿和林卿辅佐。”

“是。”

下朝后,四人留下讨论,一是各县分派下去进行初步考试,初考过了以后才有机会进行州考,州考之后才是主城考,最后才是殿试,选出三甲。

赵寅听说这个流程后,不禁多看霍青菱几眼,心道这考试还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他都开始期待起会选出来什么样的人才。

霍青菱详细说明了考试规则,这规则可以避免大部分作弊和不公现象。

赵寅越听越佩服,对霍青菱印象变好,散会之后拍着她的肩说道:“你想法很好,难怪大王重用你。”

“多谢大人赞赏,这多亏了大王慧眼识珠,这才让下官有了展示的机会。”霍青菱谦虚道。

政策定好,朝王一道全国政令发下,举国读书人都惊了。

只有常州百姓们是兴奋,尤其是大学宫的学子,他们是最先一批参加科考的人,此时全国科考,可以说他们比其他人先学了很长一段时间,那将来机会也比别人多。

“幸亏有霍大人,咱们才有这机会,我必须得给霍大人供个长生牌,没她哪有我们现在的好机会啊!”

“上面还说,参加殿试的将来便是天子门生,这意思就是榜上有名的话,便是大王的学生,莫大的殊荣!”

周正和郭立听着周围兴高采烈讨论声,相视一笑,眼里是对本次科考必胜决心。

天子门生不光是寒门子弟眼馋,还有权贵子弟,因此这次科考报名的人数是蹭蹭往上涨。

报纸的用处也在此时呈爆发式显现,基本上是刚发放就卖完了,报纸如此火爆,趁此机会,傅重光约稿不像之前一样艰难,一些想出头的官员主动送来了稿子。

霍青菱无暇顾及报社,她出宫后立刻找了个地方画图书馆设计图,科考政策已下,图书馆必须安排上。

窑厂工匠们也开始行动了,争取图书馆是第一个用上玻璃的地方。

这一忙春天到了。

图书馆建好,找了朝王帮忙,百官捐书,总算把所有书柜放满。

“这空着的是什么?”林画姚站在楼上,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