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古代靠山吃山》
除了腰扇和“竹夫人”,夏日屋里纳凉产品自然少不了竹席。
木笙原本兴致勃勃的说了这个想法,可却被她爹泼了一头冷水。
“笙笙,那席子咱家里谁家没有?而且席子价贵,普通人家一床席子修修补补用十几年的都有。你编出来卖给谁去?况且那席子左右就是花纹不同,你也编不出花来。这个我劝你不要折腾,免得吃力不讨好。”
木老三见闺女做点小买卖自然高兴,他和她媳妇都不是那古板的人,认为姑娘家就不能出头露面。可是闺女这一个高兴就想着把摊子铺大,他也不得不跟在后面多思虑。
别的不说,就说这席子。普通人家里旁的没有,一张破席子来来回回反复用。且他家可没人会编席子,闺女少不得得请人编。一张席子所费时间不会少,那工费更是高的吓人。所以木笙若是卖不出去,到时候把本儿都砸光也不是没可能。
木笙一听她爹如此说,左右想想方猛一拍额头。
她怎么忘了,这是在古代!
她前世网络上流行一句话,以前的人,东西坏了都是修修补补还能再用几年,而现在的人,东西坏了都是直接扔。两代人的消费观都能有如此大的差异,更何况两个时空的人?
木笙想到木家小院里那些看似破破烂烂,缺胳膊少腿的碗盘桌椅。现在才意识到那些东西可能木老爹他们都用了十几甚至几十年,这还是木老爹他们是新落户大溪村的原因。
陈黎家那院子里,可能上百年的东西也有。
因此像席子这种可以称得上是家里的大件家具的东西,除非必要,一般家庭并不会时常更换。所以木笙若没有她爹的提醒,一头扎进去做席子,哪怕不会亏,估计也赚不着钱。
木笙深思一番,深深意识到两个时代的人思想距离有多远,自己先前又是多么天真。
这个事给木笙提了个醒,做买卖做买卖,还得做切合人情世故的买卖才行。
“哎,爹,那这席子先搁下。我再想想别的!”
木老三见闺女听劝,也放下心来,去忙别的事了。
竹席不能做,那竹枕头总行?竹枕头倒是跟“竹夫人”有异曲同工之妙,做法也差不多。木笙照着前世流行的那些人体工学枕的样子,设计了两款竹枕头的雏形。
另外除了枕头,木笙还设计了凉拖鞋。当然,这拖鞋没法用竹子编,木笙采用的是席草。
开发拖鞋主要是木笙自己的需求,这里的人不是穿布鞋就是穿草鞋,木笙可太想念以前夏天,自己趿拉着拖鞋,抱着半个西瓜的感觉。而且夏天没有拖鞋可不方便,木笙干脆开发了包头拖鞋、露趾拖鞋、人字拖鞋等三种拖鞋。
木笙也是来这儿才知道,以前小说和电视剧里传说的古代女人不能露脚,视脚为隐私这种事根本不存在。
她仔细观察了,不光村子里,就是镇上的妇女们在河边洗衣服的时候,也会把鞋子脱在一边,挽起裤腿,光脚站在水里的石头上洗衣服。更别提村子里的女人们,从小就是光着脚丫儿满村跑,长大成人嫁了人,哪个插秧的时候不得撅着屁股光脚下田?
再往上富贵人家的小姐太太们木笙就不清楚了,不过她偶然也看见有贵妇人打扮的女子,齐胸儒裙、衣袂飘飘,□□也露了小半。她猜她们应该也不会把露脚当回事吧?
也是有了这些观察与考量,木笙才大胆的把前世的拖鞋搬了过来。
一切准备就绪,就等着村子里农忙结束,就可以召集人手开工啦!
时光如火如荼,这边木笙坐在小院里设计新品,那边村子里的麦收也正轰轰烈烈的开展。
木老爹扶着板车,跟儿子拉完自家地里最后一捆麦子后。抬脚往村东头去。
“云丫头,你家地里收的怎么样了?你爷奶在哪块田呢?”
木老爹走到陈家打谷场上,陈云正在用铁叉叉麦捆往打谷场铺,闻言抬头一看,见是木老爹,赶紧开口回道:
“木阿爷,我家还有一块田没收完,我阿爷他们正在那里呢,就是山脚那块地。”
“行,等会我让你二伯他们去给你家拉两车!”
“哎!谢谢木阿爷~”
陈云感动的望着木老爹的背影,眼圈红通通的。
她家劳动力实在是少,阿爷阿奶年纪大了,弟弟又尚不能顶上来。因此每到农忙,家里都烦心的很。即便请人帮忙,可这会儿家家都忙得很,谁也腾不出功夫来。
只有木家,年年不忘过来搭把手!
陈云又想到自家弟弟跟木家的木笙,两人现在一起捣鼓点小买卖,若是能长久的处下去,将来有缘分,爷奶他们也能放心轻松许多。可不知她家有没有这个福分呢~
正巧木老三也赶着骡子送菜回来,木老爹干脆让木老三赶着骡子,父子三人去到陈家的地里。人多力量大,不过三五趟也就把地里的麦子都运了回来。
“春来,老二老大,快来喝口水。”
陈老爹他们一到家,陈云就赶紧去院子里提了水壶和茶碗倒水。陈老爹接过来亲自端给了木老爹,又招呼木老二兄弟俩喝水。
几人身上都是汗,木老爹他们也不推辞,接过茶碗一口气喝了个精光。
“春来,多亏有你们。要不我们还得忙两日才能收回来。”
“嗨,咱们之间客气啥。顺把手的事儿~好了!不说了,我也得赶着回去把麦子打了,你们也尽快。”
木老爹说完就带着两个儿子回去,他们也得抢时间给割下来的麦子脱粒。要不然一变天,那都得完蛋。
陈老爹一听这话,跟陈阿奶也顾不得歇,一家子套上大石磙就开始打场。
木家这边也在打场,这种最古老的脱粒方式,就是用一块圆柱形石头平放在地上,一个木质的框两边卡住石头两边的凹槽,再用绳子拴在木框一边。人拉着木框走,石头也跟着转。就这样在打谷场上来回转圈走,麦粒就被石头压脱了壳。
最后再用铁叉叉走上层的麦草,用竹耙子耙走麦粒上面一层麦草。最后趁有风的时候,用铁锨铲起一锨麦粒麦壳混合物,用力高高一扬,轻飘飘的麦壳被风吹到一边,重重的麦粒则顺势坠落在地上。
到这一步,基本就算抢收结束了。若是天好,接着把麦粒晒上两天。若是天公不作美,有急雨。那先把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