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

第116章 回家

临近中秋,属于月饼的节日到了。

陆杨照着月饼的样子,做了些模具,在铺子里新增一款花样馒头——月饼馒头。

没有馅儿,就吃个意思。赶上过节,早上吆喝两声,卖得还不错。

月饼馒头不是真月饼,陆杨就另想了个法子,促进馒头销量。

他说,这些馒头里面,有部分是带馅儿的,买完别急着走,掰开看一看,吃到带馅儿的馒头,他给个好彩头,送一个大肉包子吃。

他还放话,中秋之前,得到两个彩头,吃到两个大肉包子的客人,他再送两斤真月饼。

这样一来,附近很多街坊都来买月饼馒头吃。

兜里有点闲钱,可买可不买的人,都来试试看,碰碰运气,馒头又不贵,做成月饼形状的馒头小小的,一文钱就能买一个,吃不了亏,上不了当。

到了铺子里,光吃馒头,闻着肉香,实在嘴馋,很多人会再买三个小包子解解馋。

陆柳看哥哥随便一想就是好主意,追着他夸不停,“哥哥,你太厉害了,这脑瓜怎么长的?怎么你就那么聪明,我就这么呆呢?”

陆杨搓搓他脸蛋:“等我带你去吃点好吃的补补。”

秋季有板栗吃,陆杨从铺子里拿了些新鲜的,送到炒货铺子里,让人帮他炒熟。

炒熟的栗子分三种,原味的、咸味的、甜味的。陆杨要了甜味的,也就是街上吆喝的糖炒栗子。

陆柳挨着他,跟他站边上等着。

兄弟俩都没吃过糖炒栗子,这玩意儿贵得很,半斤就要二十文钱。栗子带壳,把壳剥了,都没几颗。

自己拿栗子、带上糖,加工费三文钱一斤。

陆杨挑了十斤小板栗过来,等会儿炒完,留两斤在铺子里,让陆林跟人分了吃。送一斤给丁老板。这就去了三斤。

这东西要趁热才好吃,他们家里也留两斤,等会儿回家跟娘一起吃。余下的五斤,就让张铁跑两趟,给财神爷送两斤,给罗家兄弟送三斤。

陆柳闻着香,嘴里就馋,眼睛直直地望着铺子里的几口炒锅,现在就开始着急了。

他出门背了只小布包,里面装了些零嘴,一些红薯干、肉干、酸梅,还有些超级小馒头。

陆柳爱吃超级小馒头,他很多时候就是嘴馋,没那么饿,小馒头含在嘴里就化了,正好解馋,不顶肚子。

他拿了小竹筒出来,叫哥哥跟他一起

吃。

吃两粒,他想到一个事,突然笑了。

“哥哥,你知道吗?我过年的时候给二黄编了一个网袋,用它的狗毛纺线编的,让它背着,里头可以装些吃的,它走在村里,是条体面狗子。有些小孩跟它玩,会把吃的拿出来喂它。”

陆柳吃着小馒头,说:“我现在就跟二黄一样,出门还背一包吃的。”

陆杨说:“你跟它不一样,它要别人喂,你能喂别人。”

陆柳笑坏了,他说:“你是我哥哥,又不是别人。”

陆杨听着很耳熟,稍作回忆,发现他前阵子跟陆林说过差不多的话,也笑了。

中秋节,县里热闹。会布置几条街,张灯结彩,猜灯谜玩。

陆杨算着日子,陆柳应该不能在县里过中秋。拿了熟栗子,兄弟俩回铺面,留了些板栗,再嘱咐张铁出去送板栗,他俩就回家去。

回家吃板栗,聊聊花灯。

陆柳就会编大圆灯笼和长筒灯笼,农家会用到。

一般是天冷的时候用,风大夜深,蜡烛和油灯不顶事,提一盏灯笼,可以照明。

他俩都会一些竹编,都是小手艺,再精巧一些的花样,就不会了。

正好,陆杨最近有在练习画画,就说做方筒灯笼,他在四面画画凑数,也算花灯了。

这事不急,先吃板栗。

糖炒栗子很香,拿到以后,他们就闷在篮子里,一颗颗都热乎着,拿到下边的,还感到烫手。

糖已经炒化了,吃栗子时,没感到特别浓郁的糖味,口感香甜软糯,干干的,有些噎人,却一颗颗的扔到嘴里,吃得停不下来。

赵佩兰晒了些桂花泡茶喝,他们喝着茶,吃着板栗,再说拿板栗做什么吃。

这个季节,最合适喝汤了。

食材丰富,气温初降,热汤灌进肚里,人都暖呼呼的。

家里还有两根排骨,晚上一并料理了。

一根排骨炒菜,板栗焖排骨。一根排骨炖汤,板栗排骨汤。

陆柳爱吃山药,山药也有,切半根收拾了,晚点放进去炖。

今天是属于板栗的日子,晚饭的板栗焖排骨不够吃,小狗威猛绕着陆杨的腿蹭,就只有些骨头啃。陆柳又抓了两颗糖炒栗子吃。

陆杨收拾好灶屋,把山药放到汤罐里炖着,带他去屋里坐。

陆柳现在经常腰酸,下午坐着都拿腰枕靠着,椅子小,他后仰着没安全感,总坐得板正,上炕后,就能

后仰一些,让腰背都好好歇歇。

陆杨跟他靠一处,把谢岩给他画的画拿出来看。

他说:“我俩长得一样,我们挑几幅,我明儿描摹一番,稍作修改,就能贴到灯笼上了。

这些画作是他的宝贝,他当做谢岩的心意在看,说的话平常,却莫名感到失落,心上情绪不高。

陆柳坐过来,贴贴他胳膊,问他:“哥哥,你是不是想哥夫了?

陆杨翻开画册,跟他说:“也不算是想,就是不知道他在府城怎么样。

谢岩心太软了,也没处理事情的经验。他科试成绩高,拿了魁首,入学就请假,正式上课之前,因卖书的事情先扬名。

有人的地方就有纷争,府学再好,不会人人都好。他怕谢岩应付不来。

陆柳让他少操心,本来想说,男人在外头就应该顶天立地,想起来谢岩的脾性跟黎峰不一样,就说:“哥哥,你别担心,你记得我们去茶楼听书的事吗?他骂那几个秀才的时候厉害得很,到了府学,也不会吃亏的。

陆杨怎么都是担心。

谢岩要是跟人争执纠缠,困在这些琐碎的人际关系上,他会焦急。怕谢岩把人骂急眼了,被人欺负。

没跟人起争执,他还要想想谢岩心里放不放得下,别在心里憋出毛病来。

陆柳侧侧身子,揉揉陆杨的心窝。

“你还教我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要想太多,你看看你,不是好榜样。

陆杨失笑,让他别揉了。

“我骨头都酥了!

陆柳赶忙挪开手,故作惊恐:“那我不能碰着你,万一把你碰碎了,哥夫回来看见了,心也碎了!

陆杨放下画册,翻身挠他痒痒。

“好哇你,竟敢打趣我!

陆柳身子重,没法躲,他两手去抓陆杨的手,陆杨没很重的挠,东一下、西一下的跟他逗着玩儿,不一会儿,哥俩的嬉笑声就挤满房间。

陆杨坐回去,继续靠着,两人小口喘气,把画册拿过来看。

这些画作太生动,让陆柳挑画,他看得津津有味。

“哥夫画得真好看,怎么只有你一个?他不跟你在一起块儿吗?

陆杨说:“他在看着我呢。

陆柳左右看看,再低头看画册,好像懂了。

画画的人,在看画中人。人没在一块儿,心都连着了。

陆柳选了一副仰头的画,说要这幅画。

“像在看

月亮。”

陆杨记下来,选了个吃饼的画,到时把饼子改改。

他打算做两盏花灯,一盏画上弟弟,再比着人像,放大体型,画个背影,假装是黎峰。

要是黎峰没回来,弟弟提着这盏花灯,可以解解相思。

要是回来了,就把这盏灯笼带回山寨里。两口子用它照明,也是趣味。

他自己那盏灯笼,就面对面贴着吃饼的画。这样一来,画上小人都在看着对面,中间的隔着一星烛火,像在一同赏月。

聊一阵,赵佩兰招呼他们打水洗漱,陆杨应声,让陆柳别动,他出去端水。

热水要烧一阵,他收拾完灶屋,焖了一锅水,先给娘用,娘取了热水,会帮他们再烧一锅。

陆杨分两次提过来,先洗脸,再泡脚。晚点再漱口。

弟弟嘴馋,排骨汤都炖出香味了,待会儿可以盛几块板栗和山药解解馋。

陆柳来这儿住了二十多天,还没习惯,一看哥哥给他打水,他就很局促、不好意思。

每每这时,陆杨就会逗他:“怎么了?小脸跟苦瓜似的,想你家大峰啦?”

陆柳这时不想,他就是觉着他在这儿有些麻烦。

平常就还好,哥俩黏黏糊糊,一天有说不完的话。

陆杨不知道他这是什么性子,说他:“要是我怀着孩子,让你给我端洗脚水,你端不端?”

陆柳连连点头:“要端的,我会好好照顾你的。”

陆杨扶他下炕,说:“这就对了,你身子不方便,我这是照顾你,你别想有的没的。你就是住寨子里,家里也有人照看你,不是你弟弟就是你婆婆。他们跟我没区别。”

陆柳会哄人,他知道人被特殊对待的时候,心情会很不一样。

他说:“有区别的,你是我亲哥哥,是我最亲的人了!”

陆杨嘴上说着不爱听,被他哄得嘴巴高高翘起,努力压住了嘴角,却让嘴巴嘟了起来,笑得怪怪的。

陆柳不说怪,脸都不洗了,先让哥哥低头,照照水镜。陆杨低头一看,被他的翘嘴巴逗得笑不停。

他俩凑一堆,屋里总是欢声笑语不断。

等泡完脚,陆柳暂时不上炕,穿着草鞋,跟哥哥一起出门,他不好弯腰,帮不上忙,便选择不添乱,乖乖等他倒完水,兄弟俩摸到灶屋,尝了汤汁咸淡,用勺子盛一块板栗和山药到碗里试试熟没熟。

他俩夜里嘴馋,不吃独食,拿小碗给娘

盛了半碗又把睡觉的威猛叫起来啃排骨。

它困迷糊了还当是兽神的恩赐眼睛闭着嘴里口水直流把排骨都淹了。

兄弟俩端着碗吃着看着

等他俩吃饱漱口再过来看看威猛它被馋醒了骨头上的肉都吃掉了。

吃完了不会被噎着兄弟俩就放心回屋睡觉去。

今晚不写信早早歇息次日起来陆柳煮了青菜鸡蛋面吃。白天不出门他编灯笼哥哥画画为中秋的花灯做准备。

陆杨空闲不多画技没练出来描的人像还不错等比放大的人像就很难看了线条抖人看着矮壮敦实跟黎峰一点都不像这种人像摆在弟弟的画像旁边他嫌弃得很。

他去求助娘让娘帮忙画个人影。

赵佩兰见过黎峰她也会画不用只画个背影可以画个正面的黎峰。

听说是要把黎峰画出来陆柳脸蛋红扑扑的又期待又害羞。

问他要画什么样子的他还看哥哥想要哥哥帮他出主意。

陆杨说:“你好好想想实在想不出来我再帮你出主意。”

陆柳说:“那大峰也看月亮吧。”

他俩一起看月亮。

赵佩兰平时话少不跟孩子们聊情情爱爱的话题但她是个过来人。

她就着画纸在陆柳的画像侧面画了一个黎峰出来。正好是陆柳仰头的方向。

中秋望月心有相思。

陆柳极为喜欢两手捧着看眼睛都有些湿润。

他还是头一次看见他跟黎峰在一起的样子。

他平常看黎峰也是这个角度。

前阵子夫夫俩聊天他还说起过他仰头看过去能看见不同的天空。

那时候说到了星星、太阳没有说到月亮。

偶然得一画作陆柳眼里落泪。

陆杨见状就跟赵佩兰说:“娘这样不好凭什么臭男人不看我弟弟?这样你再画一副柳哥儿看月亮姓黎的看他。”

陆柳立时笑了:“不用啦这幅画就很好了我很喜欢都舍不得贴到灯笼上了。哥哥我这幅画不贴行不行?我想留着。”

他想留就留陆杨等墨迹干了拿纸张压着描摹两副出来贴灯笼上。

一副是原样描的一副是他修改过后的。他非要姓黎的看他弟弟。

他画技不好眼睛有些飘总体是那个意思。

柳又被逗笑了。

他问:“方筒灯笼有四面,两面贴画,还有两面做什么?

陆杨让他写字:“随便你写什么字。

有字的灯笼,陆柳看过。

一般都是红白事的灯笼有字。

他这样说出来,陆杨就告诉他,有些灯笼上还有仕女图、山水画,自己做的灯笼,爱怎么来,就怎么来。

陆柳想了想,就在灯笼上画了一棵垂柳和一座山。

他的画技更差,手抖抖,树是歪歪扭扭的,怎么看都看不出是柳树,所以他在旁边写了个“柳

他想画山峰的,别的修饰没有,就把山画得很高,这样“峰就突出了。

为着两相搭配,他也在山边写个“峰字。

陆杨把牙齿都酸倒了,然后有样学样,画一棵杨树,画一块岩石。岩石跟他在码头集市买来的样子很像,因画技和色彩缘故,没显出特别。他认得出来就行。

他就没什么舍不得的,晾干了,就往灯笼上贴。

陆杨还多做了一盏灯笼,送给赵佩兰。

妇人心事明显,他不打趣,也不多说,随她在屋里怎样画、怎样写。

八月初十过后,陆杨又要开始人情走动了。

节礼还是那么些人,几家轮番走完,用了两天的时间。

紧跟着,乌老爷子生辰。乌家低调,没摆酒宴客。他们两家亲近,谢岩不在家,陆杨说什么都要过去看看。

乌平之终于舍得放下书本,从私塾出来,到陆杨家里,跟他结伴回去。

进了门,他先看见了陆柳。

他唬了一跳:“你什么时候怀的孩子?肚子都这么大了?我读书几年了?

陆柳见过乌平之,之前在铺子里,他哥哥跟他互换,前脚换完,乌平之后脚就上门了。他俩还聊过生意经呢。

陆柳说:“你找我哥哥吧?你等会儿。

说着,陆柳就望着屋里喊人:“哥哥!财神爷来了!

乌平之眉头深深皱起,这是谁?财神爷又是谁?

陆杨刚换好衣裳,听说乌平之到了,他顺手把生辰礼也拿上了。

出门看见乌平之好震惊的样子,就跟他正式介绍了一遍。

“这是我弟弟,陆柳,他嫁到山寨里了,他家男人你见过没有?叫黎峰的那个。

乌平之听不懂了。

什么,谢岩不是娶的陆柳吗?

他转而压下疑惑,又问:“财神爷是谁?

陆杨笑眯眯的:“当然是你啊。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